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卫生厅面上科研课题(H201031)

作品数:6 被引量:168H指数:4
相关作者:赵云峰姜艳平杨远林勇张梅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东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面上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阻塞性
  • 3篇阻塞性肺疾病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肺疾病
  • 2篇生活质量
  • 2篇稳定期
  • 2篇活质量
  • 2篇急性加重
  • 2篇疾病
  • 2篇健康相关生活...
  • 2篇肺炎
  • 1篇血清
  • 1篇医院死亡率
  • 1篇预后
  • 1篇早期病死率
  • 1篇沙美特罗
  • 1篇圣乔治
  • 1篇圣乔治呼吸问...

机构

  • 4篇东南大学
  • 4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赵云峰
  • 3篇姜艳平
  • 3篇杨远
  • 2篇骆益民
  • 2篇王西华
  • 2篇张梅
  • 2篇林勇
  • 1篇吴学玲
  • 1篇王忠江
  • 1篇刘磷琛
  • 1篇张卫国
  • 1篇吴丽芳
  • 1篇赵蕾
  • 1篇姜智峰

传媒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血清合肽素、降钙素原对COPD急性加重患者临床风险预测的价值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评估血清合肽素、降钙素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临床风险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159例住院治疗的AECOPD患者,在入组时、入组第14天、第6个月末分别留取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合肽素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降钙素原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血清合肽素、降钙素原水平对AECOPD患者临床风险预测的价值。结果:与入组第14天和第6个月末相比,AECOPD患者入组时血清合肽素、降钙素原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在6个月随访过程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入组时血清合肽素水平较高的患者死亡率较高(P<0.05),而降钙素原水平较高的患者死亡率无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合肽素水平是AECOPD患者6个月内死亡事件发生的唯一预测因子(P<0.05);血清合肽素水平预测6个月内死亡事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4(0.61~0.87,P<0.05)。结论:血清合肽素水平可以作为AECOPD患者临床风险预测指标。
吴丽芳张卫国姜艳平赵云峰
关键词:降钙素原
肺炎及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早期病死率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探讨是否合并肺炎及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URB一65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病死率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选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科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因慢阻肺急性加重人院483例患者,其中男295例,女188例,年龄45~92岁。根据人院时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及肺炎诊断标准分为合并肺炎组和不合并肺炎组,以患者入住呼吸科即刻为研究起点,以30d为研究终点,比较CURB-65评分相同的两组患者住院病死率和30d病死率;按照CURB-65评分将患者进行分层,比较相同分层的两组患者住院病死率和30d病死率及各组内不同CURB-65评分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和30d病死率。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URB-65评分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30d病死率的评估价值。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457例,其中男278例,女179例,平均年龄(75±9)岁;合并肺炎组120例(26.3%),不合并肺炎组337例(73.7%)。合并肺炎组住院期间需要辅助通气者59例(49.2%),住院病死率为18.3%(22/120),30d病死率为21.7%(26/120),均显著高于不合并肺炎组[9l例(27.0%)、4.7%(16/337)和7.4%(25/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值为18.1—21.4,均P〈0.01)。低、中、高危险程度的住院病死率:合并肺炎组分别为4.4%(2/45)、15.2%(7/46)和44.8%(13/29),不合并肺炎组分别为0.9%(1/113)、3.4%(4/119)和10.5%(11/105);30d病死率:合并肺炎组分别为4.4%(2/45)、19.6%(9/46)和51.7%(15/29),不合并肺炎组分别为0.9%(1/113)、5.O%(6/119)和17.1%(18/105),两组比较,中、高危险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张梅赵云峰骆益民王西华杨远林勇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炎医院死亡率
圣乔治呼吸问卷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比较被引量:111
2013年
目的比较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AT)问卷评价COPD稳定期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差别。方法收集COPD稳定期患者248例,肺功能分级Ⅰ~Ⅳ级,所有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及第3、6个月末随访时行CAT总评分、SGRQ评分和肺功能检查。结果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加重,患者的CAT总评分、SGRQ总评分及SGRQ3个分问卷评分均有明显升高趋势(P值均<0.05)。所有患者入组时及第3、6个月末CAT总评分的Cronbach’sá系数分别为0.80、0.79、0.77,同时间点SGRQ总评分的Cronbach’sá系数分别为0.86、0.81、0.82。肺功能分级Ⅰ~Ⅳ级患者不同时间点的CAT总评分、SGRQ总评分及SGRQ3个分问卷评分的Cronbach’sá系数均≥0.71。入组时及第3、6个月末随访时患者的CAT总评分分别与同时间段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8、-0.71、-0.82,P值均<0.05);与同时间段的SGRQ总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5、0.77、0.80,P值均<0.05)。入组时及第3、6个月末随访时的SGRQ总评分与同时间段FEV1%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7、-0.66、-0.52,P值均<0.05);CAT总评分的变化值与同时间段FEV1%的变化值呈负相关(rs值分别为-0.89、-0.81、-0.87;P值均<0.05),SGRQ总评分的变化值与同时间段FEV1%的变化值呈负相关(rs值分别为-0.69、-0.67、-0.60,P值均<0.05);SGRQ总评分的变化值与同时间段CAT总评分的变化值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80、0.85、0.64;P值均<0.05)。随访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CAT总评分变化绝对值≥4时评估患者发生临床变化的Youden指数最高。结论 SGRQ和CAT对于COPD稳定期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评估信度及效度均较好,CAT因内容少、易完成,且具有与SGRQ相似的评估可靠性,故更适用于COPD患者。
赵云峰姜艳平程改存吴学玲
关键词:圣乔治呼吸问卷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研究进展
2013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为普遍的慢性肺部疾病之一11],该疾病以气流受限为病理特点,COPD表型的研究是COPD研究热点之一。表型研究主要是评估多种疾病的临床、生理、炎症、影像等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姜智峰赵云峰赵蕾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
隐原性与继发于结缔组织病的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对比分析隐原性与继发于结缔组织病的机化性肺炎(OP)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06年2月—2012年1月期间37例经病理证实的OP住院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肺功能检查、免疫学检查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扫描等结果,结合典型的OP组织病理表现,经有经验的呼吸科、风湿科、放射科及病理科医生会诊后,剔除5例病因为药物、放射性治疗或感染所致的OP患者,最终纳入3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隐原性机化性肺炎(COP)组(14例)及继发于结缔组织病机化性肺炎(CTD-OP)组(18例)。两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3~12个月,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呼吸困难发生率、氧合指数(PaO2/FiO2)及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D-OP组的女性比例、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抗核抗体(ANA)阳性率均高于COP组(P〈0.05)。两组间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R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肺动脉氧分压差〔P(A-a)O2〕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FVC%、TLC%、RV%、FEV1/FVC、DLCO%、PaO2、P(A-a)O2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方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激素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8%(30/32);两组的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80,P=0.038);COP组的
张梅赵云峰骆益民王忠江刘磷琛杨远王西华林勇
关键词:结缔组织疾病机化性肺炎预后
COPD稳定期患者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效果的CAT量表评估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观察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的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评估的意义。方法:选择重度、极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125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组(观察组,78例)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组(对照组,47例),入组时登记临床基本资料,在入组时、3个月末、6个月末分别行肺功能检查和CAT量表评分,记录6个月中患者出现急性加重的次数。结果:入组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在3个月末和6个月末时,两组患者CAT评分比入组时均显著降低(均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较入组时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CAT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FEV1%较对照组高(P<0.05)。患者CAT评分与FEV1%之间中度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波动于-0.58~-0.79)。在随访过程中,出现急性加重患者CAT评分比未出现急性加重患者高(P<0.05)。结论:与单一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相比,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可以更加显著地降低COPD稳定期患者的CAT评分,提高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CAT量表可以作为COPD稳定期患者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前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价的一个有效工具。
姜艳平程改存赵云峰杨远
关键词:噻托溴铵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