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1160)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邢卉春赵莹莹欧蔚妮成军付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地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济宁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都医学科学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纤维化
  • 2篇纤维化程度
  • 2篇肝脏
  • 2篇肝组织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诊断
  • 1篇炎症
  • 1篇药物
  • 1篇医院住院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患者
  • 1篇应答不佳
  • 1篇诊断标记物
  • 1篇生物过程
  • 1篇突变
  • 1篇周期
  • 1篇住院

机构

  • 4篇北京地坛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6篇邢卉春
  • 3篇赵莹莹
  • 2篇成军
  • 2篇欧蔚妮
  • 1篇邵金华
  • 1篇袁利超
  • 1篇刘顺爱
  • 1篇罗爽
  • 1篇庞婷
  • 1篇马艳华
  • 1篇付艳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国肝脏病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HBV感染者耐药基因突变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HBV耐药基因突变与肝细胞癌(HC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北京地坛医院进行HBV耐药基因突变检测,且为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经治,但HBV DNA仍可检测到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随访,以出现HCC为临床结局。分析HBV感染者耐药基因突变与HCC发生的相关性。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HCC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有22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HBV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中未检测到耐药基因突变者占45.37%(103/227),检测到耐药基因突变者占54.63%(124/227)。HBV耐药基因突变组与未突变组的HBV DNA载量分别为(5.19±1.60)log10IU/ml、(5.44±1.75)log10IU/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4,P=0.258)。HBV耐药基因突变组与未突变组中肝硬化患者的比例分别为24.19%(30/124)、16.50%(17/103),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2.026,P=0.155)。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4~58个月),HCC发生率为7.49%(17/227)。HBV耐药基因突变者的HCC发生率为9.68%(12/124),未检测到HBV耐药基因突变者的HCC发生率为4.85%(5/103)。发生HCC的患者中基线时检测出HBV耐药基因突变者占70.59%(12/17),未发生HCC的患者中基线检测出HBV耐药基因突变者占53.33%(112/210)。结论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BV DNA未被有效控制的患者,其HCC发生率与未进行抗病毒的患者HCC发生率结果相当,有较高的HCC发生的风险;若出现HBV耐药基因突变,其发生HCC的风险可能较高,未来需更长时间、更大样本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庞婷邢卉春
关键词:肝细胞突变抗药性
2005至2013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肝病患者肝病疾病谱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近年来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肝病疾病谱及其变化趋势,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性相关性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旨在为肝病的防治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9年间,本院住院的、出院主要诊断为肝病且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齐全的患者,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各种肝病的构成比及逐年变化;进一步分析乙型病肝炎毒性相关的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资料(包括乙型病毒性、感染史、家族史、输血史、饮酒史)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回顾性分析发现,此9年间,本院住院的肝病患者的疾病谱,仍以病毒性肝病,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病为主。肝恶性肿瘤患者数量及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多数患者发现肝癌前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或就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经抗病毒治疗后,肝癌患者有较好的预后。结论本研究发现近年来,住院的肝脏病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疾病,尤其是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构成比呈现上升趋势。经抗病毒治疗的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欧蔚妮付艳邢卉春成军
关键词:肝病疾病谱抗病毒治疗
肝脏硬度测定仪FibroTouch与FibroScan和肝脏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评价肝脏硬度测定仪FibroTouch与FibroScan和肝脏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就诊的慢性乙肝患者75例,分别用FibroTouch和FibroScan两种仪器同时测定肝纤...
袁利超邵金华郝美娜李程王贵萍王泰龄白净马安林
关键词:FIBROSCAN
文献传递
核苷(酸)类药物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优化治疗过程中血清IL-21的动态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检测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优化治疗过程中血清IL-21表达水平,探讨血清IL-21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患者对抗病毒应答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5例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优化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基线、12周、24周、36周、52周、64周、76周、88周和104周的血清并检测IL-21水平、HBV DNA定量、HBs Ag、HBs Ab、HBe Ag、HBe Ab和肝功能等相关指标,分析这些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之间的相关性;另选取15例HBV携带者、15例健康志愿者做对照。结果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优化治疗基线血清IL-21水平与无症状携带者血清IL-2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0.003);核苷(酸)类似物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优化治疗过程中血清HBV DNA、HBs Ag、HBe Ag、HBe Ab均呈下降趋势,且HBV DNA水平及HBs Ag浓度于治疗12周内下降速度最快,HBs Ag浓度降低速度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减慢。基线IL-21水平与优化治疗12-24周时的病毒量变化对数值存在中等强度的负相关性(r=-0.55、P=0.015),36周时IL-21水平与36-52周病毒量变化存在中等强度的负相关性(r=-0.62、P=0.001)。核苷(酸)类药物优化治疗过程中患者血清IL-21浓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峰值浓度在36周,为66.41 pg/ml,显著高于基线IL-21浓度(P=0.001),治疗至88周及104周时患者血清IL-21水平恢复到基线状态。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血清IL-21浓度升高,优化核苷(酸)类抗病毒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1水平呈现一过性升高,峰值与HBV DNA的抑制及HBs Ag、HBe Ag等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闫改勤纪世博刘顺爱欧蔚妮赵莹莹马艳华成军邢卉春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1
循环miRNA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microRNA(miRNA)是一种保守的、非编码的小RNA,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首次发现于Caenorhabditisy线虫体内,现有的技术已发现1000多种microRNA。miRNA存在于低级生物、植物、高等动物等多种生物中,在正常与疾病状态下,参与调节免疫、细胞周期、生物代谢和凋亡等多个生物过程。
赵莹莹邢卉春
关键词:MIRNAMICRORNA小RNA高等动物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发生各种慢性疾病时所经历的共同的病理过程。目前研究已经表明,肝纤维化并非不可逆转的疾病。经过适当的治疗后,肝纤维化程度可得到减轻或是逆转。因此,确定肝纤维化的程度,对于了解疾病进展、拟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判定疗效、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罗爽邢卉春
关键词:肝纤维化无创诊断肝组织活检自然史血清学诊断纤维化程度
循环miRNA与肝脏病诊断标记物被引量:1
2014年
microRNA(miRNA)是一种保守的、非编码的小RNA,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存在于低级生物、植物、高等动物等多种生物中,参与正常与疾病状态下的免疫调节、细胞周期调控、生物代谢和凋亡等多个生物过程。在生命过程中,某些mi RNA表达的缺失或过度表达,会引起某些系统组织及细胞分化代谢及凋亡等异常。
赵莹莹邢卉春
关键词:肝脏病细胞周期调控纤维化程度生物过程肝脏炎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