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0100481)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4
相关作者:杨新明孟宪勇张瑛赵御森王海波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缺损
  • 9篇骨缺损
  • 6篇筋膜
  • 6篇筋膜瓣
  • 5篇带蒂
  • 5篇带蒂筋膜瓣
  • 4篇超临界
  • 3篇组织工程骨
  • 3篇骨修复
  • 3篇成骨
  • 2篇修复骨缺损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化
  • 2篇自体
  • 2篇自体红骨髓
  • 2篇膜引导
  • 2篇骨移植
  • 2篇红骨髓
  • 1篇低毒
  • 1篇修复外科

机构

  • 9篇河北北方学院...
  • 6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杨新明
  • 7篇孟宪勇
  • 6篇张瑛
  • 6篇王海波
  • 6篇赵御森
  • 2篇胡振顺
  • 2篇张磊
  • 2篇王耀一
  • 2篇张军威
  • 2篇张培楠
  • 2篇阴彦林
  • 1篇彭阿钦
  • 1篇苏峰

传媒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组织工程骨修复超临界骨缺损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大段骨缺损的治疗一直是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当前组织工程骨技术是修复大段骨缺损的较新方式,而利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带蒂筋膜瓣包绕组织工程骨技术促进了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及成骨的质和量,是一种有效地治疗超临界骨缺损的方法,虽然利用此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还有一段路要走,但其前景广阔。
赵御森王海波孟宪勇张瑛杨新明
关键词:骨移植骨缺损组织工程骨
比较带蒂筋膜瓣与生物膜包绕组织工程骨修复兔超临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利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以带蒂筋膜瓣与生物膜作为膜引导材料,比较二者在修复超临界骨缺损方面的疗效。方法 3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不限雌雄,制备双侧尺骨中段连同骨膜1 cm骨缺损模型,将自体红骨髓接种于含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骨诱导活性材料制备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并植入双侧骨缺损区,左侧骨缺损区采用可吸收医用膜包裹,设为对照组,右侧骨缺损区采用带蒂筋膜瓣包裹,设为实验组。两组术中均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术后观察实验动物一般情况,4、8、12、16周行实验动物尺骨X射线检查、修复区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修复区内骨形态计量分析,并在12、16周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实验组动物一般情况表现优于对照组;X射线检查术后16周实验组髓腔完全贯通,对照组髓腔仍封闭,实验组骨缺损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植入物的降解吸收程度强于对照组;大体观察示实验组外骨痂形成的量及速度优于对照组;组织学检查示实验组骨小梁、软骨组织、成熟骨结构形成的数量和速度、骨干结构的重塑均优于对照组。骨形态计量分析术后4、8、12、16周两组新生骨小梁面积占修复总面积比值及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显示,术后12、16周两组间比较及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蒂筋膜瓣的膜引导成骨作用显著,其联合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技术修复超临界骨缺损的疗效明显。
赵御森杨新明王海波
关键词:带蒂筋膜瓣生物膜骨缺损组织工程骨
应用膜引导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再生技术修复超临界骨缺损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由创伤、感染、骨肿瘤切除等造成的骨缺损一直是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而超临界骨缺损(exceed critical size defect,ECSD)的修复和功能重建更是骨科所面临的难题,因其治疗难度大,骨不愈合率很高,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目前治疗骨缺损的方法为骨移植,其移植材料有自体骨、异种骨、同种异体骨、人工骨及组织工程骨。
赵御森杨新明张瑛王海波孟宪勇
关键词:骨缺损区组织工程化骨细胞型免疫排异反应
大段骨缺损修复的组织工程学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由于某种因素如外伤、感染、肿瘤切除或先天性疾病引起骨质缺如,破坏骨骼的完整性形成较大的间隙,称为骨缺损。它是骨科临床常见病症,特别是大段骨缺损的治疗一直是修复外科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王海波杨新明张瑛孟宪勇
关键词:骨缺损修复先天性疾病大段骨缺损常见病症修复外科
带蒂筋膜瓣包裹复合自体红骨髓的组织工程骨修复四肢低毒力感染性骨缺损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研究带蒂筋膜瓣包裹复合自体红骨髓组织工程骨体修复四肢低毒力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组四肢低毒力感染性骨缺损38例,取自体红骨髓(autologousredboneIIIaITOW,ARBM)与含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的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etiveabsorbingmaterial,OAM)复合成组织工程骨,在骨缺损邻近制备一个带有无名血管蒂所属毛细血管网的筋膜瓣,使其包裹组织工程骨并充填骨缺损。18例采用病灶清除加复合ARBM的组织工程骨植入(A组),20例采用病灶清除加带蒂筋膜瓣包裹复合ARBM的组织工程骨植入(B组),术后3,6,12,18个月时血常规、超敏c一反应蛋白(CRP)监测炎性反应,x线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部分患者作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结果A组术后平均6个月时5例出现感染,经细菌学培养阳性且与术前相同,(14.0±0.5)个月时,10例组织学显示原病变区骨断端之间仍有纤维结缔组织相连,其中4例病损区为炎性纤维肉芽组织充填且有少许死骨形成及细菌学检查阳性;B组术后无感染出现,16例组织学显示原筋膜瓣形成类似骨膜样组织,原病变区成熟骨结构形成,无炎性细胞浸润,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其余7例外固定架(A组3例,B组4例)(12.2±0.3)个月时骨性连接、结构稳定取出,未作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术后各时相点无论是血常规量化总分还是超敏CRP量化总分以及x线量化评分对比,B组明显大于A组(P〈0.05)。结论带蒂筋膜瓣包裹复合ARBM的组织工程骨是目前I期修复感染性骨缺损切实可行的较好方法,在抗感染的同时缩短骨缺损修复时间,显著提高成骨的质和量。
杨新明张磊张瑛王耀一孟宪勇阴彦林胡振顺张军威张培楠赵御森
关键词:骨髓移植
血管化与膜引导在带蒂筋膜瓣促组织工程复合体修复骨缺损中的作用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利用组织工程方法结合显微外科技术在动物体内构建兼有血管化与膜引导作用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复合物,通过与单纯采用膜引导性骨再生技术构建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复合物修复动物体内大段骨缺损的对比研究,观察带蒂筋膜瓣包裹法及单纯生物膜包裹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对骨缺,损修复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4只5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双侧尺骨中段连同骨膜1 cm骨缺损模型,自体红骨髓(ARBM)接种于含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骨诱导活性材料(OAM)制备组织工程骨.将制成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复合物植入骨缺损区,右侧采用单纯可吸收生物膜包裹(生物膜组),左侧采用带血运深筋膜瓣包裹(筋膜瓣组).各组在4、8、12、16周后进行X线检查、吸光度比测量、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查、修复区内骨形态计量分析,并在12周行生物力学检测,将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用以比较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X线片、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观察显示,植入物内部血管的长入、骨小梁及软骨组织形成的数量和速度、成熟骨结构的形成、骨干结构的重塑、骨髓腔的再通、植入物的吸收降解,筋膜瓣组均明显优于生物膜组.术后4、8、12、16周的骨小梁面积占修复区面积比值筋膜瓣组为(20.35±2.41)%、(40.21±1.97)%、(66.67±3.44)%、(86.47±3.99)%,生物膜组为(7.46±2.64)%、(20.66±2.28)%、(40.22±1.84)%、(58.18±1.79)%;吸光度值筋膜瓣组为0.636±0.012、0.596±0.062、0.552±0.009、0.451±0.008,生物膜组为0.742±0.032、0.713±0.022、0.655±0.018、0.606±0.015;骨修复交界区单位面积内血管再生面积筋膜瓣组为(18.75 ±2.09)%、(37.41±3.22)%、(53.06±2.18)%、(36.72±4.73)%,生物膜组为(5.34±1.17)%、(9.48±2.%)%、(22.43±2.21)%、(26.27±3.14)%;术后12周生物力学测定筋膜瓣组为26.62±3.
孟宪勇杨新明彭阿钦苏峰
关键词:骨缺损带蒂筋膜瓣膜引导组织再生自体红骨髓
带蒂筋膜瓣的稳定性对其促超临界骨缺损成骨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利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将带蒂筋膜瓣作为膜引导材料,研究带蒂筋膜瓣的稳定性提高后对其促超临界骨缺损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双侧尺骨中段连同骨膜1 cm骨缺损模型,将自体红骨髓接种于含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骨诱导活性材料上制备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并植入双侧骨缺损区,左侧采用单纯带蒂筋膜瓣包裹,设为对照组,右侧采用带蒂筋膜瓣包裹后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术,设为实验组。术后对实验动物进行一般情况观察,并在第4、8、12、16周后进行标本大体观察,尺骨X射线检查,修复区组织学检查及骨形态计量分析,并在12、16周行生物力学测定分析。结果实验组一般情况表现优于对照组;大体观察示实验组外骨痂形成的量及速度优于对照组;X射线检查结果示实验组强于对照组;修复区组织学检查新生骨结构形成的数量和速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术后4、8、12、16周新生骨小梁面积占修复总面积比值及两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测定分析显示,术后12、16周两组间比较及同组内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膜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后,膜下空间及植骨区得到更好的维持,有利于超临界骨缺损的修复。
王海波杨新明赵御森
关键词:带蒂筋膜瓣组织工程骨
内固定对带蒂筋膜瓣稳定性影响及其促超临界骨缺损成骨作用的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影像学及组织学观察,评价内固定对带蒂筋膜瓣稳定性影响及其促超临界骨缺损(exceedcritical size defect,ECSD)成骨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32只4~5月龄新西兰大白兔右侧尺骨制备长1 cm的骨-骨膜ECSD模型,随机分为A、B组,每组16只。A组将自体红骨髓(autologous red bone marrow,ARBM)接种于含BMP的骨诱导活性材料上制备组织工程骨,植入骨缺损区,在邻近骨缺损区制备一带蒂深筋膜瓣将其包裹作为对照组;B组在A组基础上行微型钛板内固定作为实验组。术后2、4、6、8周分别行X线片检查、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并对植入的组织工程骨骨再生修复情况行影像学4分评分法和组织学修复区内骨形态计量分析。结果实验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X线片示,从组织工程骨的骨纹理、骨断端间隙、材料吸收降解的影像学变化,以及新骨再生、骨干结构形成、髓腔再通方面,B组均优于A组;术后各时间点B组X线片评分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示,从筋膜瓣的稳定性、组织工程骨吸收替代速度、外骨痂形成、新生软骨细胞与成熟骨细胞数量和分布,以及新生骨小梁构建、成熟板层骨形成和骨髓腔相通等成骨现象,B组均优于A组;术后各时间点B组新生骨小梁面积占修复区面积比值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内固定后膜结构及骨缺损区的稳定性均提高,与单纯带蒂筋膜瓣促ECSD成骨作用相比,具有加快组织工程骨再生新骨速度、缩短骨缺损修复时间、提高成骨质量等优点。
杨新明张瑛孟宪勇赵御森王海波
关键词:内固定带蒂筋膜瓣
筋膜瓣修复骨缺损时血管化与膜诱导促成骨作用的量化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比较不同时期筋膜瓣修复骨缺损时血管化与膜诱导促成骨作用,为临床干预骨缺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含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BMP-2)的骨诱导吸收材料(OAM)与兔骨髓干细胞(BMSC)构建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制作兔尺骨骨缺损模型(n=75)并进行组织工程骨移植修复骨缺损.实验兔分为3组:A组(n=25)单纯植入组织工程骨;在骨缺损邻近区域制备1个带蒂筋膜瓣,B组(n=25)植入无蒂筋膜瓣包裹的组织工程骨,C组(n=25)植入带蒂筋膜瓣包裹的组织工程骨.术后第4、8、12、16周行骨修复区内成骨区与空曝区吸光度比测量、骨形态计量分析和血管图像计量分析;术后第8、12、16周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腋动脉注入墨汁观察修复区血管再生情况.结果 与A组、B组比较,术后第4、8周C组骨修复区内成骨区与空曝区吸光度比、新生骨小梁面积占镜下修复区面积的比值、单位面积内血管再生面积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感兴趣区(ROI)摄取比值均显著增加(均P<0.05).与术后第8周比较,术后第16周3组骨修复区内成骨区与空曝区吸光度比、新生骨小梁面积占镜下修复区面积的比值均增加(均P<0.05).术后第8周A组、B组、C组骨修复区单位面积内血管再生面积分别为(7.20±0.23)%、(7.75±0.57)%、(24.75±1.58)%,放射性核素骨显像ROI摄取比值分别为(7.17±0.01)%、(10.12±0.02)%、(29.37±0.04)%;术后第16周A组、B组、C组骨修复区单位面积内血管再生面积分别为(4.31±0.13)%、(4.69±0.12)%、(9.98±0.74)%,放射性核素骨显像ROI摄取比值分别为(5.03±0.01)%、(5.16±0.04)%、(12.75±0.03)%,组内比较显示术后第16周各组单位面积内血管再生面积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ROI摄取比值均减少(均P<0.05).结论 带蒂筋膜瓣早期以促血管化成骨作用为主,后�
杨新明张磊张瑛王耀一胡振顺孟宪勇阴彦林张军威张培楠
关键词:骨移植骨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