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04EFN214400225)

作品数:2 被引量:41H指数:2
相关作者:曾列先陈深杨健源朱小源刘景梅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水稻
  • 2篇水稻品种
  • 2篇抗性
  • 1篇稻瘟
  • 1篇稻瘟病
  • 1篇叶枯病
  • 1篇瘟病
  • 1篇抗白叶枯病
  • 1篇抗病
  • 1篇抗病性
  • 1篇抗稻瘟病
  • 1篇抗稻瘟病性
  • 1篇抗性评价
  • 1篇枯病
  • 1篇白叶枯
  • 1篇白叶枯病

机构

  • 2篇广东省农业科...

作者

  • 2篇林佩珍
  • 2篇刘景梅
  • 2篇朱小源
  • 2篇杨健源
  • 2篇陈深
  • 2篇曾列先
  • 1篇杨祁云

传媒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广东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分析与利用策略被引量:33
2006年
采用室内苗期抗谱测定和病区病圃鉴定方法,对广东154个早晚籼稻品种(系)进行了抗稻瘟病鉴定,综合抗谱测定和病区病圃鉴定结果,把154个品种归为6个类别,高抗的22个,占14.29%,抗的有23个,占14.94%,中抗的有30个,占19.48%,中感的有22个,占14.29%,感的有27个,占17.53%,高感的有30个,占19.48%。比较了品种的抗谱、田间叶瘟以及穗瘟三者间的关系,大部分品种三者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但有少数品种的相关性较低。3个稻瘟病圃的病害严重度排序为从化病圃、阳江病圃及龙川病圃。对抗~高抗的部分品种进行亲本分析,结果表明:广东近年来新品种的抗稻瘟病亲本来源主要有28占、巴太早香、IR64等抗源稻种。提出在抗病品种的选用上,尽量考虑抗病品种的多样性,避免来源于相同抗源的抗病品种在一个区域的单一种植,延长抗病品种的使用寿命。
朱小源杨健源刘景梅司徒志谋康金平胡学应朱敏记罗森辉杨祁云林佩珍曾列先姜先芽陈深
关键词:水稻品种稻瘟病抗病性抗性评价
广东水稻品种抗白叶枯病鉴定与评价被引量:11
2006年
鉴定评价了广东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依656个品种对5个致病型的抗病谱,划分为6个抗性类型;品种间对广东优势致病菌系Ⅳ型菌和强毒菌系Ⅴ型菌表现高抗、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等不同抗性水平;广东主栽品种均不抗Ⅴ型菌,对Ⅳ型菌的抗性常规稻比杂交稻好;品种抗性来源,主要来自携有Xa4、xa5和Xa7基因的品种。
曾列先陈深刘景梅司徒志谋陈森胡学应罗森辉杨健源林佩珍朱小源
关键词:水稻品种白叶枯病抗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