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138)

作品数:8 被引量:68H指数:4
相关作者:刘迺发张立勋文陇英阮禄章闫永峰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商丘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雪鸡
  • 2篇栖息
  • 2篇栖息地
  • 2篇栖息地选择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细胞色素B
  • 1篇地理变异
  • 1篇亚种
  • 1篇育雏
  • 1篇食性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种群
  • 1篇种群遗传
  • 1篇种群遗传结构
  • 1篇雉类
  • 1篇系统地理学
  • 1篇系统发育
  • 1篇细胞色素B基...

机构

  • 9篇兰州大学
  • 2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作者

  • 6篇刘迺发
  • 4篇张立勋
  • 2篇闫永峰
  • 2篇阮禄章
  • 2篇文陇英
  • 1篇穆红燕
  • 1篇刘发
  • 1篇宋森
  • 1篇赵伟
  • 1篇邵明勤
  • 1篇黄族豪
  • 1篇安蓓
  • 1篇李佳琦
  • 1篇包新康
  • 1篇史红全
  • 1篇杨萌

传媒

  • 3篇Curren...
  • 2篇Zoolog...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雪鸡的巢址选择被引量:3
2011年
2005年的4~7月,采用样方法和直接观察法,对甘肃省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雪鸡(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量16个巢址。研究表明,喜马拉雅雪鸡的巢主要分布于3 301~3 500 m之间、多在灌丛草地和高山岩石草地、灌木下或草丛中及突出大石下、中坡以上的坡位、坡度26°~40°之间的阳坡和半阳坡上营巢。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可分为捕食因子和食物因子两类,捕食因子在雪鸡巢址选择中占据了首要地位。其主要因子依次为地面异质性、灌丛高度、灌丛宽度和附近(500 m内)悬崖的数量。
闫永峰刘迺发
关键词:巢址选择主成分分析
西藏雪鸡青海亚种的种群遗传结构和地理变异被引量:18
2005年
本文采用分子系统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我国西藏雪鸡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从4个地理种群的51个样品中成功地扩增出了535bp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mtDNACytb)片段,在所有可比较的535bp的序列中,发现15个变异位点,没有插入/缺失,且很大程度上倾向于转换(Transition)或颠换(Transversion),Ti/Tv=3.4∶1,并且变异位点多发生在密码子的第三位点,而密码子的第二位点没有变异位点。在4个地理种群中,共有13种线粒体DNA单倍型,且在各地理种群中都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态性。AMOVA分析结果表明,西藏雪鸡4个地理种群间的遗传结构差异并不明显(ΦST=0.19,P<0.01),遗传差异主要发生在地理种群内,占80.75%,而且种内大部分分子变异是由各地理种群之间单倍型的差异引起的,单倍型缺乏比较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在系统发生树上各地理种群中的单倍型相互散布在不同的分布群中,从而形成今天的分布格局。
张立勋阮禄章安蓓刘迺发
关键词:细胞色素B基因流地理变异系统地理学
两种锦鸡线粒体控制区基因序列分析及其分类讨论
本文用聚合链式反应(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白腹锦鸡(C.amherstiae)各5个样本线粒体DNA控制区的468bp的序列,共发现26个变异位点。红腹锦鸡的序列...
黄族豪刘迺发张立勋张旭
关键词:红腹锦鸡线粒体DNA控制区
雪鸡属分类地位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以5种鸡形目鸟类,包括4个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12个喜玛拉雅雪鸡T.himalayensis、1个阿尔泰雪鸡T.altaicus、1个石鸡Alectoris chuckar和1个斑翅山鹑Perdix dauurica为材料。通过PCR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513个碱基,同时从Gen Bank下载25种鸡形目鸟类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通过对鸡形目24个属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共有214个变异位点,简约信息位点184个。以鸿雁Anser cygnoides为外群,在运用不同分析方法得到的拓扑结构基础上,构建了最大简约树(MP)和最大似然树(ML),结果表明鸡形目鸟类鹑族和雉族基本上是多系发生的。结合分子钟和遗传信息分析,可以得出雪鸡属在鹑族中形成的时间相对较晚,约在14.6Myr出现石鸡属的祖先种群;而在约12.6Myr雪鸡属和鹌鹑属开始出现。雪鸡属的祖先是起源于低海拔环境,后来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逐渐隆起和更新世冰期事件的发生各自演化形成现今各个种。
阮禄章文陇英张立勋刘发
关键词:细胞色素B系统发育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雪鸡育雏栖息地选择被引量:7
2010年
2005年4—7月,采用样方法和直接观察法,对甘肃省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雪鸡(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育雏期的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量了16个正在觅食、未受到干扰的雪鸡育雏栖息地和14个阴阳坡的对比样方。研究表明,育雏期的喜马拉雅雪鸡主要选择在海拔3301—3600m之间、中坡及中坡以上的坡位、坡度11—30°之间的灌丛草地活动,这有利于雏鸟获得足够的食物供应和更好的保护后代。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雪鸡育雏期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分为捕食因子和食物因子两类,其主要因子依次为灌丛长度、物种丰富度、地面异质性以及附近(500m内)的悬崖数量。喜马拉雅雪鸡对育雏栖息地的选择其实是最好的食物资源和最有利于逃避敌害之间的权衡,即捕食因子与食物因子之间权衡的结果,这可能是喜马拉雅雪鸡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避免被天敌捕食的行为适应,是高寒地区鸟类的一种生存策略。
闫永峰包新康刘迺发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甘肃民勤治沙站纵纹腹小鸮食性的季节变化被引量:3
2007年
分析民勤治沙站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食团405块,共鉴定猎物562只。以个体计,民勤小鸮主要取食昆虫,占64.23%;其次为小型哺乳类,占32.38%;也取食少量爬行类(1.96%)和雀形目鸟类(1.42%)。生物量贡献则以小型哺乳类为主,占93.34%。猎物种类组成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异:取食小型哺乳类的频率存在显著季节差异,冬季最高94.59%,夏季最低17.75%,食物生物量贡献四季均在90%以上,季节变异不显著;昆虫成分出现在除冬季外的其他季节,且取食频率均在65%以上,季节差异显著;爬行类仅出现于夏季食谱中,仅秋季没有发现鸟类成分。分析秋、冬、春三季哺乳类猎物胫骨的量度发现,小鸮取食哺乳类的胫骨长度平均为16.22mm±4.72mm(n=112),主要取食Ⅰ(10.01mm-15.00mm)和Ⅱ(15.01mm-20.00mm)等级的猎物(分别58.04%和25.00%)。取食猎物的胫骨长度组成存在季节差异,平均长度以春季最大。民勤地区小鸮一年的食物生态位宽度为2.32,季节间存在变异,以冬季最高为2.99,夏季最低为1.64。一年的食物多样性为1.96,季节间存在变异,冬季最高为2.00。食物种类以夏季最多,秋季最少。
赵伟宋森邵明勤刘迺发
关键词:食性荒漠
拉萨藏雪鸡春季栖息地选择被引量:12
2006年
2005年3—4月,在拉萨曲水县雄色寺周围山上的灌丛地,对藏雪鸡栖息地选择,通过调查和测量与其有关的14个参数,发现雪鸡喜欢在灌丛盖度较低、距离民居近的地方觅食,并喜欢在灌丛盖度较低、草本种类较少、草本盖度较低、岩石较多、距民房距离较近的地方休息。另外还发现,人类保护和投食对雪鸡栖息地选择也有很大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地区的雪鸡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类活动。
李佳琦史红全刘迺发
关键词:藏雪鸡栖息地选择春季
以mtDNA细胞色素b基因探讨斑翅山鹑的分类地位被引量:25
2005年
以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 (mtDNACytb)基因作为分子标记 ,提取鸡形目雉科 10个属 18个样本的DNA ,PCR扩增自动测序 ,获得序列长度 82 8bp。将山鹑属中的斑翅山鹑 (Perdixdauuricae)与其近缘属排序对比 ,分别以角叫鸭 (Anhimacornuta)和海龟 (Kachugadhongoka)为外群 ,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小进化法构建分子系统发生树。邻接法构建的系统树显示斑翅山鹑与雉聚类 ,核苷酸序列差异值斑翅山鹑与环颈雉为 15 2 % ,与石鸡为 16 1%。分析认为在雉科中斑翅山鹑与雉类更接近 ,而与真正的鹑亲缘关系较远。同时以mtDNA分析鸟类系统发生时海龟更适合作为外群。以角叫鸭为外群加入西方松鸡 (Tetraourogallus)时 ,则斑翅山鹑的分类地位不能确定 ,这可能与鸡形目的适应辐射有关。
文陇英张立勋刘发
关键词:雉类
青藏高原赭红尾鸲的繁殖被引量:3
2008年
在青藏高原东南缘,海拔高度3470m的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尕海保护站,研究了赭红尾鸲普通亚种(Phoenicurus ochruros rufiventris)的繁殖。目的是检验高海拔鸟类的雏鸟是否发育更快和产小窝大卵、是否有更高的离巢率。赭红尾鸲营巢洞中,平均窝卵数4.8(3-6)枚,卵的大小23.33mm×14.95mm,同低海拔的相近种比较产小窝大卵。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卵期13-14d,孵化率64.5%。雏鸟留巢期16d-19d,巢成功率81.3%,雏鸟离巢率83.33%。高海拔红尾鸲产小窝大卵和加强双亲抚育,但高海拔红尾鸲并没有显著提高雏鸟离巢率。高海拔红尾鸲低温下增加双亲对雏鸟的抚育并没有使雏鸟发育加快,反而较低海拔近缘种的幼鸟发育缓慢。因此,延长留巢期不只是Badyaev和Ghalambor(2001)所认为增加雏鸟的质量,而是缺氧和低温协同作用的自然选择结果。
穆红燕刘发杨萌
关键词:青藏高原繁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