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9B090300409)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雷红涛徐振林杨金易沈玉栋王弘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呋喃西林代谢物多克隆抗体制备及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被引量:7
- 2012年
- 为了建立检测呋喃西林代谢物(SEM)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将所设计合成的系列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免疫原并免疫新西兰大白兔,筛选获得源于新颖半抗原H3的具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抗SEM多克隆抗体。同时,基于设计合成的系列同/异源包被抗原,考察了不同结构包被原对ELISA灵敏度的影响,发现H4-OVA作为异源包被原建立SEM的ELISA检测方法可获得最佳的检测效果,结果显示:ELISA方法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12.37ng/mL;定量检测线性范围(IC20~IC80)为0.439~110.78ng/mL;检测限(IC10)达0.07ng/mL,达到了国内外相关检测限量要求,可应用于实际食品样品检测。
- 任海涛沈玉栋徐振林杨金易雷红涛肖治理王弘孙远明
-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
- 3-氨基-2-嗯唑烷酮半抗原、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鉴定被引量:4
- 2012年
- 以2,4-二硝基氟苯为衍生剂,建立了3-氨基-2-噁唑烷酮(AOZ)的高效衍生方法,成功获得了衍生物F-AOZ,并进一步通过硝基的选择性还原合成了新的半抗原AM-AOZ,经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核磁共振(NMR)鉴定F-AOZ与AM-AOZ合成成功;采用重氮化法和戊二醛交联法将半抗原AM-AOZ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进行偶联,合成了AOZ免疫原和包被原,经紫外吸收法进行成功鉴定;同时,分别采用紫外扫描法和三硝基苯磺酸法(TNBS)测定偶联比。另外,采用分子模拟手段对抗原表面半抗原决定簇的前线分子轨道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讨论了前线轨道的分布对可能获得的抗体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制备高质量抗体提供理论支持。
- 李丽华徐振林孙远明杨金易王弘雷红涛沈玉栋
- 关键词:二硝基氟苯半抗原分子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