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ZYSNXD-CC-ZDYJ014)

作品数:8 被引量:120H指数:8
相关作者:周嘉陈彤宇袁岚徐建俊傅国强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5篇麻醉
  • 5篇复合麻醉
  • 4篇针刺
  • 4篇针药
  • 4篇针药复合麻醉
  • 3篇术后
  • 3篇插管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瓣膜
  • 2篇心脏瓣膜置换
  • 2篇穴位
  • 2篇穴位电刺激
  • 2篇针刺复合麻醉
  • 2篇切除
  • 2篇全麻
  • 2篇经皮穴位电刺...
  • 2篇瓣膜
  • 2篇瓣膜置换
  • 1篇电针

机构

  • 8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袁岚
  • 3篇陈彤宇
  • 3篇周嘉
  • 2篇吴瑶瑶
  • 2篇唐炜
  • 2篇王剑
  • 2篇傅国强
  • 2篇池浩
  • 2篇葛文
  • 2篇周文雄
  • 2篇徐建俊
  • 2篇王珂
  • 1篇周华
  • 1篇夏勇
  • 1篇李艺
  • 1篇龚立
  • 1篇王静予
  • 1篇王永强
  • 1篇陈丽
  • 1篇具紫勇

传媒

  • 7篇针刺研究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辅助用药对针药复合麻醉下心内直视手术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和咪唑安定作为辅助用药在针药复合麻醉下行心内直视手术中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针药复合麻醉下行心内直视手术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30例(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1μg/kg,维持量0.2~1μg·kg^-1·h^-1)和咪唑安定组30例(咪唑安定,负荷剂量0.05mg/kg,维持量0.01~0.03mg·^-1·h^-1)。两组均采用针刺辅助麻醉,针刺穴位为双侧云门、中府、列缺、内关,手术过程中电针持续刺激。比较两组手术不同时段(基础值T0、切皮时T1、劈胸骨时T2、建立体外循环前T3、心脏复跳后T4、停体外循环后T5、出室时T6)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进行麻醉效果评分,并比较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苏醒时间的差异。结果:在呼吸功能方面,右美托咪啶组和咪唑安定组在T1、T2、T3和T6 4个时间点上PaO2、PaCO2、SPO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右美托咪啶组各时间段相对变异较小(P〉0.05),而咪唑安定组波动较大(P〈0.05)。循环方面,两组MAP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组T1-6的HR明显低于本组T0时,并低于同时段咪唑安定组(P〈0.05),咪唑安定组T1-6的HR与T0比较明显增加(P〈0.05)。右美托咪啶组麻醉效果好于咪唑安定组(P〈0.05),自主呼吸恢复更快(P〈0.05),两组苏醒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作为辅助用药在针药复合麻醉下行心内直视手术中麻醉效果更为满意,对呼吸及循环的影响小。
唐炜王剑傅国强袁岚
关键词:心内直视手术右美托咪啶咪唑安定针药复合麻醉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全身麻醉可减轻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术后反应被引量:32
2013年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全身麻醉是否能改善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疼痛及胃肠道症状。方法:将6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全身麻醉,取双侧足三里、梁丘穴,连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2Hz连续波,电流强度由弱至强,逐渐达到患者能耐受的最大量(不超过2mA),刺激持续30min后进行全身麻醉,直至手术结束。观察患者术后8、24、72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值,恶心、呕吐评级,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结果:①观察组术后VAS值在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②观察组术后恶心程度较对照组减轻(P<0.05),呕吐程度较对照组也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P<0.01)。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全身麻醉可以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恶心、呕吐次数及程度,加快肠功能的恢复。
殷岫绮周一辰周华杨红王永强张翮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妇科腹腔镜手术针刺复合麻醉
肺切除术后应用电针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观察术后电针干预对肺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肺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均使用静脉药物镇痛进行术后基础镇痛(常规用药浓度1/2)。电针组于术后48h内应用电针刺激,取双侧太冲、阳陵泉、外关、尺泽,每12h刺激1次,频率2Hz,每次30min,刺激强度3~5mA。观察患者术后24、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浆内啡肽含量,追加镇痛药用量,恶心、呕吐评级,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的变化。结果:电针组术后48hVAS较对照组降低(P〈0.05);电针组针刺后血浆β-内啡肽和亮啡肽含量均较针刺前增高(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电针组术后镇痛药追加量减少(P〈0.01),恶心程度减轻(P〈0.05),排气和排便时间提前(P〈0.01)。结论:术后电针刺激联合静脉镇痛可减少肺切除术后镇痛药用量,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减轻恶心程度,加快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促进患者恢复。
陈彤宇周嘉王珂徐建俊马文伍勇勇
关键词:电针镇痛肺部手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针药复合麻醉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80例报道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通过比较针药复合麻醉与常规全身麻醉下心脏瓣膜手术的效果,探索针药复合麻醉在心脏瓣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将160例心脏瓣膜置换病人随机分为针麻组80例和全麻组80例。针麻组病人采用双侧中府、尺泽和郄门电针持续刺激,摒弃气管插管,病人在自主呼吸状态下,仅使用少量的麻醉药物进行心脏瓣膜手术;全麻组则按常规麻醉手术。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成功率、麻醉药物使用量、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自动复跳例数、术后出血量、引流量、肺部感染、声带损伤、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初次进食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医疗总费用等项目的差别。结果:心脏瓣膜手术患者采用针药复合麻醉与常规全身麻醉相比,有同样满意的手术成功率,而在麻醉药的使用量、术后输血例数、初次下床活动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医疗总费用、肺部感染例数、术后初次进食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针麻组优于全麻组。结论:针药复合麻醉下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安全,效果满意。由于术中无气管插管,麻醉药物用量少,术后可早期进食、早期活动,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与之相关的医疗费用明显降低。
池浩周文雄吴瑶瑶陈彤宇葛文袁岚沈卫东周嘉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针刺复合麻醉全麻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全麻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控制性降压期间脑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患者行控制性降压期间的脑保护作用。方法: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或Ⅱ级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复合针麻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控制性降压以减少术中出血。其中复合针麻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双侧鱼腰、风池30min经皮穴位电刺激,并持续至手术结束,刺激参数:采用2Hz/100Hz的疏密波,电流强度8~12mA。对照组采用假穴位经皮穴位电刺激(与复合针麻组相同的穴位向内旁开1寸)。分别在降压开始前(T0),降压至目标平均动脉压(MAP)后20min(T1)、40min(T2)和停止降压后20min(T3),抽取颈内静脉球部和桡动脉血液进行血气分析,记录各时间点MAP、心率(HR)、动脉血氧含量(CaO2)、静脉血氧含量(CjvO2)、脑动一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各时间点MAP、HR、Ca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和T3时CjvO2升高,Da-jvO2和CERO: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复合针麻组T2、T3时CjvO2升高,T2时Da-jvO2和CERO2降低(均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降低全麻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控制性降压期间脑氧代谢率,具有脑保护作用。
袁岚唐炜王剑傅国强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控制性降压老年患者脑氧代谢率脑保护
针药复合麻醉在颅脑功能区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验证针药复合麻醉在颅脑功能区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20例颅脑功能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例患者采取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手术,试验组10例患者在无气管插管的针药复合麻醉下行病灶切除术,电针风池、率谷,针刺颧髎、足临泣、太冲,诱导30min。观察患者疼痛耐受情况、麻醉药物用量、神经功能评分及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肿瘤切除手术。试验组患者均成功在无气管插管的针药复合麻醉下行病灶切除术,患者能耐受术中疼痛,能配合行神经功能监测,术后均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试验组较对照组麻醉药物用量减少(P<0.05),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复合麻醉切除脑部功能区肿瘤安全有效。术中患者能清醒配合,可最大限度保护神经功能。
张珏费智敏书国伟蔡佩浩王静予许乐宜孔令军邱锋龚立陈丽顾国山
针药复合麻醉下无气管插管心脏瓣膜置换术86例术后监护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86例针药复合麻醉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术后重症监护室(ICU)处理情况,总结针药复合麻醉心内直视手术后的监护经验。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12年6月,8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行针药复合麻醉下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经皮电刺激中府、尺泽和郄门)。术后ICU监护处理包括:严密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常规应用多巴胺和硝酸甘油等血管活性药物、吸氧、神经系统功能和肾功能监测、适当镇痛治疗。结果:本组病人无围术期死亡,无术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平均ICU停留时间(28.6±6.2)h,无二次止血病例,术后平均纵隔引流量(291±73)mL。患者术后切口疼痛7例(8.14%),术后发生心功能不全5例(5.81%),肺部感染8例(9.30%),低氧8例(9.30%),术后早期胃胀气13例(15.12%),无脑梗死病例发生,3例(3.49%)出现轻度肾功能不全,发热>38.5℃者1例(1.16%)。结论:针药复合麻醉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方法可行,安全有效。术后监护处理重点是容量调节、体温管理、疼痛治疗。
周文雄徐建俊吴瑶瑶池浩陈彤宇葛文周嘉
关键词:针药复合麻醉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并发症
针刺对慢性神经痛大鼠海马EphrinBs/EphBs mRNA和EphrinB3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长期针刺治疗对慢性神经痛大鼠海马EphrinBs/EphBs mRNA和EphrinB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镇痛可能的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共3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9)、模型组(n=8)、电针组(n=9)、手针组(n=9)。采用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性损伤(CCI)模型,电针组和手针组大鼠从造模后第8天开始至第34天分别给予电针、手针干预大鼠"足三里"和"三阴交"穴,隔日1次。所有大鼠均在造模前、造模后第7、14、21、28和35天进行机械性痛阈(MWT)测定;各组大鼠于术后第35天处死取材,采用定量Q-PCR的方法检测海马EphrinBs/EphBs各型mRNA的表达,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phrinB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造模后第7天起各时间点MWT值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手针组大鼠造模后第14至35天大鼠MWT值均显著上调(P<0.05,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中EphB1、EphB2、EphB3和EphrinB2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手针组及电针组大鼠EphB1、EphB2、EphB4和EphrinB3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电针组EphB6 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电针组和手针组海马EphrinB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刺广泛调节海马EphrinBs/EphBs系统的表达可能是针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之一。
王珂具紫勇郭现辉刘世敏夏勇李艺陆永嘉
关键词:针刺神经病理性疼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