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C20817)

作品数:13 被引量:128H指数:8
相关作者:区又君李加儿王静香吴勇刘楚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海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驼背鲈
  • 4篇超微
  • 4篇超微结构
  • 3篇石斑
  • 3篇石斑鱼
  • 3篇斑鱼
  • 2篇电镜
  • 2篇血细胞
  • 2篇细胞
  • 2篇显微结构
  • 2篇光镜
  • 2篇鞍带石斑鱼
  • 1篇电镜观察
  • 1篇形态学
  • 1篇脏结
  • 1篇鳃丝
  • 1篇射电
  • 1篇受精
  • 1篇受精卵
  • 1篇同工酶

机构

  • 13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

  • 13篇区又君
  • 9篇李加儿
  • 4篇王静香
  • 3篇刘楚吾
  • 3篇吴勇
  • 2篇王刚
  • 2篇何永亮
  • 2篇蔡文超
  • 2篇谢菁
  • 1篇廖锐
  • 1篇王永翠
  • 1篇勾效伟
  • 1篇齐旭东

传媒

  • 5篇南方水产
  • 2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渔业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种石斑鱼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对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棕点石斑鱼(E.fuscoguttatus)、斜带石斑鱼(E.coioides)和鲑点石斑鱼(E.fario)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生进行了研究。从120个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好的引物19个,分别用于5种石斑鱼基因组DNA的扩增。结果显示,5种石斑鱼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P)分别为64.23%,72.61%,60.34%,69.97%,73.94%;个体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S)分别为0.8238,0.8110,0.8345,0.8277,0.8064;平均遗传距离(D)分别为0.1762,0.1890,0.1655,0.1723,0.1936;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1189,0.1364,0.1028,0.1439,0.1648;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Hi)分别为0.1801,0.1992,0.1530,0.2100,0.2434。5个种间的遗传距离(Dxy)在0.3964~0.6085之间。
区又君吴勇李加儿刘楚吾
关键词:鞍带石斑鱼驼背鲈斜带石斑鱼鲑点石斑鱼
驼背鲈肝脏结构的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被引量:10
2010年
采用HE、Mallory氏三色法、Heidenhain氏Azan染色,PAS反应,组织块银浸染方法,对组织切片染色处理,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驼背鲈肝脏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驼背鲈肝组织中肝细胞界限不明显,不存在双核现象,有暗细胞和亮细胞之分,胞质中细胞器丰富,有大量的线粒体、内质网和溶酶体,高尔基体很难观察到,仅在胆小管和狄氏间隙的附近发现。此外,在肝血窦的附近观察到成纤维细胞、枯否氏细胞和贮脂细胞。肝组织中胆管数量众多包括肝叶中央胆管、支胆管、小叶间胆管和小叶内胆管,并且在中央静脉附近偶见辐射状排列的肝细胞索。
王静香李加儿区又君王刚
关键词:驼背鲈肝脏超微结构
卵形鲳鲹不同组织同工酶表达的差异被引量:17
2008年
运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梯度凝胶电泳法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6组织(肌肉、心脏、肝脏、肾脏、脑、脾脏)的5种同工酶(EST、LDH、MDH、ME和AST)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5种同工酶的同工酶位点及其酶谱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卵形鲳鲹的5种同工酶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EST由2个基因位点编码,Est-1在这6种组织中都存在,Est-2只存在于肝脏和肾脏中;LDH由3个基因位点编码,共检测到3条谱带,Ldh-2只存在于肾脏中;MDH由2个基因位点编码,Mdh-1表达为MDH1和MDH2 2条酶带,Mdh-2表达为MDH3 1条酶带,在肝脏中的活性最强;ME由1个基因位点编码,只检测到1条酶带,肝脏的含量丰富;AST由2个基因位点编码,只在肝脏和肾脏中检测到,共检测到3条谱带。
齐旭东区又君
关键词:卵形鲳鲹同工酶
驼背鲈外周血细胞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利用Wright’s和Giemsa双重染色法和改良的血涂片染色法两种方式,通过光镜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的血涂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驼背鲈的血涂片中可区分出6种细胞——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偶尔可见到分裂的红细胞、分裂的血栓细胞、核影红细胞和聚集的白细胞。此外,统计了红细胞数1.7462×106个/mm3,白细胞数4.7817×103个/mm3,并对白细胞进行了分类计数:淋巴细胞37.26%、血栓细胞30.82%、嗜中性粒细胞23.57%、单核细胞8.35%、嗜酸性粒细胞极少见。描述了以上各细胞的显微结构。单核细胞的体积最大,小淋巴细胞的体积最小;淋巴细胞的数量最多,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最少。
王静香李加儿区又君
关键词:血细胞形态学
驼背鲈脑垂体显微和超微结构的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PAS、Mallory三色法和腺垂体不同细胞改良染色法3种组织学染色方法,以及透射电镜技术,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脑垂体的形态、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驼背鲈脑垂体为圆球形实心腺体,位于间脑腹面,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2部分组成。根据神经纤维中所含分泌颗粒形态和大小把神经分泌纤维分为A1、A2和B型。神经纤维中存在2种垂体细胞,即呈椭圆形的Ⅰ型垂体细胞和呈梭形的Ⅱ型垂体细胞。腺垂体由3部分组成:前外侧部(RPD)、中外侧部(PPD)和中间部(PI)。腺垂体部可以鉴别出6种内分泌细胞,其中RPD有2种内分泌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细胞和催乳激素(PRL)分泌细胞;PPD有3种内分泌细胞:生长激素(GH)分泌细胞、促性腺激素(GTH)分泌细胞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细胞;PI只有1种内分泌细胞,即促黑激素(MSH)分泌细胞。此外,腺垂体还有1种非分泌细胞星状细胞(SC)。驼背鲈腺垂体中6种内分泌细胞的分布情况为:前外侧部分布有2种细胞,即嗜酸性的PRL分泌细胞和嗜碱性的ACTH分泌细胞;中外侧部有GH、GTH、TSH 3种分泌细胞;MSH分泌细胞分布在中间部。驼背鲈脑垂体中只有1种GTH分泌细胞,只是呈多种形态。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鱼类脑垂体的结构,为驼背鲈的繁育和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王静香李加儿区又君王刚
关键词:驼背鲈脑垂体显微结构超微结构
驼背鲈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15
2007年
研究利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ytohemagglutinin,PHA)体内注射、肾细胞短期培养、空气干燥方法制备了驼背鲈染色体,并对其组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驼背鲈的染色体组型公式是2n=48=48t,NF=48。结果显示,驼背鲈在鱼类系统演化上应属于高位类群,但在鲈形目中,其在进化上仍属相对原始的类型。
区又君谢菁
关键词:驼背鲈染色体核型
从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研究鞍带石斑鱼的分类学地位被引量:7
2008年
通过对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棕点石斑鱼E.fuscoguttatus、斜带石斑鱼E.coioides、鲑点石斑鱼E.fario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扩增、克隆及测序,得到1141bp序列,并结合GenBank其他7种石斑鱼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共发现429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37.6%)。序列中的转换大于颠换,碱基替换多发生于密码子第3位。以4种鲈形目鱼类为外群,用MEGA3.0软件中的NJ、ME、MP等3种方法构建分子进化树,结果显示,鞍带石斑鱼与石斑鱼属鱼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支持鞍带石斑鱼归入石斑鱼属。
区又君吴勇刘楚吾
关键词:细胞色素B基因分子系统学分类学地位
驼背鲈的年龄与生长特征被引量:32
2007年
鉴定和描述了驼背鲈鳞片的年龄及其年轮特征,采用4种生长模型来模拟其体长生长过程,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最适的生长方程,并对其生长拐点以及生长指标等生长特征进行了相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驼背鲈鳞片的年轮特征主要表现为疏密型,偶见副轮和生殖轮。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Gompertz生长方程、Log istic生长方程以及三项式方程均可反映驼背鲈的体长生长过程,其生长特点属于均匀生长类型,其中Gompertz生长方程能更好地描述10龄以前的体长生长性状。体长体重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566.0139[1-e-0.1549(t+1.0988)];Wt=4531.0076[1-e-0.1641(t+0.76635)]3.0245。体长与体重关系为Wt=2.3×10-5Lt3.0245。渐近体长L∞=566.0139 mm,渐近体重W∞=4531.0076 g,体重生长拐点tr=5.98龄,此时的体长与体重分别为376.94 mm和1 346.26 g。
区又君廖锐李加儿勾效伟
关键词:驼背鲈年龄
驼背鲈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PCR-DNA测序技术,对驼背鲈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全序列进行分析。获得长度为1141bp的Cytb基因片段,序列碱基组成平均是T为29.1%,C为32.3%,A为23.2%,G为14.0%,A+T的碱基百分比总体上略大于C+G,平均值分别是52.3%和46.3%。与其它鱼类相同基因片段碱基序列含量相似。在由核苷酸推导的氨基酸中,亮氨酸(Leu)所占的比例最高,为16.03%。
区又君李加儿吴勇刘楚吾
关键词:驼背鲈
驼背鲈的胚胎发育被引量:22
2006年
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的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描述其发育各期的形态特征及发育速度。驼背鲈成熟卵呈浮性,透明,平均卵径为810μm,油球一个。在水温25~27℃,盐度30条件下,胚胎发育时间为24h 10min。
区又君
关键词:受精卵胚胎发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