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072400430810)
- 作品数:6 被引量:94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明秋李瑞华王锐赵同谦牛海鹏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新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 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益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耕地利用效益变化与驱动因素分析对于合理利用耕地、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利用效益的最大化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测度耕地利用效益的指标体系和模型,分析了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益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耕地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较快,生态环境效益保持稳定。耕地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主要因为农业生产投入,生态环境效益的改善源于农村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投资。当前耕地利用主要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生态环境效益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 李瑞华李明秋
- 关键词:耕地
- 河南省耕地非农化规模及时空配置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为确定转型期耕地非农化最佳规模及时空配置,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首先采用区间套合方法确定河南省转型期耕地非农化最佳区间为9 141.64~189 393.31 hm2,最佳规模为99 267.48 hm2;然后采用时空配置系数法实现了耕地非农化最佳规模的有效配置。结果表明,耕地非农化效益较低是限制非农化规模的主要因素,配置规模随时间序列呈递减趋势,前三年配置规模较高,后续年份较低,在全省范围内经济发展较快和人口密集的地区配置规模教高,反之则较低。这与河南省经济发展趋势、人口与经济总量的区域分布特征相吻合。区间套合方法和时空配置系数方法对于确定耕地非农化最佳规模及实现时空配置是两种有效的方法。
- 李瑞华王锐李明秋
- 关键词:耕地非农化粮食安全耕地利用效益
- 河南省农地利用效益协调度空间分异及预警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农地利用效益协调诊断模型、协调度测算模型和协调度变化预警模型。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测算了各地市2002~2007年农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变化趋势指数和协调度,并以2007年为起始年对协调度未来变化进行了预警。结果表明,各地市农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都呈增长趋势,但生态环境效益指数总体上没有明显增长;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都有增加且增长幅度差别不大的地市协调度较高,增长幅度差别较大的适中,两者呈反方向变化的协调度较低;预计未来协调度警情除少数地市处于重警层次外,其余处于轻警层次。图3,表1,参12。
- 李瑞华王锐李明秋
- 关键词:农地协调度预警
- 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的作用及重点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探讨了村庄规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划作用的发挥在其可接受性、可识别性、可持续性与可操作性,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村庄规划的可操作性。
- 黄艳丽苏辉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
-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被引量:48
- 2009年
- 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是土地利用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生态位理论,从区域耕地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提出耕地生态元和耕地生态位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耕地可持续利用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Fi模型)。然后,将所构建模型应用于河南省焦作市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之中,测度了1997~2006年期间焦作市耕地可持续利用生态位适宜度Fi值。为了便于对照分析,采用限制因子模型(NFmin-i模型)和希尔伯脱空间模型(CHi模型)进行耕地可持续利用生态位适宜度NFmin-i值和CHi值的测算。测算结果表明:(1)1997~2006年期间,Fi值总体上呈递增趋势,从1997年的0.5088增加到2006年的0.6503,表明支撑焦作市耕地可持续利用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因子总体上呈良性发展趋势,即耕地可持续利用现实生态位趋于最适生态位。(2)1997~2006年期间,Fi与CHi值各年间的变化规律一致,与NFmin-i值总体变化规律一致,表明运用Fi模型进行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现实性。同时,Fi值有利于从综合角度表征区域耕地总体可持续利用水平。(3)利用最适生态位解释区域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标准,以及运用n维资源(条件)生态位与最适生态位的匹配这一基本思想进行区域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生态意义明确,便于依据生态位适宜度值的大小及其变化制定区域耕地利用方案和措施。
- 牛海鹏赵同谦张安录李明秋
- 关键词:耕地可持续利用
- 河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3
- 2009年
- 利用GIS空间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对影响河南省粮食产量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自然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小,粮食产量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粮食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最为显著。除农业从业人口外,其他因素的影响比较均衡,但与粮食产量关联度较高,对于提高粮食产量仍有较大的利用空间。农业从业人口与粮食产量呈负相关关系,不是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李瑞华李明秋
- 关键词:粮食产量气候生产潜力粮食单产粮食播种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