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8ZR1404700)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冯睿景在平张健廖明芳陆清声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主动脉
  • 3篇主动脉夹层
  • 3篇夹层
  • 2篇软骨
  • 2篇软骨素
  • 2篇硫酸软骨素
  • 2篇发病
  • 2篇发病机制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瘤
  • 1篇糖胺聚糖
  • 1篇主动脉疾病
  • 1篇主动脉瘤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外
  • 1篇细胞外基质
  • 1篇毛细管
  • 1篇毛细管电泳
  • 1篇基质

机构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张健
  • 3篇景在平
  • 3篇冯睿
  • 2篇廖明芳
  • 2篇陆清声
  • 1篇曲乐丰
  • 1篇包俊敏
  • 1篇赵志青

传媒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硫酸软骨素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含量与结构及作用探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硫酸软骨素在主动脉夹层瘤壁中的含量和分子结构的改变在该病的发病和进展过程中的可能起的作用。方法:通过酶降解法提取主动脉壁层中的糖胺聚糖,经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硫酸软骨素,然后进行鉴定:采用硫酸软骨素酶将其裂解为二糖片段,以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各案中的二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主动脉夹层组中硫酸软骨素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其分于结构亦发生明显改变,其中Δdi-di(2,4)S含量明显降低(P<0.05),而Δdi-di(2,6)S、Δdi-di(4,6)S、Δdi-mono6S、Δdi-mono4S和Δdi-nonS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硫酸软骨素在主动脉夹层瘤壁中的含量与结构发生明显异常,这可能由此而造成主动脉壁结构的薄弱,从而在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张健冯睿廖明芳景在平
关键词:硫酸软骨素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高效毛细管电泳
糖胺聚糖在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主动脉夹层是发生于主动脉的最常见灾难性疾病之一,致残率及致死率极高。日前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可能是血流动力学和组织病理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通常认为主动脉壁本身结构异常是发病基础,血流动力学异常是促发因素。细胞外基质(ECM)是构成主动脉壁的主要成分,其异常是主动脉夹层的特征性改变之一。糖胺聚糖是重要的细胞外基质大分子,对维持主动脉壁结构和功能的正常起着重要作用,其异常改变可能是主动脉夹层发病和进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对糖胺聚糖在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张健冯睿陆清声景在平
关键词:动脉瘤夹层主动脉瘤细胞外基质
主动脉夹层中硫酸软骨素含量和结构改变的初步研究
2009年
目的:比较正常主动脉壁和主动脉夹层瘤壁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及结构,探讨硫酸软骨素在主动脉夹层发生和进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主动脉夹层瘤壁标本(实验组)10例和正常主动脉壁标本(正常对照组)7例,提取两组标本中的糖胺聚糖,采用DEAE Sephacel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纯化硫酸软骨素。以硫酸软骨素酶ABC将硫酸软骨素裂解为不饱和二糖,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进行测定。结果:实验组中硫酸软骨素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中硫酸软骨素二糖包括Δdi-di(2,6)S、Δdi-di(2,4)S、Δdi-di(4,6)S、Δdi-mono6S、Δdi-mono4S和Δdi-nonS,其中除Δdi-di(2,4)含量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P<0.05)外,其余5种二糖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瘤壁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和分子结构均发生明显异常。这些异常可能在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和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健冯睿廖明芳陆清声包俊敏赵志青曲乐丰景在平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