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SS201233)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2
相关作者:郑家传丰惠敏张建荣施维林林汉华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中新苏州工业园区清城环境发展有限公司苏州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污染
  • 2篇土壤
  • 2篇污染场地
  • 1篇亚甲基
  • 1篇亚甲基蓝
  • 1篇土壤调查
  • 1篇土壤修复
  • 1篇镉离子
  • 1篇微生物
  • 1篇稳定化
  • 1篇稳定化研究
  • 1篇污染物
  • 1篇离子
  • 1篇离子对
  • 1篇六价铬
  • 1篇环境管理
  • 1篇甲基
  • 1篇甲基蓝
  • 1篇降解
  • 1篇降解污染物

机构

  • 4篇苏州市环境科...
  • 3篇中新苏州工业...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作者

  • 4篇郑家传
  • 3篇丰惠敏
  • 1篇施维林
  • 1篇张建荣
  • 1篇林汉华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宁夏农林科技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 1篇农业灾害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铜离子对水葫芦根系吸附镉离子的竞争抑制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了水葫芦根系作为生物吸附剂净化废水中的Cu和Cd污染。结果表明,在单金属污染条件下,水葫芦根系对2种重金属都表现出较高的去除率,但在Cu-Cd复合污染条件下,Cu2+的存在对Cd2+的吸附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吸附前后溶液中Ca2+、Mg2+、K+和H+浓度变化确定了生物选择性吸附过程中离子交换机理的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检测表明,根系表面的胺和含氧官能团在吸附过程中通过螯合方式去除重金属离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Cu2+的存在可以替代吸附剂上Cd2+的所有吸附位点。在多种金属复合污染条件下,竞争抑制作用是导致净化效果差异的关键因素,并阐明了竞争抑制机理。
郑家传丰惠敏林汉华
铁与活性炭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芬顿降解污染物研究
2013年
制备了一种新型铁与活性炭毡复合材料,应用于芬顿反应降解水中污染物亚甲基蓝染料。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染料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另外,该研究对溶液中pH和H2O2浓度进行了优化,并对该复合材料的重复利用效果进行了尝试,结果重复使用9次,降解效率未发生明显降低,同时溶液中释放的铁离子浓度也保持在较低水平(0.3mg/L),因此Fe/ACF复合材料在芬顿反应降解水中污染物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郑家传丰惠敏殷振华
关键词:FE芬顿反应降解亚甲基蓝
污染场地六价铬的还原和微生物稳定化研究被引量:24
2014年
通过采集苏州某化工原址场地铬污染土壤,首先加入石硫合剂使大部分六价铬[Cr(Ⅵ)]还原,再加入营养液促进土著微生物大量生长,利用微生物还原稳定化土壤中的铬.培养60 d后,通过毒性浸出、土壤中剩余Cr(Ⅵ)测定等实验确定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加入5%营养液培养后,土壤毒性浸出液中Cr(Ⅵ)浓度由原来的8.26 mg·L-1降低到0.26 mg·L-1,降低了96.8%,总铬浓度由原来14.66 mg·L-1降低到0.63 mg·L-1,降低了95.7%.另外,通过高锰酸钾氧化实验和灭菌实验确定稳定化的持久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仅通过还原处理的土壤浸出液中Cr(Ⅵ)由8.26 mg·L-1增加到14.68 mg·L-1,而经稳定化后的土壤浸出液中Cr(Ⅵ)降低到2.68 mg·L-1.稳定化后的土壤样品经紫外灭菌,发现微生物消亡后,对稳定化效果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初步证明了高浓度高毒性的Cr(Ⅵ)污染土壤经初步还原后再经微生物稳定化治理是可行的,为Cr(Ⅵ)污染场地治理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修复技术.
郑家传张建荣刘希雯许倩施维林
关键词:稳定化土壤微生物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与管理的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工业企业搬迁遗留的污染场地数量与日俱增,亟待调查和治理。苏州作为全国工业发达的城市,面临的土壤污染问题也更加突出。结合苏州的实际状况,分析了土壤污染调查和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旨在更好地推进污染场地调查和修复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郑家传丰惠敏
关键词:污染场地环境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