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C01B03-3)

作品数:13 被引量:230H指数:8
相关作者:吴金卓林文树刘艳红胡耀升孔琳琳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演替
  • 6篇演替阶段
  • 5篇不同演替阶段
  • 4篇土壤
  • 4篇混交
  • 4篇混交林
  • 3篇针阔混交
  • 3篇针阔混交林
  • 3篇森林土
  • 3篇森林土壤
  • 3篇群落
  • 3篇阔叶
  • 2篇地形
  • 2篇地形因子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松林
  • 2篇土壤理化
  • 2篇土壤理化性
  • 2篇土壤理化性质
  • 2篇评价指标

机构

  • 9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9篇吴金卓
  • 6篇林文树
  • 4篇胡耀升
  • 4篇刘艳红
  • 3篇孔琳琳
  • 2篇穆丹
  • 2篇王丽平
  • 2篇冯亮
  • 1篇栾兆平
  • 1篇许文秀

传媒

  • 4篇森林工程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典型森林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探讨影响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典型森林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的主要环境因子,初步揭示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与群落重要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为该区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方法】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的4种典型森林群落(杨桦林、白桦林、臭冷杉红松林和紫椴红松林)进行群落学调查,采用Rao’s Q指数和Shannon-Winner指数对不同群落和群落整体的功能多样性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计算分析,利用DPS软件对其环境影响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对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的4种典型森林群落,就不同层次而言,Shannon-Winner指数在乔木层和草本层排序均为白桦林>臭冷杉红松林>杨桦林>紫椴红松林;Rao’s Q指数乔木层和灌木层各群落排序均为紫椴红松林>臭冷杉红松林>杨桦林>白桦林;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群落的Rao’s Q指数随演替的进行先下降后上升,物种多样性指数随着演替的进行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就环境因子而言,海拔对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影响最大,而坡度对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最大。【结论】不同森林群落和植物不同生活型在群落中的地位对评价群落动态及生态系统过程的重要性有较大影响,不同群落和植物生活型在物种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不仅与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也与群落所处生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么旭阳胡耀升刘艳红
关键词:阔叶红松林群落演替
长白山不同演替阶段森林植物功能性状及其与地形因子间的关系被引量:52
2014年
植物功能性状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不同种群功能性状的差异决定竞争优势,导致群落结构和性质发生改变,进而演替。以长白山森林演替过程中4个阶段的典型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白山地区森林不同层次优势种的茎叶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功能性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并对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功能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比叶面积(SLA)与叶氮浓度(LNC)和茎磷浓度(SPC)正相关,与叶干物质质量(LDMC)负相关;叶厚度(LT)与LDMC负相关;LNC与LPC、SNC和LDMC呈正相关;茎氮浓度(SNC)与茎磷浓度(SPC)正相关;茎组织密度(STD)与LNC、SNC正相关。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海拔对SLA、LNC、LPC、STD、SPC影响最大;坡向对于LT、LDMC影响最大;坡位对SNC影响最大。各演替群落间的乔木层功能性状均有显著差异,灌木层的功能性状无显著差异,而草本层除了LDMC、LPC、SNC有显著差异外,其它指标均无显著差异;SLA、STD、LNC随演替的进行呈现明显增加趋势,LDMC、LPC随演替呈减少的趋势。LDMC和SLA是能体现群落演替差异的主要功能性状。
胡耀升么旭阳刘艳红
关键词:演替阶段功能性状地形因子
森林土壤健康评价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实施森林健康评价工作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森林土壤作为林木生长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森林的健康状态。综述森林土壤健康概念的形成过程,指出国内外不同专家对森林健康概念的不同定义。同时列举了森林健康评价体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评价指标和如形态特征指标、物理性质指标、化学性质指标、生物性质指标,并指出指标选取原则和几种最小指标集。国际上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较多,主要阐述了3种创新方法。最后根据现阶段我国森林土壤健康研究的不足提出研究方向。
蔡小溪吴金卓
关键词:评价指标
吉林蛟河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木本植物α多样性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以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实验区管理局针阔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老龄林)为研究对象,调查16块1 hm2样地内所有胸径大于1 cm的木本植物相关信息,分别计算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并采用方差分析和Duncan多范围检验方法对不同群落的各项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Gleason指数外,各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Menhinick指数)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物种多样性方面,各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Gini)指数和Mc Intosh指数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各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而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在不同群落间也具有显著性差异;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79 6,-0.967 0和-0.962 1。综合来看,中龄林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要低于其他群落,而生态优势度指数显著地高于其他群落。
吴金卓蔡小溪林文树孔琳琳彭萱亦
关键词:针阔混交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选择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陆地生态系统平衡,保证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估、监测和报告是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其资源、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建立一个有效的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是对生物多样性正确评估的前提和基础,而合适的指标的筛选是构建这一体系的首要工作。本文从文献分析的角度,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方法,提出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以及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基于林分水平上的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的初步构想,为全面构建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吴金卓冯亮蔡小溪孔琳琳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生态系统
针阔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表层土壤理化性质与优势林木生长的相关性被引量:30
2016年
【目的】旨在分析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土壤表层理化性质与优势树木生长特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探索不同林分的生长规律及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实验区管理局林场的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样地(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老龄林)为对象,采用对比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表层土壤理化性质、优势木生长特征及二者间的关系。【结果】随着针阔混交林演替的进行,林分中优势木的平均胸径呈增加趋势,优势木的平均树高变化不大,红松优势木数量逐渐增加,而胡桃楸优势木数量逐渐减少,春榆、大果榆等优势木随演替进行逐渐退出主林层;从中龄林到成熟林,土壤密度变化不显著,老龄林土壤密度最小;随着演替进行,非毛管孔隙度逐渐减小,毛管孔隙度逐渐增大,总孔隙度变化并不明显;在4个演替阶段中,老龄林土壤毛管持水量与最大持水量均最大,比中龄林分别增加12.98%和27.94%;在表层土壤化学性质方面,0~20 cm土层pH值表现为成熟林最大,近熟林最小,老龄林介于成熟林和中龄林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为近熟林最高,成熟林最低;土壤中全氮、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表现为老龄林最高,土壤中全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近熟林最高;不同演替阶段优势木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均与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正相关;不同演替阶段下优势木的平均树高与土壤密度、非毛管孔隙度和pH值负相关,与有机质、全氮和全钾含量显著正相关;优势木的平均胸径与土壤密度和全磷含量正相关,与最大持水量和水解氮含量负相关;土壤最大持水量、土壤密度、全磷和水解氮含量对优势木的径生长过程有较大的影响。【结论】毛管孔隙度、速效钾和全磷含量是影响不同演替阶段土壤质量的主要因子;经过不�
林文树穆丹王丽平邵立郡吴金卓
关键词:针阔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林木生长
吉林蛟河不同龄组红松阔叶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调查取样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实验区管理局林场的不同龄组红松阔叶混交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林龄增加,土壤容重变化并不显著;持水量、凋落物层的厚度以及土壤呼吸速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土壤总孔隙度基本保持不变。不同龄组的土壤在营养元素等化学性质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变化趋势复杂,总体上与有机质变化一致。随着林龄增加,土壤肥力状况变好,过熟林土壤肥力最好,并且林地土壤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功能有所加强,对维持周围生态系统有重要作用。
林文树邵立郡穆丹王丽平吴金卓
关键词:土壤肥力理化性质森林土壤
老龄林林分空间的点格局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TOPCON全站仪,在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实验区管理局施业区内设置1块500 m×600 m固定监测样地,并进行群落调查,在Arc GIS平台上采用Ripley’s K函数进行不同尺度的空间聚集度研究,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研究区内的种群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老龄林中数量最多的前6个种群分别是簇毛槭、白牛槭、千金榆、色木槭、裂叶榆和花楷槭;不同的起测胸径对林木的空间格局分布有重要的影响,起测胸径5 cm时,发现6个个体数量最多的种群显示出了不同的空间格局,其中白牛槭的空间聚集性最高;优势木在空间尺度较小时,生长得比较密集,在空间尺度较大时,则呈现出离散的分布特点,不同的起测胸径对研究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研究空间格局分布时,起测胸径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优势木在种群间还是不同空间距离下,优势木间均显示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只是相关性程度略有差异,优势木的相关性受空间尺度的影响较大。
许文秀林文树吴金卓
关键词:优势木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群落类型的植物功能性状与功能多样性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群落进行调查,并对植物功能性状进行分析,为森林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4种主要植物群落(白桦林、杨桦林、臭冷杉红松林和紫椴红松林)进行群落学调查,选择比叶面积、叶厚度及叶枝中N、P含量6个功能性状及土壤、地形因子进行调查,分林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群落总体测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香农威纳指数)、Walker功能多样性指数、Petchry和Gaston指数、Rao’s二次熵指数、功能丰富度指数、功能均匀度指数和功能分歧指数,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群落、不同林层的功能多样性及各指数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100个10m×10m的样方中,植物功能性状的差异比较明显,其中比叶面积变化幅度已高达716.16%;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密切关联,其中叶片厚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坡向呈极显著正相关;比叶面积与坡度呈显著正相关;对于群落整体,Walker功能多样性指数与香农威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功能丰富度指数与香农威纳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群落的功能多样性指数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与群落类型及其所处的演替阶段相互关联,功能丰富度指数随演替的进行而下降,而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对群落间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差异也有必然影响。
么旭阳胡耀升刘艳红
关键词:阔叶红松林演替阶段功能性状
长白山森林不同演替阶段比叶面积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48
2015年
比叶面积(SLA)是植物功能性状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植物生长过程中资源收获策略。以长白山森林演替过程中4个阶段的典型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演替阶段比叶面积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比叶面积随演替的发生进行呈现明显增加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比叶面积与海拔、坡位和土壤氮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其他影响因子无显著相关关系。进一步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演替前期坡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演替中期模型解释度不高,各通径系数较小,演替后期土壤氮含量对比叶面积的作用凸显。
胡耀升么旭阳刘艳红
关键词:演替阶段比叶面积通径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