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6BAD02A16)
- 作品数:20 被引量:292H指数:10
- 相关作者:程登发李丽娟丁岩张国红鲁新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柞蚕雌蛾的贮存时间对赤眼蜂繁殖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利用不同贮存时间的柞蚕雌蛾取卵后繁殖赤眼蜂,通过对寄生率、羽化率、平均单卵蜂数、羽化出蜂率、雄蜂率等繁殖指标的调查,结果表明:贮存后的柞蚕雌蛾用于生产对赤眼蜂繁殖有影响,随着雌蛾贮存时间的增加赤眼蜂寄生率、羽化率明显下降;平均单卵蜂数、羽化出蜂率略有下降;雄蜂率略有增加,柞蚕雌蛾贮存0~5 d各繁殖指标变化不大。
- 李丽娟鲁新张国红毛刚刘宏伟孙康娜丁岩
- 关键词:繁殖赤眼蜂
- 通辽和赤峰两市玉米产区玉米大斑病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 利用常规技术,通过一套含有Ht抗性基因的鉴别寄主对2007年采自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和赤峰两市的玉米产区26份玉米大斑病病菌分离物的致病性进行分析,共鉴定出7个类型的生理小种:0、1、3、13、13N、123N、123;鉴定...
- 苏前富赵怡歌张伟宋淑云张欣芳任智惠李红晋齐鸣
-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小种鉴定
- 文献传递
- 田间不同抗蚜性小麦植株挥发物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 本文通过对田间不同小麦抗蚜品种灌浆期的挥发物的采集,并分析了其挥发性信息化合物的组分和含量,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小麦挥发物组分与小麦品种抗蚜性的关系,以及合理运用植物化学信息物质进行麦田害虫的可持续治理奠定基础。
- 周海波陈巨莲程登发孙京瑞张云慧刘勇FredericFrancis
- 关键词:挥发性物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 蚜虫唾液主要成分及其在寄主和害虫互作中的作用被引量:8
- 2010年
- 刺吸式害虫唾液里的某些成分通常是植物诱导反应中一些共有的或特异性诱导信号物质。本文综述了蚜虫取食、唾液的主要成分和取食诱发的植物防御信号传导途径,例如水杨酸途径、茉莉酸/乙烯途径,以及唾液诱导使植物防御因子上调效应的分子检测方法;同时还展望了蚜虫唾液研究的应用前景。
- 马蕊陈巨莲程登发孙京瑞
- 吉林省玉米螟的化性类型与其主要特性的关系被引量:3
- 2010年
- 针对吉林省东部、西部地区的亚洲玉米螟一化性和二化类型种群,研究玉米螟滞育与饲养温度的关系、自交后代和杂交F1代的滞育后发育历期及在不同生态区的一代化蛹率。研究表明:人工累代饲养的两种化性类型玉米螟发育历期比较一致,但降低饲养温度后,滞育率则表现出明显不同,一化性类型玉米螟滞育率显著高于二化性类型。两种类型玉米螟人工饲养的后代,经诱导滞育后仍然存在滞育后发育历期上的差异,与其越冬代所具有的滞育后发育历期特性相似。两种类型玉米螟杂交F1代滞育后发育历期特性的表现因双亲在杂交组合中的相互关系而异,正交与反交组合F1代的滞育后发育历期差异显著。在吉林省东部、中部、西部3个生态区内,虽然相同类型玉米螟的化蛹率有较大区别,但在同一生态区内两种类型玉米螟的化蛹率仍具有显著差异,二化性类型玉米螟的化蛹率明显高于一化性类型。
- 鲁新刘宏伟丁岩张国红李丽娟汪洋洲
-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化蛹率
- 吉林省玉米栽培品种对玉米大斑病抗性水平的研究
- 采用白城分离的玉米大斑病原菌强势菌株 BC-06319作为接菌菌种,对2008年从吉林省各玉米产区收集的269份玉米品种温室内进行玉米大斑病抗性水平评价。温室条件下通过喷雾接菌,鉴定结果表明:吉林省当前种植的玉米品种对玉...
- 苏前富王巍巍宋淑云张伟晋齐鸣李红隋晶王立新
- 关键词:栽培品种玉米大斑病菌抗性水平
- 文献传递
- 小麦抗锈性遗传分析方法的发展及应用
- 本文对小麦抗锈性遗传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总结,并分别对基因推导法、传统的遗传分析法、分子标记法等常用的抗锈遗传研究方法的产生、发展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和比较分析,指出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在小麦抗锈遗传育种研究中综合应用的初步方...
- 崔永亮刘太国张敏陈万权
- 关键词:小麦锈病基因推导分子标记
- 文献传递
- 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在植物病理学中的应用
-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的概念和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在研究植物病害空间分布、预测预报、植物检疫和病害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 李伯宁周益林段霞瑜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地统计学植物病理学
- 文献传递
- 植物病原菌监测方法和技术被引量:11
- 2007年
- 植物病原菌的监测对病害的预测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介绍了植物病原菌监测方法和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在病原菌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 周益林黄幼玲段霞瑜
- 关键词:植物病原菌
- 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Strubes Dickkopf抗病主效基因的单体分析被引量:6
- 2007年
- 小麦品种Strubes Dickkopf是小麦条锈菌国际鉴别寄主,通过对以其为基因供体与完全感病品种Taichung29杂交转育而成的近等基因品系Taichung29*6/Strubes Dickkopf的单体分析,检测和定位Taichung29*6/Strubes Dickkopf中所含的抗条锈病主效基因,并明确其抗性特点。结果表明,Taichung29*6/Strubes Dickkopf对CY26小种的抗性由1对显性主效抗条锈基因所控制,定位在4B染色体上,暂定名为YrSD。同时说明Strubes Dickkopf中含有与Yr25不同的新的抗条锈病基因YrSD。
- 张建周蔺瑞明曹丽华何月秋徐世昌
-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DICKKOPF抗病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