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274102)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5
相关作者:沈保根张宏伟荣传兵张绍英陈仁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电气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永磁
  • 4篇纳米
  • 4篇纳米复合永磁
  • 4篇复合永磁
  • 4篇磁能积
  • 3篇永磁材料
  • 3篇剩磁
  • 3篇微磁学
  • 3篇纳米晶
  • 3篇矫顽力
  • 3篇磁材料
  • 3篇磁能
  • 3篇磁性
  • 2篇稀土
  • 2篇纳米晶永磁
  • 2篇各向同性
  • 2篇磁体
  • 2篇磁滞回线
  • 2篇X
  • 1篇永磁体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张宏伟
  • 8篇沈保根
  • 6篇荣传兵
  • 5篇贺淑莉
  • 4篇张绍英
  • 4篇陈仁杰
  • 3篇孙继荣
  • 2篇陈允忠
  • 1篇阎阿儒
  • 1篇刘光娟
  • 1篇张文勇
  • 1篇刘丽丽
  • 1篇杜晓波

传媒

  • 5篇物理学报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Journa...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cromagnetic Analysis on Demagnetization Process of Single-Phase Nanocrystalline Permanent Magnet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Orientation
2006年
A three-dimentional finite element micromagnetic algorithm was developed to study the magnetization reversal of Pr2Fe 14 B single-phase nanocrystalline permanent magnets. A single-phase nanocrystalline Pr2Fe 14 B magnets composed of 216 irregular shaped grains was built. The magnetic hysteresis loops were simulated by micromagne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contribution of intergrain exchange coupling (IGEC) to remanence enhancement is considered related to the alignment degree in oriented magnets, and decreased with improved grain alignment. For the magnets with perfectly crystallographic alignment of grains, the contribution of IGEC to remanence enhancement is nearly zero. The shape of demagnetization curve is not only dependent on grain alignment degree but also on the strength of IGEC in magnets.
贺淑莉张宏伟荣传兵陈仁杰孙继荣沈保根
关键词:纳米晶体
晶粒易轴取向度对纳米晶永磁Pr_2Fe_(14)B磁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构造了立方和不规则形状晶粒的各向异性纳米晶单相Pr2Fe14B磁体.利用微磁学的有限元法,模拟计算了样品的磁滞回线.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磁体晶粒易轴取向度的变差,磁体的剩磁、矫顽力均随之下降.不同晶粒尺寸的纳米晶单相Pr2Fe14B磁体,其磁性能随取向度的变化快慢不同,原因在于磁体中的晶间交换作用(IGEC)的强弱不同.随着晶粒取向度的提高,纳米晶单相磁体的矫顽力逐渐增加,这完全不同于烧结磁体.
贺淑莉张宏伟荣传兵陈仁杰孙继荣沈保根
关键词:纳米晶永磁磁滞回线烧结磁体微磁学剩磁
纳米复合永磁Pr_9Fe_(74)Co_(12)B_5Sn_x(x=0,0.5)的磁化行为与磁黏滞性被引量:5
2005年
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纳米复合永磁样品Pr9Fe74Co12B5与Pr9Fe74Co12B5Sn0.5,分析了样品的起始磁化、反磁化过程,测得样品的总磁化率、可逆磁化率以及样品的磁黏滞性.结果表明,两样品在室温下均表现为单一硬磁相磁化行为,在低温下表现为双相行为,且由于添加Sn后使晶粒均匀化从而导致样品低温下的双相行为更加明显.添加Sn后引起样品中软磁相含量和软磁相晶粒尺寸的增加,使磁化反转中可逆磁化部分增多,且使反磁化形核场降低.磁黏滞性研究表明,热激活体积与软磁相晶粒的大小有关.
陈允忠贺淑莉张宏伟陈仁杰荣传兵孙继荣沈保根
关键词:纳米复合永磁磁化反转
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和磁性被引量:9
2004年
介绍了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和磁性方面的有关研究工作,主要内容有:低钕快淬Fe3B基钕铁硼新型纳米晶复合稀土永磁材料的相结构与磁性,快淬Pr2Fe14B/α Fe型纳米复合稀土永磁材料的微结构与永磁性,快淬Sm Co基稀土永磁材料的织构与磁各向异性的关系,以及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的矫顽力机制和模拟计算研究等。
沈保根张宏伟张文勇阎阿儒
关键词: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矫顽力磁能积稀土
Sm(Co,Cu,Fe,Zr)_z反磁化过程的微磁学分析被引量:10
2004年
通过微磁学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微结构对各向异性的Sm(Co ,Cu ,Fe ,Zr) z 磁性能的影响 ,并对不同温度下的退磁曲线进行了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 ,矫顽力随着 2∶17相晶粒尺寸的增大而增大 ,随 1∶5晶界相厚度的增大而减小 ;通过减小晶界相厚度或增大晶粒尺寸可以有效提高磁能积 .反磁化的物理机制主要为形核机制 ,主要表现为首先在晶界相形成反磁化核 ,随着磁场的增大反磁化核不断长大 ,最后导致整个磁体的磁化反转 ;而当温度升高时 ,晶界相逐渐变成非磁性相 ,使得反磁化核难以形成 。
陈仁杰荣传兵张宏伟贺淑莉张绍英沈保根
关键词:矫顽力退磁曲线磁能积温度升高微磁学
高性能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模拟计算研究被引量:21
2004年
构造了在软磁相基体中析出规则形状硬磁相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纳米复合永磁材料Pr2 Fe1 4B α Fe .利用微磁学的有限元法 ,模拟计算了样品的磁滞回线 .通过对剩磁、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与软磁相厚度的关系分析 ,发现在软磁相厚度为 0— 12nm的范围内 ,复合磁体的矫顽力随软磁相厚度的增加而单调下降 ,而最大磁能积则是在适当的矫顽力和剩磁下达到最高 .预计纳米复合Pr2 (Fe ,Co) 1 4B α (Fe ,Co)的各向同性磁体的最大磁能积最高可达 2 4 8kJ m3,而各向异性磁体则高达 784kJ m3.
张宏伟荣传兵张绍英沈保根
关键词: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磁能积剩磁磁滞回线各向同性微磁学
纳米晶永磁材料晶间交换耦合作用的模拟计算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利用微磁学有限元法 ,模拟计算了单相和复相各向同性纳米晶磁体的起始磁化曲线、退磁曲线和回复曲线 .验证了用δm(H)曲线的正峰值来衡量纳米晶磁体晶间交换耦合作用的有效性 .计算结果表明 ,纳米晶单相和复相磁体的晶间交换耦合作用都随晶粒尺寸的增加而降低 ,当晶粒尺寸过大时复相磁体表现出两相行为 ,其δm(H)曲线出现了两个正峰值 .分析表明 ,外场较小的正峰值是软磁相与硬磁相晶粒之间交换耦合作用的结果 。
荣传兵张宏伟陈仁杰贺淑莉张绍英沈保根
关键词:交换耦合作用永磁材料纳米晶外场相行为各向同性
Effect of composition on texture and magnetic the crystallographic properties of the Sm(Co,Fe,Cu,Zr)z ribbons prepared by simple processing
2005年
荣传兵贺淑莉陈仁杰张宏伟沈保根
关键词:磁学性质淬火冷却
经YAG激光热处理的Pr9Fe74Co12B5Ga条带磁性的研究
利用YAG激光器对快淬后得到的Pr9Fe74Co12B5Ga条带进行了快速激光热处理。磁性测量的结果表明,淬态为非晶或含少量非晶的条带,经激光热处理后,硬磁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最佳的磁性能为:J8=1.3 T,HC=0...
贺淑莉刘丽丽陈允忠张宏伟孙继荣沈保根
关键词:激光热处理纳米复合永磁磁性稀土
文献传递
Co含量对Pr_(10)Fe_(74-x)Co_(10+x)C_4B_4(x=0,2,4,6,8)快淬条带的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用快淬方法制备了Pr10Fe74-xCo10+xC4B4(x=0,2,4,6,8)条带,研究了成分和工艺对条带磁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当x=2,带速是20m·s-1时,条带的磁性能最佳,其剩磁Jr=0.94T,矫顽力μ0iHc=0.96T,最大磁能积(BH)max=127.32kJ·m-3。通过Henkel plot分析,发现x=2,带速为20m·s-1的样品中的晶间交换作用最强,因而能获得最佳的磁性能。
刘光娟杜晓波荣传兵张绍英张宏伟沈保根
关键词:纳米复合永磁体矫顽力剩磁最大磁能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