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2011N172)

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2011N172)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卢巧琴徐秋儿方梅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语言学
  • 2篇文体
  • 1篇译经
  • 1篇语料
  • 1篇语言
  • 1篇语言结构
  • 1篇语言学研究
  • 1篇语言学意义
  • 1篇真情
  • 1篇真情实感
  • 1篇诗歌
  • 1篇实感
  • 1篇齐梁
  • 1篇齐梁诗歌
  • 1篇文体建构
  • 1篇文体研究
  • 1篇六朝
  • 1篇句法
  • 1篇句法结构
  • 1篇话轮

机构

  • 4篇浙江经济职业...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卢巧琴
  • 2篇徐秋儿
  • 1篇方梅

传媒

  • 1篇文艺评论
  • 1篇兰州教育学院...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汉魏六朝译经文体研究的语言学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文体是语言的自我生成。译经作为混合汉语,其文体既与汉语典籍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与其完全不同的传统或谱系。以译经特有的组合单元"品"为基点,从同经异译的角度出发,分区比勘南、北译经具体用语用词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与文体结构之间的交叉影响,可以见出,文体能为失译语料的考证,提供文字、词汇、语法、语音等无法提供的佐证。从文体的视域研究译经,与以译经为材料考察文体相结合,可在文体结构分析、译经语料研究与语言学的整体研究之间,找到有效的连接,为译经语言研究以及文体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徐秋儿卢巧琴
关键词:文体
谈汉魏六朝译经语料引用时的几个问题
2012年
汉魏六朝是汉语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翻译佛经作为此时期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语料之一,已越来越多地被学界引用和研究。在引用和研究汉魏六朝译经语料时,学界多以《大正新修大藏经》为版本依据。具体考察目前有关研究成果,发现在上述译经语料引用中存在轻信题署、忽略版本异文、轻信不当断句三个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或轻或重地影响了研究结论。
卢巧琴
关键词:《大正新修大藏经》
齐梁诗歌语言结构根源探析
2012年
在偏安江南的环境中产生的齐梁诗歌①,一向被认为是“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的形式主义泛滥的靡靡之音。齐梁诗歌声韵的精谨与辞藻的丰赡并未得到认同,相反,却屡遭质疑。其诗风绮靡,而“严苛声律”的通病,更是束缚了真情实感的表达,在文学研究中自然难获褒义之评;而对齐梁诗歌的语言学研究,一直以来,都重“韵”而甚少涉及“字”、词及句法结构。研究的对象、理论和方法是学科的要素。
方梅卢巧琴
关键词:诗歌齐梁语言结构语言学研究真情实感句法结构
论汉魏六朝译经文体建构的方法
2013年
文体本身就是汉魏六朝译经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话轮为自然单位,切入源语与目的语同现于一个文本的译经语料,考察其多元的语言组成成分,分析常用字、词的具体替换,以及句法与词法在语句层面的同步建构,同时承认语用环境对文体建构方式的影响与作用。通过审视翻译文献双语混合的典型特征,为文体建构方式分析导入新的视域,也将译经与文体的研究,引向一种基于语言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梵文、汉语相结合的模态。
卢巧琴徐秋儿
关键词:汉魏六朝译经话轮文体建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