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403707)

作品数:25 被引量:500H指数:14
相关作者:张华刘煜杨晓霞王志立王业宏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6篇气溶胶
  • 10篇气候
  • 8篇黑碳
  • 7篇碳气溶胶
  • 7篇黑碳气溶胶
  • 4篇气候变化
  • 4篇光学厚度
  • 3篇气溶胶光学
  • 3篇气溶胶光学厚...
  • 3篇硫酸盐
  • 3篇大气气溶胶
  • 3篇M
  • 2篇地表
  • 2篇地表反照率
  • 2篇直接辐射强迫
  • 2篇散射
  • 2篇散射系数
  • 2篇沙尘
  • 2篇统计分析
  • 2篇气温

机构

  • 14篇南京信息工程...
  • 12篇中国气象局国...
  • 6篇中国气象科学...
  • 6篇中国气象局
  • 5篇天津市气象信...
  • 3篇山东省气象局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天津市气象局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天津市气候中...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环境保护部华...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气象灾害重点...
  • 1篇山东省气象信...
  • 1篇中国大气本底...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作者

  • 14篇张华
  • 4篇高润祥
  • 3篇徐梅
  • 3篇杨晓霞
  • 3篇牛生杰
  • 3篇郑有飞
  • 3篇王志立
  • 3篇刘煜
  • 2篇李庆祥
  • 2篇辛金元
  • 2篇高慧君
  • 2篇殷红
  • 2篇郭品文
  • 2篇郭军
  • 2篇盛春岩
  • 2篇孙家仁
  • 2篇韩素芹
  • 2篇王业宏
  • 2篇银燕
  • 2篇罗勇

传媒

  • 5篇气候变化研究...
  • 4篇Advanc...
  • 2篇高原气象
  • 2篇气象学报
  • 2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气象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冰川冻土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陕西气象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第26届中国...
  • 1篇第27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 14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瓦里关及西宁PM_(10)和多环芳烃谱分布的观测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为了研究青海瓦里关和西宁PM10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07年5月24日~6月1日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瓦里关大气本底站和青海气象台进行了观测并各采集7组气溶胶样品,分析了PM10质量浓度、粒径分布和多环芳烃谱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瓦里关PM10日均浓度为24.85μg.m-3,粒径分布呈三模态;西宁PM10日均浓度为65.25μg.m-3,呈明显双模态。瓦里关积聚态颗粒物质量百分比大于西宁观测点。瓦里关PM10中多环芳烃含量远低于同季节西宁地区,浓度值为8.38ng.m-3;高分子量的PAHs主要集中在细颗粒上,而粗颗粒上低分子量PAHs相对较多。两地区高分子量多环芳烃均为单峰分布。后向轨迹分析表明,瓦里关PM10中PAHs污染与西宁市以及黄河河谷工业带方向的输送密切相关。
汤莉莉牛生杰樊曙先乜虹高润祥金赛花杨关盈
关键词:多环芳烃谱分布PM10
2006年中国地区大气气溶胶浓度分布特征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结合2006年最新的气溶胶排放源资料,以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为气象场,驱动大气化学传输模式MATCH(Model of Atmospheric Transport and Chemistry),模拟了2006年中国地区硫酸盐、黑碳和沙尘气溶胶的质量浓度分布及其季节变化。模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结果与CSHNET观测网数据比较分析后发现,基于21个观测站的61组月平均数据与相应模拟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63。模拟结果表明:2006年中国地区硫酸盐气溶胶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四川盆地、华北及长江流域等工业较发达地区,而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四川盆地及长江以南地区,硫酸盐气溶胶1月份浓度高于7月份,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7月份浓度高于1月份;黑碳气溶胶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华南等地区,1月份浓度高于7月份;沙尘气溶胶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部沙漠地区,4月份浓度最高,7月份次之,其他月份较少。
银燕崔振雷张华辛金元王莉莉
关键词:硫酸盐黑碳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
南亚地区黑碳气溶胶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被引量:31
2009年
利用NCAR的全球大气模式CAM3,模拟了南亚地区黑碳气溶胶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春时期,南亚地区黑碳气溶胶强烈吸收太阳辐射,加热低层大气,造成孟加拉湾及沿岸地区雨季的提前,可能导致南亚夏季风提前爆发。夏季,被加热的大气沿青藏高原南坡爬升,在高空形成一个稳定的加热层。高空的持续加热,引起局地的深对流活动,使得印度洋和南亚大陆之间产生一个北升南降的经圈环流,导致印度洋洋面上的向北运动加强,从而使南亚夏季风的强度增大。但是,南亚地区黑碳气溶胶通过影响表面气压、垂直运动、降水和850 hPa风场等减弱了东亚夏季风,且导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西伸,使我国梅雨带位置向东北方向移动。
王志立张华郭品文
关键词:黑碳气溶胶
Modeling Study of Aerosol Indirect Effectson Global Climate with an AGCM被引量:4
2010年
Aerosol indirect effects (AIEs) on global climate were quantitatively investigated by introducing aerosol-cloud interaction parameterizations for water stratus clouds into an AGCM (BCC AGCM2.0.1), which was developed by the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of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The study yielded a global annual mean of -1.14 W m-2 for the first in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IRF), with an obvious seasonal change. In summer, large forcing mainly occurred in mid to high latitude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whereas in winter, large values were found at 60°S. The second indirect effect led to global annual mean changes in net shortwave flux of -1.03 W m-2 at the top of the atmosphere (TOA), which was relatively significant in mid-latitude regions of both hemispheres. The total AIE reduced the global annual means of net shortwave flux at the TOA and of surface temperature by 1.93 W m-2 and 0.12 K, respectively. Change in surface temperature induced by the total AIE was clearly larger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0.23 K) than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where changes were negligible. The interhemispheric asymmetry in surface cooling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hanges of the interhemispheric annual mean precipitation rate, which could lead to a tendency for the ITCZ to broaden. The total AIE decreased the global annual mean precipitation rate by 0.055 mm dff1.
王志立张华沈学顺龚山陵张小曳
关键词:大气环流模式气候模拟表面温度
A Modeling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Due to Carbonaceous Aerosol on the Climate in East Asia被引量:42
2009年
Th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global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due to carbonaceous aerosol on the climate in East Asia,using the CAM3 developed by NCA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rbonaceous aerosols cause negative forcing at the top of the atmosphere(TOA) and surface under clear sky conditions,but positive forcing at the TOA and weak negative forcing at the surface under all sky conditions.Hence,clouds could change the sign of the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at the TOA,and weaken the forcing at the surface.Carbonaceous aerosols have distinct effects on the summer climate in East Asia.In southern China and India,it caused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to increase,but the total cloud cover and precipitation to decrease.However,the opposite effects are caused for most of northern China and Bangladesh.Given the changes in temperature,vertical velocity,and surface streamflow caused by carbonaceous aerosol in this simulation,carbonaceous aerosol could also induce summer precipitation to decrease in southern China but increase in northern China.
张华王志立郭品文王在志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
中国区域气溶胶对东亚夏季风的可能影响(Ⅱ):黑碳气溶胶及其与硫酸盐气溶胶的综合影响被引量:27
2008年
利用NCAR的新一代GCMCAM3.0模式耦合一个气溶胶同化系统,研究了中国区域黑碳气溶胶的直接气候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区域黑碳气溶胶引起全球平均辐射强迫为0.13W/m2,导致除了青藏高原和广西以外的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温,其中东北、四川和内蒙古中北部降温最显著。由此造成海陆温差缩小,气压差降低,从而总体上使东亚夏季风减弱。但与硫酸盐气溶胶的影响相比,黑碳气溶胶使季风减弱的程度较小,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黑碳气溶胶加强了中国东南部地区的对流活动,这与硫酸盐气溶胶的作用相反。同时,探讨了中国区域硫酸盐和黑碳气溶胶的综合直接气候效应。结果表明,硫酸盐和黑碳气溶胶的综合作用与仅有硫酸盐气溶胶的情形十分相似,降水变化的区域也和硫酸盐的保持一致。
孙家仁刘煜
关键词:黑碳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
黑碳气溶胶气候效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3
2009年
黑碳气溶胶能吸收从可见光到红外波段的太阳辐射,已经被部分研究认为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一个潜在因子。黑碳气溶胶既可以通过直接气候效应改变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又可以作为云凝结核或冰核改变云的微物理特性,间接影响区域或全球气候。对黑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后,指出了目前黑碳气溶胶气候效应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张华王志立
关键词:黑碳气溶胶气候效应
近40年东亚季风变化特征及其与海陆温差关系被引量:16
2008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乔云亭等定义的1957—2000年东亚季风指数,研究了各指数之间相互关系和年际变化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又利用全国194站1957—2000年地面资料分析东亚季风指数的年际变化与各气象要素场的年际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近40年气候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西南季风、东南季风和偏北季风的年变化有所差异;夏季,东部地区降水量与相对应各个海区海陆温差负相关显著,并且江淮区对应的海陆温差与东北区和华北区夏季降水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当江淮区对应的海陆温差降低时,江淮区夏季降水量增加,华北区和东北区夏季降水量减少;经过前后两段时期(1957—1978年和1979—2000年)对比发现海陆温差变化对我国季风区夏季降水的影响在增强。同时,发现850hPa气温变化在前后两段时期也发生了显著变化,1979年之前我国东部升温最快的区域位于华北西南部和江淮东部,1979年之后升温最快的区域转移到江淮西部和我国东南部的海面上。
杨明徐海明李维亮刘煜
关键词:东亚季风年际变化
中国区域气溶胶对东亚夏季风的可能影响(I):硫酸盐气溶胶的影响被引量:30
2008年
利用NCAR的新一代GCM CAM3.0模式离线耦合一个气溶胶同化系统,模拟研究了中国区域硫酸盐气溶胶的直接气候效应对东亚夏季风及其降水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区域硫酸盐气溶胶引起全球平均的直接辐射强迫为-0.25W/m2,中国内陆约25°N以北普遍降温,而海表温度升高。由此导致海陆温差缩小,东亚夏季风强度减弱,中国地区季风降水明显减少,而尤以积云降水减少起主要作用。硫酸盐气溶胶对中国地区的对流活动起抑制作用。
孙家仁刘煜
关键词:GCM硫酸盐气溶胶
天津市区秋冬季大气气溶胶散射系数特征研究
天津市区秋冬季气溶胶散射系数小时平均值变化范围在100Mm-1-104Mm-1。日变化呈典型双峰形,峰值出现在早6时和晚22时,散射系数分别为508.54Mm-1和431.43Mm-1。冬季散射系数要高于秋季。雾日、霾日...
徐梅韩素芹武国良赵玉娟
关键词:大气气溶胶散射系数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