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73179)

作品数:29 被引量:51H指数:4
相关作者:熊杰郭海敏董勇陈忠刘彩云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大学教育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电子电信
  • 3篇理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反演
  • 4篇测井
  • 3篇生产测井
  • 3篇子群
  • 3篇小波
  • 3篇粒子群
  • 3篇反演算法
  • 3篇成像算法
  • 2篇地电
  • 2篇搜索
  • 2篇位场
  • 2篇系统设计
  • 2篇线性反演
  • 2篇小波变换
  • 2篇粒子群优化
  • 2篇连续小波变换
  • 2篇滤波
  • 2篇可视化
  • 2篇非线性反演
  • 2篇QT

机构

  • 28篇长江大学
  • 4篇教育部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原石油勘探...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浙江工贸职业...
  • 1篇辽河油田分公...

作者

  • 11篇熊杰
  • 6篇董勇
  • 6篇郭海敏
  • 5篇刘彩云
  • 5篇陈忠
  • 4篇李梦霞
  • 4篇邹学玉
  • 3篇姚长利
  • 3篇张涛
  • 2篇吕清河
  • 2篇洪云飞
  • 2篇吴传生
  • 2篇李锐
  • 2篇程昊
  • 2篇李宏魁
  • 1篇郭培俊
  • 1篇郑元满
  • 1篇路国华
  • 1篇邹长春
  • 1篇王文芳

传媒

  • 5篇长江大学学报...
  • 4篇长江大学学报...
  • 3篇成都大学学报...
  • 3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测井技术
  • 2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Applie...
  • 1篇电脑知识与技...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脉冲中子氧活化时间谱数值模拟现状分析
2014年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方法通过活化时间谱来监测含氧流体的流动,该方法适应性强,应用广泛。首先,对活化时间谱数值模拟的现状进行了概述:McKeon等给出了一种最早的宏观数学模型,该模型没有给出活化分布和探测器响应函数的具体表达式,而是基于MCNP软件构建模拟模型,给出模型状态下活化分布和探测器响应函数的模拟计算结果;姜亦忠等采用McKeon等给出活化时间谱模拟模型,对模型的积分计算过程引入蒙特卡洛方法实现,给出了活化时间谱的模拟结果,但也没有谈及活化分布和探测器响应函数的确定问题;梁庆宝基于微元思想,构建了活化时间谱的微元模拟模型。其次,基于MCNP程序构建了静态情形下活化时间谱的模拟模型,给出了一个新的模拟结果。但该模型也仅模拟了静止态CO2流体中的活化时间谱,仍然不能解决流动态下的CO2时间谱的模拟问题。就目前的数值模拟状况来看,只有梁庆宝模型能够模拟流动状态下的CO2时间谱,据此模型,对比了源距、探测器尺寸、温度、压力各因素对时间谱的影响。最后,并对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董勇吴传生吕清河李宏魁郭海敏
关键词:数值模拟
基于光学探针的煤层气气泡形态井下实时探测装置
2019年
针对目前常用的气泡探测装置不能满足煤层气井环空内气泡实时检测要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光学探针的煤层气气泡形态井下实时探测装置。该装置以微处理器STM32为核心,利用光在空气与溶液中折射率的不同,获得表征不同介质的高低电平信号,计算煤层气气泡形态相关参数。该装置克服了以往气泡探测装置的不足,不论在目标检测的针对性还是速度方面,均能满足煤层气井环空内气泡实时检测的要求,有利于充分认识煤层气井下液体参数变化特征和研究气藏及井筒气液两相流动规律。探测装置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探测装置速度响应快、计算精度高,能满足实际项目工程需求。
李锐熊杰
关键词:光纤探针煤层气
基于CAT的水平管油水两相流动成像算法改进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电容阵列测井仪(CAT)水平井油水两相流测井资料,已有的基于高斯权重的改进多相流动成像算法的成像效果严重依赖于数据的来源,对来自某仪器的数据展示出了好的效果,而另外某仪器的数据成像效果很差。分析了已有算法的不足,指出设计成像算法时需要考虑12个探头的响应不一致性,充分考虑流型的特点。给出了水平管及近水平管油水两相流动试验的结论:当总流量不大于300m3/d时,流型是相间界面光滑层流和界面波动层流。对水平井油水两相流动,提出了仅对界面附近区域进行局部插值的成像算法。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稳定性。
董勇郭海敏李梦霞张闪
关键词:生产测井油水两相流成像算法
大地电磁数据的改进随机爬山反演算法研究
2015年
对随机爬山算法的新模型产生方式进行改进,并针对大地电磁线性反演依赖初始模型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随机爬山的大地电磁反演算法,利用该算法对大地电磁一维层状介质G,K,HK型地电模型数据进行反演实验,在无噪声情况下反演结果和模型基本一致;在加入5%和10%噪声后,反演结果良好.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反演算法不依赖于初始模型,具有较好的全局优化能力和抗噪声能力,能有效反演大地电磁数据.
洪云飞熊杰张涛陈忠
关键词:大地电磁反演非线性
结合混沌搜索的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
2013年
针对基于群体适应度方差的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存在的局部搜索能力较弱的不足,在该算法中引入了混沌变异以及混沌搜索操作。使用An混沌映射对部分粒子进行混沌变异,对全局最优粒子进行混沌搜索,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粒子位置、寻优空间的自适应变尺度规则。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收敛性、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都有所提高,能有效避免早熟收敛。
董勇李梦霞郭海敏
关键词:混沌映射粒子群算法
连续小波变换识别位场场源法的噪声影响分析与尺度因子的选择被引量:4
2014年
为提高连续小波变换识别位场场源准确度,研究噪声对场源识别结果的影响和尺度因子优选方法问题。根据连续小波变换识别位场场源的基本原理,用该方法对不同噪声水平的合成数据进行场源识别,分析噪声对于场源识别结果的影响,研究小波变换的尺度因子对噪声压制的效果,讨论连续小波变换进行场源识别时尺度因子的选取方法。理论模型和实测资料场源识别结果表明,噪声会降低连续小波变换场源识别结果的准确度,笔者提出的尺度因子优选方法能有效压制噪声干扰,提高场源识别结果的准确度。
刘彩云姚长利
关键词:连续小波变换位场转换噪声压制
二维磁法数据多目标粒子群反演算法(英文)被引量:7
2015年
正则化反演通过引入模型约束和正则化因子求解病态的地球物理反演问题,但该方法存在正则化因子选取困难和初始模型依赖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多目标粒子群反演算法。该算法反演中不需要目标函数梯度信息和正则化因子,先同时求数据拟合和模型约束的多目标反演解集,再权衡两者的相对重要程度,最后从反演解集中优选出最终反演结果,从而起到正则化因子的作用。以二维磁测数据反演为例,进行理论模型反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多目标粒子群反演算法能尽可能多地保留可行解,得到反演解集;通过分析反演解集,既能深入的理解反演过程,又能灵活地从数据拟合和模型约束两方面进行权衡与选择,得到比正则化反演更合理的反演结果;该算法能同时解决正则化因子选取困难和初始模型依赖问题。
熊杰张涛
关键词:粒子群优化全局搜索
大学体育课平时成绩评定探析——以长江大学为例被引量:1
2019年
以长江大学体育课的教师、学生、平时成绩手册为调查对象,采用资料分析、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体育课平时成绩的评定指标、考核形式及评定结果等3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平时成绩评定的因素,结果显示:大学体育课平时成绩使用的评定指标过于单一,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考核形式没有统一的标准;平时成绩手册记录不规范、分值区分度小,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廖羽祥王海洋陈忠路国华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
结合R型聚类法和TOPSIS法的浙江省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优化被引量:1
2016年
以尚凤标等所构建的23个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基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网站,获取2010年和2011年浙江省11个地市对应的23个指标数值,用R型聚类法把原指标归为15个类,每类取1个指标重构新体系;再应用TOPSIS法进行实证研究,并用Matlab软件编程,能快捷得出有效排序结果。计算结果表明,用15个指标计算竞争力结果与用全部指标计算结果非常一致,旅游竞争力排前3名是杭州、宁波和温州,相对弱后的是衢州和丽水。R型聚类法和TOPSIS法相结合适用于对系统构建指标体系并作综合评价、排序等问题。
郭培俊洪云飞陈忠
关键词: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TOPSIS法
分层系开发井网优化部署技术应用研究——以E区块A井区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A井区是由B断层和近北东向的C断层夹持的小断块。该断块以前一直归属于D区块进行开发,2015年通过井震结合重新落实构造,该断块仍处在大洼断层上升盘,与E油田主体同属一块。构造重新落实后,结合新建储层二次解释,该井区含油面积增至0.5km2,地质储量增至158×104t。以前井区内共有9口油井,累计产油39.71×104t,采出程度较低(为25.1%);井区仅有的3口注水井均位于断块边部,注采井网不完善,区块整体水淹程度较低,部分区域未水淹。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精细油藏地质体研究、精细量化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及分层系开发井网优化部署研究,一次部署调整油井14口、注水井12口。在中东部区域优先实施直井2口,日产能力较高达(23.9t),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为该井区分层系规模开发提供了依据。
张庆
关键词:断块构造井网调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