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07030)

作品数:12 被引量:165H指数:7
相关作者:庄杰云郑康乐沈圣泉夏英武包劲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水稻
  • 7篇性状
  • 7篇数量性状
  • 6篇上位性
  • 4篇上位性效应
  • 4篇数量性状座位
  • 3篇数量性状位点
  • 3篇位点
  • 3篇QTL
  • 3篇QTL定位
  • 3篇RIL群体
  • 2篇稻苗
  • 2篇淀粉
  • 2篇叶绿
  • 2篇叶绿素
  • 2篇上位性分析
  • 2篇水稻苗
  • 2篇水稻苗期
  • 2篇胁迫
  • 2篇苗期

机构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浙江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嘉兴市农业科...

作者

  • 8篇庄杰云
  • 5篇郑康乐
  • 4篇夏英武
  • 4篇沈圣泉
  • 3篇舒庆尧
  • 3篇包劲松
  • 2篇沈波
  • 2篇樊叶杨
  • 2篇戴伟民
  • 2篇张克勤
  • 1篇应杰政
  • 1篇彭应财
  • 1篇滕胜
  • 1篇郭龙彪
  • 1篇高振宇
  • 1篇吴建利
  • 1篇吴殿星
  • 1篇王淑珍
  • 1篇胡兴明
  • 1篇钱前

传媒

  • 4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Journa...
  • 1篇杂交水稻
  • 1篇植物生理与分...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稻米淀粉黏滞性QTL定位及其G×E互作分析被引量:14
2005年
用珍汕97B/密阳46构建RIL群体及其遗传图谱,经海南陵水和浙江杭州两地遗传试验,以精米粉RVA谱5个参数特征值PKV、HPV、CPV、BDV和SBV作为研究稻米淀粉黏滞性的指标,运用检测QTL主效应、上位性效应和G×E互作效应的遗传分析方法,进行QTL联合分析。结果表明,(1)在检测到涉及5个性状的9个主效应QTL中,除PKV位于第5染色体qPKV5外,其余8个QTL均位于第6染色体上;(2)5个性状均检测到位于第6染色体RM197-RZ516区间的主效应QTL,很可能它们为同一基因,该基因还与Wx基因处于相同区域;(3)检测到与PKV、HPV、CPV、BDV等4个性状有关的QTL主效基因均表现有G×E互作,且方向一致,在海南试验中有增效作用;(4)还检测到涉及5个性状的10对上位性互作效应,但均未发现有显著的上位性×环境互作效应。
沈圣泉庄杰云舒庆尧包劲松吴殿星夏英武
关键词:水稻RIL群体QTL定位上位性效应淀粉黏滞性
测定水稻硅含量的一种简易方法被引量:58
2005年
介绍了一种简易的测量水稻硅含量的方法,其主要特点为准确、方便、能批量化测定水稻硅含量。以珍汕97B/密阳46重组自交系群体,两次重复,共498个株系的谷壳、剑叶和茎秆为材料,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每份材料测定2份样品,两次测定结果达极显著正相关(P<0.01),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54、0.97026和0.98848。取10份代表性样品进行了高温碱熔解法的测定,两种方法测定结果高度一致,r=0.9993。
戴伟民张克勤段彬伍孙成效郑康乐蔡润庄杰云
关键词:水稻硅含量
水稻米粒延伸性QTLs定位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被引量:11
2005年
利用协青早B/密阳46所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相应分子遗传图谱,在海南和杭州两地试验,以延伸率作为米粒延伸性考察指标,检测QTL主效应、上位性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遗传分析方法,进行联合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性状两地间的平均表现和群体分布特征较为相似,但两地间表型值相关系数却较小。试验检测到1个控制该性状的QTL基因qCRE6,其增效基因来自于父本,提高3.99%的米粒延伸率,可解释5.30%的表型变异,它不存在与环境间显著互作。另外,还检测到2对上位性互作基因,即qCRE2与qCRE5-1、qCRE5-2与qCRE7,前者与环境间存在有显著的基因型×环境互作,在杭州有增加米粒延伸性的效果。
沈圣泉庄杰云王淑珍舒庆尧包劲松夏英武
关键词:水稻数量性状座位上位性效应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
水稻幼苗耐Al^(3+)胁迫的QTL定位分析被引量:10
2006年
用珍汕97B/密阳46构建RIL群体及其遗传图谱,对其种子采用纸培法育苗和培养,并设2个Al3+浓度(20 mg/L和30 mg/L)胁迫处理,以处理20 d后的幼苗相对根长(%)和相对苗高(%)为耐Al3+胁迫指标,用于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以相对根长为指标,检测到2个耐Al3+胁迫的主效应QTL,即qRAC(r)2和qRAC(r)11,其中qRAC(r)2在2个胁迫处理下均被检测到,有效基因来自于珍汕97B,贡献率较大(12.92%和16.15%),表现出较强的耐Al3+胁迫功能。以相对苗高为指标,还检测到qRAC(s)11-2(20 mg/L Al3+)和qRAC(s)11-1(30 mg/L Al3+)2个主效应QTL,它们均位于第11染色体。耐Al3+胁迫的QTL上位性分析还表明,总的QTL上位性互作效应比主效应QTL的作用更大,且显示出相当的复杂性,在不同胁迫浓度下,基因间可以通过不同的互作方式,表现出对高Al3+胁迫的耐性。以相对根长为指标,检测到8对上位性互作,涉及1、23、、5、6、10等6条染色体的15个QTL位点;以相对苗高为指标,共检测到6对上位性互作,涉及第1、2、3、5、6、7、89、、12等9条染色体;且几乎所有互作均发生在背景因子的QTL位点间。
沈圣泉庄杰云舒小丽包劲松夏英武
关键词:水稻RIL群体QTL定位上位性效应
水稻叶绿素含量的QTL及其与环境互作分析被引量:34
2005年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QTL分析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遗传剖析。应用由247个株系组成的珍汕97B/密阳46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含207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分别在2002年和2003年考察亲本和重组自交系群体剑叶、倒二叶、倒三叶叶绿素a和b的含量,采用QTLMapper1.6统计软件进行QTL定位、上位性分析及其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分析。在4个标记区间共检测到控制不同叶位叶绿素a、b含量的8个QTL,单个QTL的表型变异贡献率为1.96%~9.77%,其中2个QTL与环境之间存在显著互作;检测到9对影响叶绿素a、b含量的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其中1对具有显著的上位性×环境互作效应。与该群体产量性状QTL的研究结果相比较,发现每个产量性状都有QTL与控制叶绿素含量的QTL位于相同的染色体标记区间。
沈波庄杰云张克勤戴伟民鲁烨傅丽卿丁佳铭郑康乐
关键词:水稻数量性状座位叶绿素含量环境互作效应上位性分析
水稻苗期发根力的QTL和上位性分析被引量:14
2004年
以典型籼粳交 (窄叶青 8号 /京系 17)F1 花培加倍的DH群体为材料 ,采取水上栽培方法 ,考察苗期根系发根力。利用已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 ,采用基于混合的线性模型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水稻苗期发根力进行QTL和上位性分析。在第 3染色体的C6 3-CT12 5之间检测到 1个发根力的主效QTL ,同时也检测到影响发根力的 5对上位性效应基因座 ,分别位于第2、3、5、6、7、12染色体上 ,其中影响根长、根数上位性效应各有两对区间 ,有一对既影响根长 ,又影响根数。
胡兴明郭龙彪曾大力高振宇滕胜李浩戈朱立煌钱前
关键词:水稻QTL上位性分析数量性状位点
水稻对叶瘟和穗瘟部分抗性的遗传分析(英文)被引量:1
2005年
在一个水稻籼籼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中,选用由感病株系构成的2个亚群体和2个不同的稻瘟病菌小种,进行了水稻对叶瘟部分抗性的QTL定位,还选用由感病而且抽穗期相近的株系构成的亚群体和另一个病菌小种,进行了水稻对穗瘟部分抗性的QTL定位,将病叶面积百分比(DLA)、病斑大小(LS)和病斑数(LN)作为对叶瘟部分抗性的性状,将病斑长度(LL)和孢子量(CA)作为对穗瘟部分抗性的性状.所构建的图谱包含168个标记.应用QTLMapper 1.01b,共检测到11个表现主效应的QTL和28对双因子互作,有3个表现主效应的QTL参与对同一性状的互作.QTL的主效应对单一性状的贡献率为4.7%~38.8%,而上位性效应对单一性状的贡献率为16.0%~51.7%,QTL的主效应对大多数性状的贡献率小于互作效应,表明互作效应对于部分抗性的重要作用.对穗瘟部分抗性的两个性状LL和CA,所检测到QTL总效应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0.6%和82.6%,表明由排除了主效抗病基因的感病株系组成的亚群体适合于进行部分抗性QTL定位.
饶志明吴建利庄杰云柴荣耀樊叶杨HeiLeung郑康乐
关键词:部分抗性叶瘟穗瘟水稻
水稻籽粒淀粉分支酶活性的遗传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用由247个株系组成的珍汕97B/密阳46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含207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别测定亲本和重组自交系群体开花后10d和20d籽粒的淀粉分支酶的活性,检测到3个控制开花后10dQ酶活性的主效应QTL(quantitativetraitloci),联合贡献率为10%,其中qQ10-6与环境发生显著的互作;分别检测到5对和2对染色体区间对开花后10d、20dQ酶活性的影响具有加性×加性上位性作用,其中开花后10d的3对染色体区间具有显著的上位性×环境互作效应。由此可见,水稻籽粒Q酶活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受到环境因子的极大影响。
沈波庄杰云樊叶杨应杰政杨娟孙利香费冀慧郑康乐
关键词:水稻数量性状座位
水稻抽穗期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生物学功能分析被引量:12
2005年
介绍了水稻抽穗期QTL研究的进展,在相同亲本日本晴/Kasalath衍生的不同类型的多个群体中,共检测到15个QTL;应用高世代回交后代,精细定位了其中 8 个 QTL;将在初步定位时同一区间检测到的 1 个控制种子休眠期 QTL(Sdr1)和1个抽穗期QTL (Hd8 ),分解为两个紧密连锁的基因;将经过精细定位表明可能具有双重功能的单个孟德尔因子Hd3 ,分解为两个功能不同的紧密连锁的基因Hd3 a 和Hd3 b;根据 QTL近等基因系的光周期反应以及这些座位间上位性互作的研究,明确了其中6个QTL的生物学功能;应用图位法克隆了其中3个QTL,研究了它们的表达和调控,并与拟南芥的同源基因进行比较。为水稻其他数量性状以及其他作物数量性状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范例。
郑康乐
关键词:抽穗期数量性状位点生物学功能基因定位QTL
高产抗病杂交稻新组合Ⅱ优218被引量:2
2006年
以采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培育的含Xa21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恢复系中恢218与印水型高异交率不育系Ⅱ-32A配组育成的中晚稻新组合Ⅱ优218,具有高产稳产、抗稻瘟病、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米饭口感较好等特点。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
彭应财甘朝洪
关键词:杂交水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XA21选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