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0423)

作品数:11 被引量:63H指数:4
相关作者:秦金保陆信武叶开创杨心蕊蒋米尔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4篇脂肪干细胞
  • 4篇缺血
  • 4篇下肢
  • 4篇干细胞
  • 3篇腔内
  • 3篇细胞治疗
  • 3篇下肢缺血
  • 3篇静脉
  • 3篇干细胞治疗
  • 2篇动脉弓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原位
  • 2篇脂肪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深静脉血栓形...
  • 2篇示踪
  • 2篇体内示踪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淮北市人民医...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 1篇安徽省淮北市...

作者

  • 10篇秦金保
  • 9篇陆信武
  • 8篇叶开创
  • 5篇蒋米尔
  • 5篇杨心蕊
  • 5篇袁福康
  • 5篇彭智猷
  • 4篇黄丽佳
  • 3篇李维敏
  • 3篇殷敏毅
  • 2篇张省
  • 1篇王晓盼
  • 1篇黄新天
  • 1篇赵宇
  • 1篇吴敏
  • 1篇朱兆红
  • 1篇田志龙
  • 1篇陆民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血管外科...
  • 1篇中华血管外科...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肪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临床针对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多样,但远期疗效欠佳,对于肢体严重缺血的患者往往需要进行截肢处理。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作为再生医学用于治疗下肢缺血的种子细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ADSCs治疗下肢缺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袁福康秦金保叶开创彭智猷杨心蕊黄丽佳陆信武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下肢缺血分化细胞治疗
许旺细胞复合改性PLA\PGA的体外生物学研究
2015年
目的:评价小鼠许旺细胞体外复合改性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A\PGA)的细胞活性及生物相容性。方法: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小鼠的许旺细胞传代培养至第2代,然后通过MTT检测在不同改性技术(H_2O_2、NaOH、NaClO_4、K_2CrO_4及超声波)处理的PLA\PGA浸提液中许旺细胞的增殖情况,检测许旺细胞在PLA\PGA表面的黏附及其细胞形态。结果:于培养1d,3d测得在不同改性技术处理的PLA\PGA浸提液OD值,1天时,各浸提液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许旺细胞的活力及增殖无影响。3天时,经NaClO_4及K_2CrO_4处理的PLA\PGA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影响许旺细胞的增殖,对许旺细胞有毒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许旺细胞在改性PLA\PGA表面逐渐伸展,形成伪足,最终粘附在材料表面。结论:经H_2O_2、NaOH及超声波改性PLA\PGA无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黏附性,可以用于组织工程化神经的构筑。
王晓盼吴敏刘潇辰秦金保
关键词:许旺细胞组织工程支架
直接支架植入术治疗膝下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荟萃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 通过比较直接膝下支架植入术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评价直接支架植入术在治疗膝下血管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Embase数据库及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CBM)检索相关文献.根据不同的支架类型,支架组分为金属裸支架(BMS)与药物涂层支架(DES)两个亚组进行分析.研究终点包括直接技术成功率、一期通畅率、保肢率及免于靶血管血运重建率(TVR).结果 根据纳入标准最终确定并纳入14篇文献,总样本量为3 278例患者(3 699例肢体).PTA组技术成功率为90.95%,95%可信区间(CI)为86.25% ~ 94.15%.在直接支架组中仅1篇文献报道了技术失败率为4%(5/118).1年一期通畅率及免于TVR率在PTA组及BSM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DES组合并后的1年一期通畅率及免于TVR率明显高于PTA及BSM组,分别为85.05% (95% CI 79.95% ~ 89.02%)及90.52% (95% CI 83.68% ~94.67%),均P<0.01.PTA,BMS及DES组的1年保肢率分别为88.41%(95% CI 84.53%~91.43%),94.41% (95% CI 89.52% ~97.1%)及96.81% (95% CI 94.04% ~98.32%).支架组在保肢率上明显优于PTA组(P<0.01).尽管敏感性分析显示了结果具有相对稳健性,但本文中的文献异质性较大且混杂因素未能校正.结论 在减少膝下动脉病变腔内治疗后再狭窄及再次血运重建BMS与PTA相比并无优势.而DES在治疗局限性膝下病变中表现出满意的疗效.
杨心蕊陆信武叶开创秦金保黄丽佳彭智猷袁福康蒋米尔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动脉闭塞性疾病下肢
糖尿病ADSC功能修复方法的探索及光热治疗在动脉狭窄的应用
目的:明确高糖环境对糖尿病脂肪干细胞(D-ADSC)功能的影响、探索其修复方法及在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并研究新型治疗方法——光热治疗在减少巨噬细胞浸润和减轻动脉狭窄进展的应用价值。方法:从糖尿病小鼠BKS.Cg-m+/+...
彭智猷
关键词:严重下肢缺血动脉狭窄光热治疗
文献传递
双标记示踪脂肪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超顺磁氧化纳米铁颗粒(SPIO)标记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来源的脂肪干细胞(GFP-ADSCs)治疗C57小鼠下肢缺血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取4周龄GFP转基因小鼠的脂肪组织,消化获取GFP-ADSCs,流式检测其表面的干细胞标记.建立C57BL/6左下肢肌肉缺血模型并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一组缺血的肌肉组织内注射100μl第3代GFP-ADSCs 1×106个,另一组注射100μl SPIO标记的1×106个GFP-ADSCs,对照组同样部位注射100μl磷酸盐缓冲液(PBS).3周后通过磁共振成像(MRI)示踪SPIO标记GFP-ADSCs在缺血肌肉内的迁移及转归情况,普鲁士蓝染色检测缺血组织的中SHO标记GFP-ADSCs归巢情况,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IF)和免疫组织化学(IHC)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染色以观察缺血肌肉组织内血管新生情况.结果 (1)从GFP转基因小鼠的脂肪组织中可以获得大量GFP-ADSCs,并表达干细胞表面分子标记Sca-1[(80.80±0.23)%]和CD44[(77.50 ±0.16)%];(2)SPIO可以有效地标记GFP-ADSCs,在25 mg/L浓度范围内不影响GFP-ADSCs的增殖;(3)SPIO标记的GFP-ADSCs可以被MRI检测到;(4)3周后SPIO标记的GFP-ADSCs治疗组和GFP-ADSCs治疗组缺血的肌肉组织内可见较多的新生血管,平均血管密度分别为4.39±0.76和4.62 ±0.87,新生血管不仅表达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标记vWF,同时表达GFP,且微血管密度数显著高于PBS组(2.15±0.53,P<0.05),但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GFP转基因小鼠的脂肪组织中可以获取大量的GFP-ADSCs,其能够促进小鼠下肢缺血肌肉组织内的血管新生,SPIO可以有效的标记GFP-ADSCs,且不影响其增殖,其自带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和SPIO可以同时动态示踪ADSCs在缺血肌肉内的存活、迁移及归巢情况.
袁福康陆信武秦金保彭智猷叶开创杨心蕊黄丽佳蒋米尔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体内示踪下肢缺血脂肪干细胞
脾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脾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4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检查评估脾动脉瘤的大小、性状,脾动脉载瘤动脉的直径,动脉瘤所处脾动脉的位置、形状及瘤颈大小。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介入栓塞方法。栓塞治疗后患者行脾动脉DSA检查显示载瘤动脉通畅,脾脏正常显影,瘤腔内无造影剂滞留显影亦无造影剂外溢,则为介入栓塞治疗成功。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半年在门诊各复查CT血管造影检查1次。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6月。结果14例患者中,共发现15个动脉瘤,1例为多发,13例为单发。2个为假性动脉瘤,13个为真性动脉瘤,瘤体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动脉瘤的位置:位于脾动脉近心端5个,位于中段7个,位于远心端3个。瘤体直径为1.6~7.5cm,平均为3.7cm。14例患者均顺利运用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真性脾动脉瘤患者因为动脉瘤开口较大,选用裸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成功。1例多发真性动脉瘤患者同时栓塞瘤腔开口远心端和近心端的载瘤动脉,并在瘤腔置入裸支架治疗。1例真性脾动脉瘤患者因载瘤动脉扭曲,且瘤腔开口较大,选用同轴微导管联合球囊行弹簧圈栓塞治疗成功。14例患者术后无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至出院。术后随访情况:术后1个月,1例患者出现脾梗死;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轻微腹痛及低热;其余患者恢复良好,未见瘤腔复通及增大。术后6个月,2例患者辅助支架无移位,其余无不良反应。结论脾动脉瘤介入治疗操作简单,手术安全、有效,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同时保留了脾脏功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袁福康张志华陆信武秦金保叶开创杨心蕊田志龙蒋米尔
关键词:脾动脉瘤介入治疗弹簧圈栓塞
静脉激光原位开窗技术治疗弓部病变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静脉激光原位开窗治疗累及弓部分支的主动脉疾病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应用静脉激光原位开窗治疗的65例累及弓部分支的主动脉夹层或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评估技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65例患者技术成功率96.9%,仅有2例因弓型复杂开窗失败行烟囱支架植入,其余63例患者均原位开窗成功并行支架植入,术后CT血管造影复查夹层原发破口完全封闭,无开窗相关内漏发生,支架通畅.围手术期1例患者因严重肺部感染死亡,1例患者术后出现脑梗死等神经系统症状,其余患者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累及弓上分支动脉的主动脉疾病,静脉激光原位开窗技术是一项可行的、有效的及安全的方法.
张省秦金保殷敏毅叶开创李维敏陆信武
关键词:覆膜支架主动脉弓
导管接触溶栓与机械辅助吸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价导管接触溶栓与机械辅助吸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导管溶栓治疗组(A组)80例、机械辅助吸栓组(B组)8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深静脉溶栓率、消肿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急性下肢髂股静脉血栓溶栓率B组(46.45±11.56)%显著高于A组(32.05±10.7)%(P<0.05)。患肢消肿率B组(68.68±10.75)%和A组(41.34±11.26)%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溶栓时间A组明显长于B组,两组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机械辅助吸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早期疗效好于导管接触溶栓。
赵宇朱兆红秦金保陆信武
关键词: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腔内治疗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脂肪干细胞治疗后肢缺血的实验研究
2014年
目的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来源的脂肪干细胞(ADSCs)治疗小鼠后肢缺血的效果及其自身所带荧光标记的有效性。方法取4周龄GFP转基因小鼠的脂肪组织,消化获取GFP来源的脂肪干细胞(GFP-ADSCs),并用流式鉴定其表面的干细胞抗原。建立C57BL/6小鼠左后肢缺血模型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6只):一组后肢缺血的肌肉组织内注射P3代的GFPADSCs 1×106个/100μl,对照组于同样部位注射100μl PBS。1个月后利用苏木素-伊红(HE)、免疫组织化学(IHC)及免疫荧光(IF)染色行CD31染色观察缺血肌肉组织内血管新生情况。结果1从GFP转基因小鼠的脂肪组织中可以获得大量GFP-ADSCs并表达干细胞表面抗原CD90及CD105;2 GFP-ADSCs被成功地诱导成脂成骨;3 GFP-ADSCs组总残肢恢复率显著高于PBS组(P<0.05);4 1个月后GFP-ADSCs治疗组缺血的肌肉组织内IHC染色CD31可见较多的新生血管,其微血管密度数显著高于PBS组(P<0.05);IF染色显示GFP-ADSCs治疗组的新生血管表达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标记CD31和GFP,而PBS组则未见GFP绿色荧光表达。结论从GFP转基因小鼠的脂肪组织中可以获取大量的ADSCs,其能够促进小鼠后肢缺血肌肉组织内的血管新生,自带的GFP可以示踪ADSCs在受体内的存活、迁移及分化。
袁福康陆信武秦金保彭智猷叶开创杨芯蕊黄丽佳蒋米尔
关键词:GFP基因脂肪干细胞后肢缺血体内示踪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血清IL-6、CRP水平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5
2019年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椎体球囊内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淮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PKP治疗。观察PKP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分析肺部感染对IL-6、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细胞CD4+、CD8+、免疫球蛋白G(Ig G)、Ig A、Ig M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64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12例,感染率为18. 75%;感染患者血清中IL-6、CRP、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感染患者CD4+细胞及Ig A水平与非感染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感染患者CD8+细胞及Ig G、Ig M水平明显低于非感染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 05);非感染患者预后Harris评分优秀率明显高于感染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 <0. 05);年龄> 65岁、术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前合并糖尿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过高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PKP术后肺部感染可上调血清中IL-6、CRP水平,影响患者预后,临床中应给予相应措施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
汪牛赵宇朱兆红秦金保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肺部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