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05127)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熊鹰王兵许立刘兴龙冯真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电极
  • 3篇金刚石
  • 3篇刚石
  • 3篇BDD电极
  • 3篇MPCVD
  • 2篇等离子体化学...
  • 2篇电化学
  • 2篇微波等离子体
  • 2篇微波等离子体...
  • 2篇纳米
  • 2篇纳米金刚石薄...
  • 2篇金刚石薄膜
  • 2篇化学气相
  • 2篇化学气相沉积
  • 2篇伏安法
  • 2篇差分脉冲
  • 2篇差分脉冲伏安...
  • 2篇掺氮
  • 1篇单晶金刚石
  • 1篇刀具

机构

  • 9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9篇王兵
  • 9篇熊鹰
  • 5篇许立
  • 3篇冯真
  • 3篇刘兴龙
  • 2篇袁稳
  • 2篇陶波
  • 1篇吴高华
  • 1篇黄芳亮
  • 1篇方利平

传媒

  • 3篇稀有金属
  • 2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现代化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压力对掺氮纳米金刚石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系统,在单晶硅基底上,以三聚氰胺为氮源实现纳米金刚石(NCD)薄膜N原子掺杂,并通过控制反应气体的压力制备出不同条件的掺氮NCD薄膜。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ESEM)、原子力探针显微镜(AFM)和激光拉曼光谱(Raman)分析了不同气压对掺氮NCD薄膜表面形貌和物相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压力由8 k Pa增加至12 k Pa时,薄膜颗粒尺寸减小,颗粒之间更加致密;表面粗糙度(RMS)也由90.4nm减少至40.4 nm;薄膜中金刚石相逐渐向SP2相转化。继续增加压力至15 k Pa时,薄膜颗粒尺寸呈增加趋势,并且分布不均匀;RMS也增加至131.5 nm;同时薄膜中SP2相含量达到最高。对12 k Pa条件下制备的掺氮NCD薄膜样品进行光电子能谱(XPS)检测,表明薄膜主要以SP2相碳含量为主,并且氮掺杂含量可达2.73%。
许立熊鹰王兵袁稳
关键词:表面形貌
等离子体硼氮共渗预处理对硬质合金刀具表面金刚石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在硬质合金刀具表面沉积金刚石涂层是提高其切削寿命和切削性能的有效途径,然而在金刚石涂层沉积过程中由于刀具基材中钴催化石墨生长会导致涂层-基体之间结合力差,涂层刀具性能变坏。采用两种等离子体预处理方法(等离子体硼氮共渗预处理、等离子体渗硼预处理)和传统MC试剂预处理方法抑制钴的有害作用,分别从钴的钝化效果、金刚石涂层结构分析、膜-基结合强度分析3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硼氮共渗预处理法在700℃反应温度下渗硼摩尔分数为77.24%,实现了低温高渗硼量,且工艺简单,得到对钴原子的最佳钝化效果,同时通过这种处理的硬质合金刀具表面可制备出光滑、结合力强的纳米金刚石涂层,等离子体硼氮共渗预处理是改善金刚石涂层硬质合金刀具性能的有效手段。
刘兴龙王兵熊鹰许立韩汶洪袁稳
关键词:MPCVD硬质合金
掺硼金刚石膜电极电化学氧化降解TNT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首先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TNT在掺硼金刚石(BDD)膜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行为。基于此,开展了以BDD电极为阳极,电化学高级氧化降解TNT废液的研究,考察了电极电流密度对TNT降解率、溶液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从20 mA/cm2增加到150 mA/cm2,TNT降解率及COD去除率均明显增加,但平均电流效率降低,能耗呈线性增加。综合考虑,在较低电流密度下电氧化降解TNT废液降解更经济合理。
陶波熊鹰王兵
关键词:BDD电极化学氧化降解
反应气源中硼碳比对BDD电极电化学检测Cr^(6+)的影响
2014年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MPCVD)以氢气和甲烷为生长源、硼烷作掺杂源,在不同硼碳比(B/C)下制备不同硼含量的掺硼金刚石(BDD)薄膜电极,通过扫描电镜、拉曼光谱对其表面形貌、组成及结晶质量进行对比分析。依次将不同B/C下制备的BDD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溶液中痕量Cr6+浓度。结果表明,随着B/C增大,BDD电极膜材中金刚石晶粒间密实度下降,晶粒完整度变差;电极电化学检测Cr6+信号随反应气源中B/C增大而增大,当B/C=0.006时信号最强,电极检测限可达12ppb。加入干扰离子后检测效果依然良好。但B/C继续增大检测信号会随之降低。B/C在0.004~0.01范围内制备的BDD电极具有相对较好的电化学检测Cr6+性能。
刘学维王兵熊鹰冯真廖健淞韩汶洪
关键词:BDD电极差分脉冲伏安法
BDD电极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Cr(Ⅵ)离子被引量:1
2014年
以氢气和甲烷为生长源,硼烷作掺杂源,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MPCVD)制备掺硼金刚石(BDD)薄膜电极,通过扫描电镜、拉曼光谱对其表面形貌、组成及结晶质量进行分析.将BDD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通过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检测溶液中痕量Cr(Ⅵ)浓度.结果表明,BDD电极膜材中金刚石晶粒间密实均匀.而电极差分脉冲吸附溶出伏安法检测Cr(Ⅵ)信号在0.19×10-3 ~3.85×10-3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电极检测限达到0.27×10-6mol/L.加入干扰离子后检测效果依然良好.最后,通过实验表明电极在pH =2时检测Cr(Ⅵ)效果较好.
刘学维王兵熊鹰冯真许立刘兴龙
关键词:BDD电极差分脉冲伏安法
Bi_2Fe_4O_9单晶纳米片的磁性研究
2015年
采用温和的水热合成法,在高浓度矿化剂(Na OH)存在的情况下成功制备出厚度仅约为13 nm左右的单晶Bi2Fe4O9纳米片,利用低温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变温电子自旋共振(ESR)对所制备的单晶Bi2Fe4O9纳米片的磁学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低于250K时,单晶Bi2Fe4O9纳米片出现了反常的铁磁态,这可能是由于纳米片的尺寸和形状效应导致其Fe-O-Fe超交换作用的扭曲或磁性亚晶格的倾斜所致;同时,纳米片存在大量的未补偿表面自旋,在整个测试温度(110~300 K)之间,均存在另一个铁磁有序态,以上结果表明ESR是一种探测磁性的非常灵敏的探测技术,尤其是对弱磁性材料体系。
熊鹰王兵
关键词:纳米晶材料磁性材料电子自旋共振
氧碳比对MPCVD法同质外延单晶金刚石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以Ib型(100)取向高温高压(HPHT)单晶金刚石为基底、H2-CH4-CO2混合气为反应气源,利用10kW、2.45GHz不锈钢谐振腔式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装置进行金刚石同质外延生长。通过光学显微镜表征外延生长金刚石的表面形貌;Raman光谱表征金刚石的结晶质量;螺旋测微仪测厚再计算生长速率,着重探讨工艺因素中氧碳比对同质外延金刚石生长速率、表面形貌、金刚石结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碳比的增加,金刚石生长模式由二维形核模式转变为台阶流模式,结晶质量提高,生长速率变慢;在微波功率7.8kW、CH4浓度(与H2的比例)8%、气压18kPa、基底温度1080℃条件下,氧碳比为0.8时,金刚石结晶质量好且生长速率高(达16μm/h)。反应气源中引入合适比例的CO2是获得高的生长速率同时有效改善同质外延单晶金刚石结晶质量的有效方法。
吴高华王兵熊鹰陶波黄芳亮刘学维
关键词:单晶金刚石MPCVD
掺氮纳米金刚石薄膜的微观结构对微波场发射性能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方法,通过改变CH_4浓度,在单晶Si(100)基底上制备掺氮纳米金刚石(NCD)薄膜,并以所制备的掺氮NCD薄膜为阴极材料,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原子力扫描探针显微镜(AFM)、Raman光谱和S波段射频电子枪等测试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掺氮NCD薄膜的微观结构对微波场发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H_4浓度(体积比)为4%下,制备的掺氮NCD薄膜的颗粒呈多面体,而且颗粒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较大,薄膜中金刚石相含量较高,这些微观结构使得微波场发射性能较高,在电场强度(E_0)为67.7 V·μm^(-1)时,发射电流密度(J0)高达144.8 m A·cm^(-2)。当升高CH_4浓度,所制备的掺氮NCD薄膜的颗粒尺寸减小而且连成条状结构,表面粗糙度也逐渐降低,薄膜中金刚石相减少、非金刚石相增加,这些微观结构的改变使得微波场发射性能逐渐降低。如当CH_4浓度增加至6%时,在电场强度E_0=67.7 V·μm^(-1)时,场发射电流密度降至37.9 m A·cm^(-2)。结果表明:低CH_4浓度下,掺氮NCD薄膜所具有的微观结构有利于微波场发射。
许立熊鹰王兵韩汶洪刘兴龙方利平
关键词: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微观结构
二氧化碳对MPCVD金刚石光学膜结构及红外透过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以P型(100)取向的单晶硅片为衬底,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法,通过在反应气源中添加不同比例的CO2制备光学级金刚石膜。通过Raman光谱、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金刚石膜的结晶质量、晶粒取向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增加反应气源中CO2/CH4流量比,在不改变金刚石膜物相纯度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金刚石薄膜的结晶质量;适量的CO2/CH4流量比有利于获得晶粒形貌规则、完整且尺寸均匀的高[111]取向的金刚石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红外光透过率)测试发现晶界密度小、晶粒尺寸均匀、形貌规则且表面平整的自支撑金刚石膜具有更高的红外(IR)透过率,表明在反应气源中适量地引入CO2有利于提高金刚石膜的光学性能,这可能与CO2引入后产生的含氧基团能抑制非金刚石相,促进取向金刚石相的生长有关;在微波功率6 k W、气压13 k Pa、基片温度850℃、CH4流量为15 ml·min-1(标准状况)的条件下,CO2/CH4流量比为0.45时可制备出具有高质量和高红外透过率的金刚石光学膜。
冯真熊鹰王兵刘学维廖健淞许立
关键词:金刚石膜红外透过率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