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ZX037)
-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金鑫李和佳董玉荣董玉荣马晓艳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反思权利的基础——一种关于康德法权思想的解读
- 2012年
- 康德的法权思想旨在反思现代法律、政治合法性的根据,为权利本身进行奠基。康德以先验哲学的方式澄明权利的起源问题,提出权利的基础在于道德,权利的内在规定是自由,而权利体系的构建在于最终走向宪政正义。
- 李金鑫
- 关键词:道德正义
- 权利的道德基础——一种关于康德法权思想的解读
- 2014年
- 康德的法权思想旨在反思现代法律、政治合法性的根据,为权利本身进行奠基。康德以先验哲学的方式澄明权利的起源问题,权利的基础在于道德,权利道德基础的内在规定是自由,而权利体系的构建在于最终走向宪政正义。尽管康德的理论中存在着二元论、二分法的困境,但是他以奠基性的方式提供了权利的先天原理、权利共在的演绎之路。
- 李金鑫
- 关键词:道德基础正义
- 批判性思考在法哲学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1
- 2014年
- 批判性思考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提出有价值的议题、找出充分的证据、解释对立的论点及作出符合逻辑的论证。但我们往往因视角的匮乏而未选择合适的议题,因非理性的议题分析而未作出充分的解释,因不合逻辑的论证而无法得出合理的结论。所以,我们在议题的选择上要注意相关的预防方法,在问题的分析和解释上要符合相应的判断标准,以及在结论的逻辑检验方面要完成必要的任务。
- 董玉荣
- 关键词:批判性思考法哲学议题
- 德沃金对福利平等的批判及其新发展
- 2011年
- 福利平等强调政府在实现个人福利上的责任,以此来保证每个人都具有从"襁褓到坟墓"的同等福利。然而,德沃金对这种观点进行了彻底的否定与批判,认为它忽视了个人责任,没有达到平等待人的分配。但是,福利平等面对这种挑战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在不断的调整、修正过程中提出新的阐释理论。其中,福利机遇平等理论体现的尤为突出,使福利平等的发展呈现出复兴之势。
- 董玉荣董磊磊
- 霍耐特与弗洛泽正义论争的问题与实质
- 2012年
- 在当代社会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过程中,霍耐特与弗洛泽关于正义问题的论争焦点在于"承认"与"再分配"两个概念在正义理论框架中的次序问题,以及它们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解释力比较。争论凸显了两者在理论框架、规范基础和经验参照点选择上的差异。然而,问题与争论的背后,蕴涵着的是正义问题研究过程中"规范与经验"的"由分到合"学术发展路径。正义问题研究应走"融合路径",在规范与经验的双重向度展开。
- 李和佳
- 关键词:正义
- 罗尔斯自由主义理论的三个限制及其批判被引量:1
- 2010年
- 罗尔斯自由主义理论表现出三个理论限制:原子式主体概念、消极自由背景下个人自主的消弥、普遍主义的局限。在一系列的理论交锋中,这些内在限制成为社群主义的枪靶。罗尔斯在回应对方的质疑与批评时,使自身理论在对话中获得发展与完善的契机,并推动西方政治哲学在理论与方法、正当与好、普遍与特殊关系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 李和佳马晓艳
- “共享正义观”与利益平衡——实现个人权利和社会功利融合的路径
- 2010年
- 个人权利与社会功利并不总是一致的,调和个人权利与社会功利的冲突,既可以从罗尔斯"理性人"的视角切入,又可以从其"合理人"的角度进行。前者通过理性人在公共领域的讨论、修正、辩护和调整所达成的共享正义观来实现;后者凭借合理人进行谈判所达成的利益平衡来完成,这两种调和方式相互补充。
- 董玉荣
- 关键词:个人权利社会功利理性人
- 霍耐特与弗洛泽正义论争的问题与实质
- 在当代社会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过程中,霍耐特与弗洛泽关于正义问题的论争焦点在于"承认"与"再分配"两个概念在正义理论框架中的次序问题,以及它们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解释力比较。争论凸显了两者在理论框架、规范基础和经验参...
- 李和佳
- 关键词:正义
- 文献传递
- 先验哲学视域下的现代政治设计——康德法权思想研究述评被引量:2
- 2013年
- 康德以先验哲学的方式对传统自然法和契约论进行批判性的改造,探寻政治合法性的根据并提出了"法治国家"和"永久和平"的理念。通过对已有关于康德法权思想的理解路径、具体内容以及意义和局限的分析,探究康德所提出的"现代政治设计"模式的价值与问题,即在他自身不可避免的二元形式主义倾向中论证作为理念的国家的正义之所在;建构起来的政治系统应该对每一理性个体的外在自由实行平等的约束和保护、促进其发展和繁荣。
- 李金鑫
- 关键词:法权自然法契约论政治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