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77014)
- 作品数:6 被引量:85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雪帆吴涛李勇波刘成浩韦忠朝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 一种转子绕组采用变极法设计的新型无刷双馈电机被引量:83
- 2003年
- 无刷双馈变频调速电机的转子结构,目前研究的有磁阻和特殊笼型两种类型。其中特殊笼型转子被认为最有可能应用于大容量电机。但是,这种特殊笼型转子绕组是依据“共轭”原理设计的,导体利用率低,谐波含量大,因而性能还达不到实用要求。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上述两种转子结构的新型转子绕组,即根据“变极法”设计的绕线型转子绕组。这种新型绕组利用其中两种不同极对数p和q对应感应电势在理论上可以有不同电回路的特点,对转子导体进行“重复利用”,从而具有较高的利用率和低的谐波含量。采用这种绕组的双馈电动机可以如同常规电机那样运行, 只是在需要时才进入变频调速 态工作,变频器可采用普通变频器。文中列出了这种新型绕组几种可能的连接方式,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最后,给出了应用这种绕组双馈电机空载下的调速实验结果。
- 王雪帆
- 关键词:无刷双馈电机转子绕组变频调速系统
- 利用串级联接调速原理的变极起动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被引量:4
- 2004年
- 提出了一种起动时利用转子串级联接调速原理的新型变极起动无刷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这种新型电机依靠定子绕组切换不同的极数来进行起动和正常运行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换。与常规变极起动电动机不同的是,新型电机按极数q1起动,但其同步转速对应极数为q1+q2,运行极数为p,因此只要选取p=q1+q2,,起动时可以直接起动至额定工作转速,从而避免了起动完毕转换至额定工作状态时可能产生的冲击电流。又因为转子上无滑环电刷,从此新型电机可以做到运行性能好于普通绕线转子电机。文中分析了新型电机的工作原理,并进一步提出了其单绕组实用方案构成思路,给出了6极起动,8极运行的一种单绕组方案,试 验测定了其在起动极和正常运行极下的转矩-转速曲线。
- 王雪帆
- 关键词:感应电动机绕线转子转子绕组滑环
- 绕线式转子无刷双馈电机单机发电控制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无刷双馈电机作为独立电源应用非常广泛,其控制规律有别于并网控制。以绕线式转子无刷双馈电机为例研究BDFM单机独立运行原理,以及其控制系统独特结构。为满足作为独立电源时功率绕组发出电压幅值和频率的恒定要求,探讨了采用功率绕组发电电压幅值和频率闭环的控制系统原理。对其单机发电运行各种状态进行了仿真研究。采用64kW样机和研制标量控制系统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也证实这种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 吴涛王雪帆李勇波
- 关键词:无刷双馈电机控制策略
- 新型绕线式转子结构无刷双馈电机的磁场调制机理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介绍了一种转子绕组绕线式结构的无刷双馈电机磁场调制原理,分析了电机定子2P和2C极绕组及其在转子绕组中产生磁动势,推导出电机稳定运行条件。对特殊笼形、磁阻式转子结构磁场调制机理也作了介绍,对不同转子结构调制原理进行了对比。
- 吴涛王雪帆
- 关键词:双馈电机绕线转子磁场调制
- 基于一种新型变极无刷双馈电机的控制系统仿真
- 2007年
- 这种新型的无刷双馈电机转子采用变极原理设计。建立无刷双馈电机的双轴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建立起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动态仿真,针对起动过程中产生的过大电流,研究了采用软起动对电机起动过程的影响。
- 刘成浩韦忠朝
- 关键词:无刷双馈电机变极调速系统仿真
- 基于工业PC的无刷双馈电机监控系统设计
- 2008年
- 无刷双馈电机监控实时数据采集包括主副绕组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素和转速等物理量。讨论了一种在Windows环境下,基于Visual C++的无刷双馈电机监控模块的设计方法,阐述了各物理量硬件检测电路和软件实现方法,并给出系统最终运行测试结果。
- 吴涛王雪帆张经纬熊飞
- 关键词:双馈电机PC无刷电机硬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