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20020)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徐仪明王纪波李晓虹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礼记
  • 2篇《礼记》
  • 1篇德性
  • 1篇叙事
  • 1篇意识形态叙事
  • 1篇天人合一
  • 1篇孝道
  • 1篇孝道思想
  • 1篇立文
  • 1篇方法论
  • 1篇崇高

机构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2篇王纪波
  • 2篇徐仪明
  • 1篇李晓虹

传媒

  • 1篇中州学刊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从“理·仁·礼”看二程的孝道思想被引量:1
2012年
"理"是二程思想体系中的最高范畴,"仁"则是天所赋予、己心所禀之"仁性"、"仁德","礼"则是现实生活中践行"仁性"、"仁德"的具体行为规范和生活准则,而作为"礼"之一种的"孝"则是践履"天理"、"仁性"、"仁道"的具体行为。二程在突出诠释"孝道"的实践价值的同时,予"孝"以形而上的诠释,使"孝"之外在的行为仪式具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从而使"孝"这一人伦规范具有了形而上的本体论依据和价值源头。
李晓虹
关键词:孝道
《礼记》崇高之“畏”及其认知困境被引量:1
2013年
作为儒家面向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叙事的持续性情感生成,《礼记》顺天守时的天命之"畏"是人对自身现实生存境遇的警觉与关注,其德性至上的至善之"畏"是儒家重建合"礼"秩序并进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德性认知过程,其"天人合一"的崇高之"畏"是在"圣王"与"天"同构基础上对儒家通过识"礼"追问终极意义、达至即凡而圣并"与天地参"的形上表达。意志化主观叙事和表象化"复礼"实践表征着《礼记》中儒家至德至善之崇高理想与崇高之"畏"的乌托邦特性,"圣王"理想对于主体实践而言只能被体验为一种悲怆而崇高的道德情怀,其崇高仅在于它占据了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核心位置。
徐仪明王纪波
关键词:天人合一
称情立文与直观理性——《礼记》方法论的意识形态叙事及其困境
2012年
《礼记》称情立文的方法原则根据人的自然情感来阐释礼义、规约人情,其应然性"内在义务感"随"礼"的弥散性融入意识形态叙事的文化象征系统。同时,《礼记》通过类比与关联、重复与移情的直观理性形成了"合礼即合理"的话语逻辑与伦理先于知识并高于知识的价值原则,以意义延宕进行着"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礼记》中儒家内外絜矩的困境在于它通过称情立文和直观理性所建构的"圣王"形象不过是一个虚幻的叙事符号和缺位的崇高原质。
徐仪明王纪波
关键词:意识形态叙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