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NY2009-3082)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嘉福冉雪琴牛熙陈超田兵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铜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贵州省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贵州石阡县五老山21种牧草生物学性状及营养价值综合评价被引量:2
- 2013年
- 在测定贵州石阡县五老山天然生长的21种牧草的生物学性状及养分含量的基础上,利用营养类型划分及系统聚类方法,对植株的生物学性状及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以期明晰21种天然牧草的生物学性状及营养含量特性,为石阡天然牧草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1种牧草中,单株净产量较高的牧草有金荞麦、葎草等11种,占样本总量的52%;抗逆性较好的牧草有知风草、画眉草等10种,占样本量的49%;营养含量较优的有金荞麦、狼尾草等13种牧草,占样本量的62%,因此,贵州石阡天然牧草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以此为基础,将21种牧草划分为N、N-C、C-N、C 4种营养类型,其中N、N-C型牧草较适合对哺乳期、产蛋期等阶段的畜禽进行饲喂,而C-N、C型较适合对育肥期等阶段的畜禽进行饲喂。最后,对13个参试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按农艺特性聚类可分为6类,其中,第Ⅲ、Ⅳ、Ⅴ、Ⅵ类牧草单株净产量较高,可作为高产牧草选育素材或推广种植,但各有特点;按生化特性聚类可分为3类,其中,第Ⅱ类牧草可作为高蛋白、抗逆牧草品种的选育素材,第Ⅲ类牧草可作为抗逆牧草品种的选育素材加以利用;按营养特性聚类可分为5类,其中,第Ⅲ、Ⅳ类牧草可作为高蛋白低脂或低纤维的优质牧草进行选育及利用。
- 代新兰冉雪琴王嘉福
- 关键词:天然牧草农艺性状营养价值
- 19种野生牧草种质资源18SrRNA基因的多态性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了开发牧草资源,对贵州部分野生草本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根据模式植物拟南芥18SrR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贵州大学农场试验田自然生长的19种野生草本植物的18SrRNA基因序列进行扩增、测序、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将获得的1 000bp左右的DNA片段测序进行同源比对,共找到2 280个碱基变异位点,分布在8个区段。据各样本18SrRNA基因的遗传距离构建进化树推测,菊科、苋科和藜科之间存在较近的遗传相似性,豆科中三叶草属与豌豆属之间有较近的遗传距离。
- 武玉祥田兵王啸陈彬冉雪琴王嘉福
- 关键词:野生植物种质资源
- 两个高羊茅品种苗期抗旱性的比较被引量:8
- 2012年
- 黔草1号(Qiancao No.1,QC1)和黔草2号(Qiancao No.2,QC2)是从贵州本地野生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中选育出的品种。用PEG6000(0 Mpa、-1.5 MPa、-2.5 MPa)处理两个高羊茅品种幼苗4d,以测定叶片中脯氨酸(proline,Pr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两个高羊茅的Pro、MDA含量均增加,SOD酶活性先增加再下降;同时,-2.5 MPa处理条件下各参数测定值最大,0 MPa处理最小且差异不明显。表明在干旱胁迫下两个高羊茅都是通过积累较多的脯氨酸、维持较高的SOD酶活性,以清除细胞中的氧自由基,减缓细胞中MDA的生成,保护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叶片细胞对-2.5 MPa胁迫的响应程度高于-1.5 MPa胁迫条件。与QC2相比,QC1叶片中Pro含量和SOD酶活性较高、丙二醛含量较低。说明QC1的抗旱能力强于QC2。
- 牛熙王嘉福陈超
- 关键词:高羊茅抗旱性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