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139)
- 作品数:13 被引量:35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来军李晓梅贾敬芬王凤琴梅康更多>>
- 相关机构: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琼州学院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海洋酸化背景下铅胁迫对近江牡蛎溶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为探讨在未来海洋酸化背景下重金属对贝类免疫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0.05、0.50、5.00 mg/L 3种硝酸铅质量浓度,以0 mg/L作为对照,比较正常海水(pH值8.0)与酸化海水(pH值7.6)条件下铅胁迫对近江牡蛎鳃组织溶菌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H值高铅质量浓度组[pH值7.6,Pb(NO3)2质量浓度5.00 mg/L]的鳃组织溶菌酶含量随时间的延长直线下降,其余各试验组的鳃组织溶菌酶含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至30 d时,对照组[pH值8.0,Pb(NO3)2质量浓度0.00 mg/L]的溶菌酶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低pH值高铅质量浓度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酸化组的近江牡蛎鳃组织溶菌酶含量均低于正常海水组,差异显著(P<0.05)。在2种pH值条件下,近江牡蛎鳃组织溶菌酶含量均随硝酸铅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研究表明,近江牡蛎长时间暴露于低pH值、铅胁迫或低pH值与铅胁迫共存的环境下,均导致其鳃组织溶菌酶含量降低、免疫力下降;海洋酸化和铅对近江牡蛎具有联合毒性效应。
- 李晓梅郭体环张来军李由明
- 关键词:海洋酸化铅溶菌酶近江牡蛎
- 重金属胁迫对罗非鱼血细胞DNA损伤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为研究重金属对鱼类的毒性效应,将罗非鱼血细胞分别暴露于低、中、高三种不同浓度的四种重金属溶液Cr(VI)、Pb、Cu、Hg中2 h,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彗星电泳)技术检测血细胞的DNA损伤程度,对照组不加任何重金属,检测指标包括尾部DNA含量、尾长、尾矩、Olive尾矩.结果显示,鱼血细胞对四种重金属胁迫均极为敏感,随重金属胁迫浓度的升高,DNA损伤程度增加.因此,罗非鱼可作为评价重金属污染遗传毒性损伤的敏感性生物标记物.
- 张来军李晓梅陈永敢陈攀杭瑜瑜公维洁
- 关键词:单细胞凝胶电泳重金属污染DNA损伤
- 彗星电泳检测草胺磷对蚯蚓体腔细胞DNA的损伤
- 2020年
- 【目的】探讨草胺磷对土壤动物的影响,以蚯蚓为受试动物,在实验室环境下,采用彗星电泳技术检测不同浓度草胺磷胁迫对蚯蚓体腔细胞DNA损伤的程度。【方法】草胺磷质量浓度设定为0、37.5、75、150、300 mg/L,胁迫时间24 h,取头部DNA含量、尾部DNA含量、尾长、尾矩、Olive尾矩5个参数分析DNA损伤程度。【结果】电泳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比较,5个参数在4个草胺磷处理中都有显著差异;随草胺磷浓度升高,尾部DNA含量、尾长、尾矩、Olive尾矩随之升高,头部DNA含量随之降低,草胺磷胁迫引起了蚯蚓体腔细胞DNA的损伤,草胺磷浓度越高,DNA损伤越严重。随后降低草胺磷浓度,延长胁迫时间至96 h,得到相似结果。【结论】草胺磷会引起土壤动物蚯蚓体腔细胞DNA的损伤,草胺磷浓度与蚯蚓体腔细胞DNA损伤程度两者间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
- 张来军陈永敢王凤琴
- 关键词:赤子爱胜蚓细胞毒性DNA损伤体腔细胞彗星电泳
- 铅对近江牡蛎的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铅对近江牡蛎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显示,近江牡蛎的死亡率随着铅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单因子方差分析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硝酸铅浓度对近江牡蛎死亡率影响的差异性逐渐增大;铅对近江牡蛎96h LC50为43.55 mg/L,铅的安全浓度为0.44 mg/L,约为渔业用水标准规定高限的9倍,表明近江牡蛎对铅具有很强的耐受性.
- 李晓梅郭体环张来军
- 关键词:铅近江牡蛎急性毒性
- “海洋”特色的生态毒理学综合实验教学架构设计被引量:1
- 2020年
- 为了在实践教学中实现培养本科创新人才的目标,对生态毒理学实验教学进行了特色教学模式构架设计,以海洋环节动物沙蚕为实验材料,将多个实验组合成一个内容相互关联又连续的综合性实验,分别从沙蚕个体水平、细胞水平、蛋白质水平及DNA水平各层次认识环境中的污染物对动物有机体的影响,提高了本科实验教学的综合性和研究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为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借鉴。
- 张来军李晓梅陈永敢
- 关键词:生态毒理学环境污染生物监测实验教学
- 褪黑素对秦艽原生质体抗UV-B环境胁迫的作用被引量:4
- 2015年
- 为探讨褪黑素对UV-B辐射后的秦艽原生质体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秦艽原生质体DNA损伤程度,选取尾部DNA含量(Tail DNA%)作为DNA损伤程度的分析指标。MEL以0、1、10μmol·L^-1的终浓度加入原生质体悬液中,UV-B辐射处理的辐照度为0.5 W·m^-2。试验分2组:1)原生质体分别用UV-B辐射处理不同的时间(0、5、10、30、60、120 s),暗培养60 min后电泳。2)原生质体被UV-B照射40 s后,分别暗培养不同时间(0、1、2、3、4、6 h),再电泳。结果显示在5~30 s的时间内,辐射时间越长,Tail DNA%越高,相同的辐射时间下,MEL浓度越高,Tail DNA%越低;在1~6 h培养时间内,MEL处理的样品,Tail DNA%值均低于阳性对照组,并且Tail DNA%值的大小与所处理的MEL的浓度呈反比关系。由此可见褪黑素降低了UV-B辐射诱导的植物原生质体DNA损伤程度,促进DNA损伤的修复。本试验应用SCGE技术,进一步揭示了MEL在植物抗环境胁迫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 张来军贾敬芬梅康林德丽
- 关键词:褪黑素单细胞凝胶电泳原生质体秦艽UV-B
- 乳酸菌对海水中铅离子的吸附作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德式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及屎肠球菌3种不同乳酸菌对海水中铅离子的吸附作用影响。【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海水中铅的含量,并通过计算乳酸菌对重金属铅的吸附率及单位菌体吸附量分析乳酸菌对铅的吸附性能。【结果】菌液加入海水6 h后,屎肠球菌的吸附率最大为80.85%,嗜热链球菌的吸附率最大为51.73%,德式乳杆菌的吸附率为19.97%;6~48 h内,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3种乳酸菌对海水中铅离子的吸附率和吸附量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当投菌量为10 g/L时,屎肠球菌的吸附率和单位菌体吸附量分别为88.31%和2.48mg/g,增大投放量,吸附率上升不显著;当投菌量为40g/L时,屎肠球菌、德式乳杆菌及嗜热链球菌对铅离子的吸附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95.04%、83.73%及83.25%。当铅离子浓度为150 mg/L时,德式乳杆菌的吸附率和单位菌体吸附量均较高时分别为40.18%和2.26mg/g;嗜热链球菌的吸附率和单位菌体吸附量均较高时分别为48.33%和8.15 mg/g;屎肠球菌的吸附率和单位菌体吸附量均较高时分别为62.90%和3.53 mg/g。【结论】屎肠球菌在3种乳酸菌中对铅的吸附效果最好,当屎肠球菌生物投放量为10g/L、海水中铅离子浓度为150mg/L,6 h后即可达到最大吸附量。
- 马红梅黄国男彭一鑫张来军
- 关键词:生物吸附乳酸菌屎肠球菌
- 外源褪黑素对离体培养虎杖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研究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N-acetyl-5-methoxytryptamine,即melatonin(MEL)]对离体培养虎杖茎生长、根分化的影响。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3、6、12、24μmol/L MEL,观察其对扦插的虎杖外植体生长的影响,并用相应浓度的IAA(indole-3-acetic acid)作对照。结果表明,各种浓度的MEL对虎杖的生长都产生明显影响,低浓度的MEL(3、6μmol/L)有助于茎、根的生长,其中在6μmol/L MEL作用下根长、根数、茎高、叶面积、生根率均达到最大或较大值;高浓度MEL(24μmol/L)对虎杖生长有抑制作用。由结果可以看出,MEL可以调节离体培养虎杖的生长,其对虎杖生长的促进作用与IAA类似。
- 张来军贾敬芬王凤琴梅康
- 关键词:褪黑素IAA虎杖离体培养
- 外源褪黑素对滇黄芩愈伤组织增殖和分化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以滇黄芩(Scutellaria amoena)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MEL)对滇黄芩愈伤组织增殖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并与相应浓度的IAA和NAA作了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在附加0.1、1.0、10.0和100.0μM MEL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增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作用类似于IAA,而NAA无明显促进作用;低浓度的MEL(0.1、1.0、10.0μM)有助于愈伤组织的增殖,0.1μM MEL愈伤组织的增长率最高,达到171%。同时培养基中附加低浓度MEL(0.1或1.0μM)有助于不定芽分化,1.0μM的MEL作用下得到最高分化率为30.4%,而高浓度MEL(100.0μM)则对不定芽分化有抑制作用,与IAA作用相似。
- 张来军贾敬芬
- 关键词:褪黑素滇黄芩愈伤组织芽增殖
- 海水酸化条件下铅胁迫对近江牡蛎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为了研究在未来海洋酸化背景下重金属对贝类免疫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0.05、0.50、5.00 mg/L 3种硝酸铅浓度,以0.00 mg/L作为对照,比较正常海水(p H值8.0)、酸化海水(p H值7.6)背景下铅胁迫对近江牡蛎鳃组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海水(p H值8.0)条件下,铅浓度为0.00、0.05、0.50 mg/L时,对近江牡蛎CAT活性表现为诱导效应,且诱导效应随铅浓度升高、胁迫时间延长而增强,至20 d时,各组间即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铅浓度为5.00 mg/L时,对近江牡蛎CAT活性的诱导效应快而强烈,至10 d时,近江牡蛎CAT活性远高于其他各组(P<0.05),但随后又逐渐减弱,至25 d时,与0.05 mg/L组相当,已显著低于0.50 mg/L组(P<0.05)。酸化海水(p H值7.6)条件下,短期内无论铅浓度高或低,均对近江牡蛎CAT活性呈现诱导效应,且铅浓度越高,诱导效应越强;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诱导效应呈下降趋势,铅浓度越高,CAT活性下降越快,至后期高浓度铅对近江牡蛎CAT活性表现出抑制效应;至30 d时,0.00、0.05、0.50 mg/L组近江牡蛎CAT活性与对照组(p H值7.6、0.00 mg/L)相近,且3组间无明显差异,但5.00 mg/L组近江牡蛎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研究结果可见,酸化和铅对近江牡蛎CAT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当铅浓度较低时,近江牡蛎CAT活性主要受p H值影响,当铅浓度达到一定值(5.00 mg/L)后,近江牡蛎CAT活性主要受铅浓度影响,双重胁迫会增加近江牡蛎受损的程度。
- 李晓梅郭体环张来军李由明
- 关键词:海洋酸化CAT近江牡蛎健康养殖过氧化氢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