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008013)
- 作品数:16 被引量:91H指数:5
- 相关作者:宋功明韩晓莉张颖刘晖王军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汉代园林甘泉宫遗址的景观数字化研究
- 数字化技术在保护园林景观遗产方面显露了引人瞩目的效果。本文依据数字化的关概念,运用数字化技术,将信息与空间、虚拟与现实相融合,对汉甘泉宫遗址区域中的景观要素进行应用分析研究,从而为园林景观数字化提供支持。
- 张颖刘晖田铂菁
- 关键词:数字技术景观
- 文献传递
- 遗产观指导下的华山华麓区角色功能特性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华山风景名胜区华麓区地处风景区与城镇区域边缘,是华山风景名胜区中最为脆弱、最易破坏和问题最多的区域.从遗产观、整体观、发展观的高度,阐述了华麓区的遗产变迁,分析了华麓区在华山风景名胜区整体中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旅游规划结构中的角色与地位,从遗产保护和遗产发展两方面总结了华麓区的作用,指出了华麓区是华山遗产构成之要素、华山游览之门户的角色特性.
- 岳邦瑞张祖群刘克成
- 关键词:华山风景名胜区
- 面对古都与自然的失衡——论生态环境与长安、洛阳的衰落被引量:15
- 2002年
- 中国古都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举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是 ,作为其典型代表、繁荣昌盛千余年的长安和洛阳 ,为何在唐宋之际竟逐渐衰落下去 ?这应是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简要回顾了两个古都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 ,认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古都的衰落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
- 王军李捍无
- 关键词:生态环境衰落
- 张良庙与紫柏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要素结构变化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以陕西省留坝县张良庙与紫柏山风景名胜区为例,研究了景观要素的组成和特征.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区域整体资源要素及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其变化原因,提出风景区必须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与利用相融合.
- 张颖刘晖马耀峰
- 关键词:景观要素空间结构
- 低碳背景下园博会延安园创作的理念与方法被引量:3
- 2010年
- 园博会是园林艺术展览的一种主要形式,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建设水准的提高,国内各大城市积极申办各种规模形式的展会。园林展旨在交流园林艺术发展的成果,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和联系纽带。在当前环境问题凸显的大背景下,园艺展在传播文化的同时,如何降低能源消耗,永续利用并产生更加积极的生态效应,成为每个园博会参与者必须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以西安2011世界园艺博览会地区园设计为切入点,探讨园博会地区园在传播生态文明的理念、方法、手段和成果。
- 韩晓莉宋功明
- 关键词:低碳
- 2011世界园艺博览会延安园景观设计的基本理念和艺术体现被引量:2
- 2010年
- 2011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位于西安浐灞生态区广运潭,延安园是园博会地区园之一.延安园依托现有的地形地势,发挥基地的生态潜能,将城市原型与人居单元融入场地的自然脉络中.展园的景观结构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园林艺术理念与现代设计手法的有机结合.延安园将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模式再现于有限的基地,表达了将园林艺术融入生活场景的理念.
- 韩晓莉宋功明
- 关键词:传统园林景观设计
- 先秦人类对黄土高原生存环境的选择与改造被引量:1
- 2006年
- 以科学史观的视角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了黄土高原原始村落分布的地理特征,即:分布在原生黄土区,坐落于河谷台地上,缘水而居促进了文化交流;概括出原始聚落沿等高线和与等温线迁移以及与黄河流向相一致的规律;从沟渠与农田水利、土壤环境建设和水土保持措施三个方面阐述了原始居民对黄土高原生存环境的有益改造.研究认为,从原始居民对黄土高原生存环境的选择与改造的史实中,我们能够找到可资借鉴的思想与经验,那些尊重、顺应自然规律的传统观念对于现今环境建设仍有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 王军朱瑾
- 关键词:先秦黄土高原
- 试论风景名胜区的本质任务及其遗产属性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中国风景名胜区的本质任务,寻找解决风景名胜区保护问题的有效途径。方法资料调研与分析类比、归纳演绎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辩析了风景名胜区的涵义是风景资源集中的地域、风景资源的稀缺性、脆弱性及多种复合价值,使风景名胜区具有“突出的、普通的价值”,从而具有人类遗产属性。结论应将风景名胜区保护纳入遗产保护体系中来,并遵照遗产保护的基本准则,才能从根本上有效保护风景资源。
- 岳邦瑞侯全华邱茜
-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
- 黄土沟壑地貌制约下中小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研究——以延安市为例
- 在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陕北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其资源性型中小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建设用地受黄土沟壑地貌与国家用地政策的双重限制难于拓展,优化城市空问结构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成为陕北中小城市必须面对的一个核心问题。...
- 韩晓莉宋功明张闻文营小春
- 关键词:空间结构
- 文献传递
- 同生共进的技术与文化——建筑环境控制技术与建筑空间形态被引量:1
- 2005年
- 建筑文化“趋同”是一个较引人注目的问题,究其主要原因在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由于建筑技术在建筑文化形成中的特殊地位,使其在建筑文化的营造中尤显重要。技术与文化同生共进的密切关系,使建筑文化在体现技术逻辑性的同时,也表现出时代性以及地域性特征。以建筑空间形态文化为例分析建筑技术对建筑文化的影响,提出应理性认识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充分理解技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相随心生”的理念以及“新理性思维”。
- 高静刘加平
- 关键词:控制技术建筑环境地域性特征理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