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720012)

作品数:16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刘梁剑鲍永玲俞喆吴晓番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哲学宗教
  • 4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哲学
  • 2篇张东荪
  • 2篇之学
  • 2篇儒家
  • 2篇儒家思想
  • 2篇合流
  • 1篇对应词
  • 1篇形神
  • 1篇养心
  • 1篇一阴一阳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意蕴
  • 1篇义理
  • 1篇义理之学
  • 1篇译词
  • 1篇译注
  • 1篇语法
  • 1篇语言哲学
  • 1篇缘起
  • 1篇哲学意蕴

机构

  • 7篇华东师范大学
  • 6篇上海社会科学...
  • 3篇复旦大学
  • 2篇东华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作者

  • 7篇刘梁剑
  • 6篇鲍永玲
  • 2篇俞喆
  • 1篇吴晓番

传媒

  • 5篇思想与文化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人文杂志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史林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世界哲学
  • 1篇哲学分析
  • 1篇地方文化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o Be”、“是”与中西思想的不同特质
2014年
西方本体论依赖印欧语言中动词"to be"的独特品格。葛瑞汉关于系词的讨论以及卡尔纳普对形而上学的批评基于以下观察:古希腊语中"einai"兼有存在与系动词(或者说,述谓)二种功能且存在是主要用法。而且,"兼有"从消极的意义上讲实际上是"混淆",从而导致了"虚假的"传统形而上学问题。卡恩认为,"einai"以表真为基本用法,这一语言现象和古希腊的符合论真理观存在内在关联。另一方面,"einai"在语言学上的"延续体态"特征可以解释Being与Becoming之间、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对立,以及西方传统哲学对前者的偏好。另一方面,葛瑞汉认为,汉语中没有"be",就不会有本质横插在名与实之间。自汉代以来,汉语中实际上已逐渐发展出"是"的系辞用法。"是"既是近指代词,又常常指向事实上的"真"和价值上的"对",三重意义的融合有深刻的哲学意蕴。
刘梁剑
关键词:BE本体论张东荪卡恩葛瑞汉
理的超越化及其克服——中国古代思想的一个面向
2014年
"理"是贯穿中国古代思想脉络的极其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先秦、两汉表现为治理、秩序义,但关联着具体的人与事的"理"在佛学的影响之下开始发展出超越性的面相,最终形成了宋明理学中作为形上实体的"理"。与理的超越化相伴随的,则是戴震等思想家力图克服理之超越性的努力。王国维承续戴震,在中西互镜的视域之下进一步从认识论的角度批判了理的超越性。
刘梁剑郁梦恬
关键词:支道林
天下—世界——从概念变迁看近代东亚世界图景之变更被引量:2
2012年
东亚传统"天下"观的视角实质乃是俯视,展现为"天圆地方"、"天地平行"的世界图景并内蕴天、地、人三才以及人应抚育万物的核心价值观。在汉传佛教里,"世界"却代表一种大圆立体、时空融合的多元多重的形上宇宙结构,其世界图景乃是作为莲花形、以几何级数增长而构建的诸多"大千世界",并无固定的视角和绝对的中心。汉传佛教"世界"概念所内蕴的多元多重文化观,给近代东亚语境里急剧的世界图景之变更提供了核心理论资源。在近代传教士将其与"world"等词对译的实践里,它最终成为摧毁东亚古典天下观的一柄利器。
鲍永玲
关键词:世界图景
“世界”概念与佛玄合流被引量:1
2013年
"世界"是一个具有深厚佛教渊源的概念。它在古汉语概念史上的缘起、滥觞和流变,反映着古代中国人是如何借助古印度佛教文化的冲击而更加深入地认识自我和宇宙的。中古汉译佛典里浩如烟海的"世界"概念及其词簇,其梵语、巴利语来源及其不同语境里的汉语诠释,具有交互而错综的复杂性。在这种彼此支撑映射的汉传佛教世界图景建构中,鸠摩罗什、僧肇与般剌蜜帝对"世界"一词做出富有新意而具有代表性的译解、诠释,不仅体现了佛玄合流乃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亦为后世宗派探索建构汉传佛教的世界观念提供了基础思想范本。
鲍永玲
关键词:鸠摩罗什僧肇
戴震批判理学及其语言哲学之成立
2012年
一、道与言:道的关切和语言之维的突显戴震(1724—1777),字东原,清代乾嘉朴学重镇之一,博通经史、文字音韵、天文历算等。戴震治学严谨,孜孜于探求"十分之见":"所谓十分之见,必征之古而靡不条贯,合诸道而不留余议,巨细毕究,本末兼察。"这是说,可靠的结论("十分之见")必须得到充分的印证,并且要和已经获得证明的其他结论相洽。
刘梁剑
关键词:语言哲学天地之心义理之学
正名思想的历史衍化与哲学意蕴被引量:2
2012年
儒学号称名教,"名"之于儒,意义重大,先秦时期,社会变迁使得物是人非,名实淆乱,无所适从。道术为天下裂,礼崩乐坏,孔子主张"正名"。战国时期,对于"名"的争论尤为核心,黄老刑名之学有之,名家有之,墨经有之,法家有之,荀子亦有正名之论。儒家"正名"的话题最重要的来源是子路问政(《论语·子路篇第十三》)。然就儒学有注疏开始,对论语之"必也正名乎"一章注解亦不能统一。
吴晓番
关键词:儒家思想哲学意蕴先秦儒家刘宝楠牟宗三
“世界”概念的诠释——兼论早期佛玄合流之情势
2013年
"世界"是一个颇有佛教渊源的词语,它从构词结构上脱胎于先秦时空相融的"宇宙"概念,从内涵上则是古印度佛教冲击、融合中土文化的产物。作为形上学的基本概念,"世界"在汉语概念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它在汉译佛典里的缘起、滥觞和流变,反映了东亚历史上纷繁变化的世界图景,不仅可管窥中印古代文化交流之宏伟、亦可管窥中古中国佛玄思潮之交映兴衰。
鲍永玲
关键词:大千世界
命题、名词串与两种不同的真理观——洪堡特、张东荪、陈汉生等人对中西语法和思想之关联的一个观察
2014年
洪堡特认为主谓的区分隐含了一种拟人化:主语被想象为主体,谓语则作为其属性从外部附加于主语。语法上的"主语"和思想上的"实体"密切相关。张东荪认为,中西语言主谓分明与否的差异,在哲学上表现为纵贯思维的实体论或本质论与横通思维的现象论之间的对立。"直穿入"的纵贯思维方式,使得西方不仅不满足于现象,而且不满足于特定现象背后的特定"本体",而是要继续往下追问直至"根本的本体",即追问终极根据或第一原因。在海德格尔看来,这里蕴藏着"形而上学的上帝概念"。主谓结构形成命题。人们自古以来就把命题当作真理的首要的、本真的"处所"。陈汉生、安乐哲等将汉语语法与真理观问题联系起来。因为缺乏语法上的形态学,汉语中的句子像是一组"名词串"。这意味着中国哲学对语词而非句子感兴趣;而真理观以句子为基础;这说明,中国哲学中没有西方意义上的真理概念。诸如"阴阳"、"乾坤"等表达相辅相成思想的名词串在汉语思想中之所以扮演重要角色,按照赵元任的观察,从音节和语音节奏的角度看,还要归因于汉字的单音节性。
刘梁剑
关键词:命题真理观
全文增补中
“世界”概念的缘起被引量:7
2012年
在"人居领地"时代,反映实在整体之大全结构秩序的概念随着人类宇宙意识的孕育而萌生,而人类世界视野的扩展进一步催生了对人类此世和内在秩序的观照。在此背景下,汉语概念"世界"既脱胎于本土"宇宙"之时空相融的内涵结构,又借机印度佛教传入中土而成为一个颇为新鲜且具佛教渊源的词语。在公元二、三世纪的佛经翻译里,它与"世"、"世间"、"世上"等一起,对译于梵语和巴利语的loka、loka-dhātu和laukika等印度小乘和大乘佛教的术语。"世界"在汉语概念史上的缘起、滥觞和流变,深刻反映着古代中国人是如何借助古印度佛教文化的冲击而更加深入地认识自我和宇宙的。
鲍永玲
康有为《大同书》与世界政治秩序原理:哲学新梦
2013年
康有为的《大同书》在"列国竞争之世"仍有豪情与逸致规划世界秩序。康有为设想了"无邦国"的大同世界,以及从民族国家到世界国家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康德"永久和平论"所提出的自由国家联盟大致相当于康有为所设想的初级阶段,即"据乱世"。在此阶段,没有居于民族国家之上的"强有力者"的制裁作为后盾,盟约或国际法往往沦为"虚义"空文,经不起力与利的冲击。康有为设想,从民族国家到世界国家过渡的"升平世"阶段,各国联合设公议会,公议会逐渐从常设议事机构发展为以公律及专属军事力量(公兵)约束万国的公政府。康有为实际上强调了世界国家的必要性。
刘梁剑
关键词:世界秩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