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J13SY56)
- 作品数:8 被引量:44H指数:2
- 相关作者:周如东李晓静张东李淑娜郭洪波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科技大学山东英才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基于教育根本任务的辅导员角色定位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辅导员要把改进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工作的重点,把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本作为学生工作的基本理念,把树立高尚的师德作为基本的职业素养,在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体现立德树人。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理念,解决辅导员出现的角色冲突和错位现象,辅导员正确的角色定位应是学生教育的导航员、管理工作的助理员、学生服务工作的勤务员。
- 韩芳丽周如东
- 关键词:立德树人角色定位辅导员
- 立德树人运行机制的理论研究与建构被引量:29
- 2014年
- 立德树人运行机制是由构成立德树人运行机制的基本要素之间,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构建立德树人的运行机制必须遵循导向性、整合性和动态性的原则。在理论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建构起全员立德树人的主导机制、全过程立德树人的整合机制、全方位育人的保障机制。
- 周如东李淑娜
- 关键词:立德树人
- 高校立德树人运行路径的选择被引量:1
- 2014年
- 单向输入路径、双向互动路径和辐射扩散路径是立德树人运行的有效路径。在这些路径中,单向输入路径是基于办学的方向性和立德树人时代内涵要求,从立德树人的理念在学校规章制度、精神文化、体制机制的固化视野审视;双向互动路径是基于主体与客体互动的角度,从显性路径的"四位一体"系统体系和隐性路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实现显性、隐性路径的有机统一。辐射扩散路径则是利用家庭、校友、社区等教育资源,依靠校外力量,实现立德树人路径的外部合力整合。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践履过程中,其选择实现的路径应该是由多条路径共同组成的一个路径群。
- 周如东
- 关键词:立德树人
-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高校青年教师角色定位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要求青年教师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师德风范、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优秀的育人能力。针对青年教师在职业认识偏差,德育职能缺失,学术思想浓重,政治意识淡薄,教育手段单调,创新精神匮乏等角色定位的缺失,青年教师应该重新确立起做理想信念坚定的教育者,做师德高尚的示范者,做学生成才的引路人,做学术一流的解惑人的角色定位。
- 李晓静
-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青年教师角色定位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大学生应激应对问卷,对1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生活事件压力源的前两位是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一类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和其他因子上得分均高于三类学生;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大部分首选是解决问题和幻想,并且心理状态越好,则更少地使用退避和自责等消极的应对方式。
- 郭洪波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 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内涵和理论基石解析被引量:9
- 2013年
- 在新的历史时期,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内涵深刻而丰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高等学校、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都赋予了新的意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教育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法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基石。
- 周如东张东李晓静
- 关键词:立德树人理论基石
- 胡锦涛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研究
- 2014年
- 胡锦涛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内涵丰富深刻。他认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其关键是教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胡锦涛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回答了教育工作中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大问题,回归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指导意义;这一思想继承了我们党对教育事业的一贯主张,具有一脉相承的传承性;这一思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的显著特点。
- 周如东
-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