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2010066)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陆丹倩顾向明邓冲陈江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阴沟
  • 1篇阴沟肠杆菌
  • 1篇内酰胺
  • 1篇内酰胺酶
  • 1篇内酰胺酶类
  • 1篇耐药
  • 1篇耐药研究
  • 1篇杆菌
  • 1篇高产AMPC...
  • 1篇Β内酰胺
  • 1篇Β内酰胺酶
  • 1篇Β内酰胺酶类
  • 1篇肠杆菌
  • 1篇ESBLS

机构

  • 1篇中山市中医院

作者

  • 1篇陈江华
  • 1篇邓冲
  • 1篇顾向明
  • 1篇陆丹倩

传媒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和ESBLs的检测及其多重耐药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该地区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流行状况及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分离出的170株阴沟肠杆菌,通过改良三维实验检测AmpC酶和ESBLs,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70株阴沟肠杆菌中,产AmpC酶的检出率为21株(12.35%),产ESBLs为45株(26.47%),同时产2种酶的占19株(11.18%),2种酶均不产的占85株(50.00%)。药敏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耐药率低于0%~7.1%,产酶菌株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酶菌株。结论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阴沟肠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应加强对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碳青霉烯类是治疗产AmpC酶或ESBLs酶阴沟肠杆菌严重感染的首选药物。
陆丹倩顾向明邓冲陈江华
关键词:Β内酰胺酶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