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4010)

作品数:17 被引量:59H指数:5
相关作者:马伟任伟超闫嵩刘振鹏刘秀波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诱导子
  • 3篇内生真菌
  • 3篇膜荚黄芪
  • 3篇黄酮
  • 2篇代谢产物
  • 2篇多糖
  • 2篇皂苷
  • 2篇皂苷含量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种衣剂
  • 2篇转录组
  • 2篇外源
  • 2篇黄酮含量
  • 2篇黄芪多糖
  • 2篇活性
  • 2篇次生代谢
  • 1篇电子克隆
  • 1篇调控植物
  • 1篇多糖含量

机构

  • 16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作者

  • 16篇马伟
  • 15篇任伟超
  • 13篇刘秀波
  • 13篇闫嵩
  • 13篇刘振鹏
  • 11篇张开雪
  • 3篇孙丽英
  • 3篇徐姣
  • 3篇张艳贺
  • 2篇刘玠
  • 2篇常越
  • 2篇张雷鸣
  • 1篇王红
  • 1篇龚贺
  • 1篇马玲
  • 1篇孔祥军
  • 1篇刘雪峰
  • 1篇赵锐
  • 1篇温东

传媒

  • 4篇中医药信息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中药材
  • 1篇Journa...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10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筛选调控黄芪次生代谢产物黄酮含量诱导子的研究
2015年
目的:使黄芪次生代谢途径能从正常的代谢背景中突出,并被捕捉到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黄芪黄酮含量为衡量指标,对调控相应代谢途径的诱导子进行了筛选。结果与结论: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黄芪黄酮次生代谢途径最佳的诱导子是硝酸银溶液,最佳处理部位是地下部分,最佳处理时间是9天,最佳黄酮含量变化检测部位是叶片。
孙丽英郭春乐闫嵩任伟超刘振鹏张开雪马伟刘秀波
关键词:诱导子
黄芪次生代谢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黄芪为豆科植物,它的生物活性成分种类很多,且都有不同的药理作用。黄芪内生真菌的报道很少,所以对它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植物次生代谢网络复杂,利用诱导子提高植物特定代谢途径的次生代谢产物的产量,对生物合成途径进行调控。诱导子分为生物诱导子和非生物诱导子,而关于诱导子的作用机理,只有一个初步的假说,没有作用机理的指导,筛选也较盲目。为了消除试验的背景噪音,无土栽培方式在植物内生真菌及根际微生物研究中,消除了土壤菌群的影响。随着新学科的产生和新技术的发展,组学技术、新一代测序技术应运而生,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张开雪刘振鹏闫嵩任伟超刘秀波马伟
关键词:次生代谢诱导子无土栽培组学技术
Purification of four strains of endophytic fungi from Astragalus and their optimized liquid fermentations被引量:1
2014年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solate endophytic fungi from A. mongholicus (growing in northeast China)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y can produce bioactive metabolites. Four strains of endophytic fungi (strains 16, 17, 23 and 75) were successfully isolated from A. mongholicus using the surface disinfec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ITS-rDNA sequences analysis, strains 16 and 75 were identified as Fusarium oxysporum, and strains 17 and 23 were identified as Bionectria ochroleuca. We applied the Box-Behnken design (BBD) to optimize the liquid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and obtain the maximum cell dry weight (CDW) yield. Opti-mal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under the following experimental condi-tions:temperature of 28°C, potato dextrose agar (PDA) liquid medium of 80 mL and rotation speed of 150 rpm. The four isolated endophytic fungi did not produce astragalosides I-IV, flavonoids or polysaccharides. Iso-lation of additional species of endophytic fungi from A. mongholicus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ir capacity to produce biologically active substances are subjects in need of further research.
Wei MaXiubo LiuJiao JiaoLeiming ZhangWeichao RenLing MaXiangjun KongNing ZhangXiwu Zhang
关键词:ASTRAGALUSISOLATIONPURIFICATION
百脉根细胞亲环素电子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电子克隆技术对百脉根细胞亲环素(cyclophilin)基因进行预测。方法以大豆cyclophilin序列为探针,基于NCBI中百脉根的EST数据库和CAP3在线软件进行序列拼接,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及相关软件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百脉根cyclophilin基因全长1 346 bp,包含77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56个氨基酸,该蛋白为亲水性蛋白。结论为进一步解释基因的分子功能奠定理论及实验基础。
闫嵩任伟超刘振鹏张开雪刘秀波马伟
关键词:百脉根电子克隆生物信息学分子功能
黄芪中药种衣剂对黄芪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unge)或蒙古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unge var.mongholicus(Bunge)Hsiao)的干燥根。针对药用植物黄芪的农艺性状和栽培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开发制备了黄芪专用型种衣剂,对黄芪种子进行包衣,通过田间试验,定期采样,对黄芪的根系活力、叶绿素质量分数、硝态氮、蛋白质、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检验种衣剂对黄芪的这5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闫嵩任伟超刘振鹏张开雪马伟刘秀波
关键词:种衣剂生理指标
不同生长环境对黄芪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选用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eus(Fisch)Bge.Var.Mongh-oicus(Bge)Hisao)和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种子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种植,观察内生真菌、盐碱胁迫以及遮光处理对黄芪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处理组叶绿体和类囊体形态结构完整;盐碱胁迫处理组,蒙古黄芪叶绿体类囊体受损,基粒片层溶解,淀粉粒数量增多、直径增大。遮光处理组膜荚黄芪类囊体、基粒片层溶解,淀粉粒大量出现。蒙古黄芪栽培在透光率较低处,膜荚黄芪生长于盐碱处对其生长影响较小。黄芪栽培过程中,适当加以内生真菌菌液,有利于黄芪的生长。
张艳贺任伟超闫嵩刘振鹏张开雪马伟
关键词:超微结构遮光率盐碱胁迫内生真菌
黄芪多糖、皂苷、黄酮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分析植物黄芪各部位有效成分间的相关性。方法:对膜荚黄芪植株根茎叶的折干率及主要药效活性成分多糖、黄酮、皂苷的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黄芪的黄酮、皂苷、多糖含量和黄芪植物的折干率有低度相关性;黄芪多糖含量在根茎叶之间,黄芪皂苷含量在茎和叶之间,黄芪黄酮含量在茎和根之间,黄芪的皂苷和黄酮含量在茎中,黄芪黄酮、皂苷和多糖含量在根中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相关性和极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在叶中,黄芪的黄酮、皂苷、多糖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黄芪初生代谢产物黄芪多糖和次生代谢产物黄芪黄酮、皂苷的累积具有相关性,各物质的含量在根茎叶间的分布也有一定的相关性,这符合植物代谢物质累积的规律。
闫嵩任伟超刘振鹏张开雪刘秀波孙丽英马伟
关键词:多糖含量皂苷含量黄酮含量
黄芪转录组基因模型预测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黄芪作为传统补气中药具有悠久历史,从黄芪中已经提取出多种有效成分。目前黄芪的基因组还未进行测序,因此基于转录组数据预测基因模型,将有助于黄芪在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方法:本文基于黄芪转录组数据以及已有的亲缘关系相近物种全基因组序列,对黄芪转录组的unigene在基因组中的情况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预测结果表明,黄芪和大豆Glycine max、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百脉根Lotus japonicus 3种植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和蒺藜苜蓿比对上的基因数目是2 039条,碱基相似度是90.14%;和大豆比对上的基因数是1 948条,碱基相似度是90.40%;和百脉根比对上的基因数是1 003条,碱基相似度是89.77%。结论:黄芪与3种植物比对上的基因在3种植物的各染色体上,以及染色体外基因组上均有分布。
任伟超闫嵩刘振鹏张开雪刘秀波马伟
关键词:转录组生物信息学
黄芪中药种衣剂的研制和理化性状测定被引量:1
2015年
种衣剂相对药剂拌种具有低毒、环保、低成本的特性,研制黄芪专用种衣剂,可以更有效更绿色地预防黄芪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本文根据种衣剂的组成,依次对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成膜剂、防冻剂进行了筛选,按照一定的配比,制成种衣剂,同时对其悬浮率、粘度、p H值、成膜时间、包衣均匀度等理化性状,逐一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黄芪中药种衣剂制备工艺简便,理化性状符合国家标准,具有绿色环保的优势。
王红任伟超闫嵩刘振鹏张开雪马伟刘秀波
关键词:种衣剂
筛选调控植物黄芪皂苷含量诱导子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筛选调控黄芪次生代谢产物皂苷含量诱导子。方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黄芪皂苷含量为衡量指标,对调控相应代谢途径的诱导子进行了筛选。结果: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溶液(Me JA)进行地上部位处理3d的处理组合是对黄芪叶皂苷含量影响的最佳处理组合;硝酸银(Ag NO3)、Me JA进行地上部位处理3d的处理组合是对黄芪茎皂苷含量影响的最佳处理组合;水及内生菌发酵液溶液进行地下部位处理3d的处理组合是对黄芪根皂苷含量影响的最佳处理组合。结论:黄芪皂苷代谢途径的最佳诱导子是Me JA,处理部位是地下部位,最佳处理时间是3d,最佳皂苷含量变化检测部位是黄芪根部。
常越闫嵩刘振鹏任伟超马伟刘玠
关键词:黄芪皂苷代谢产物诱导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