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1335)
-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4
- 相关作者:朱泽章邱勇王渭君朱锋王斌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性别差异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比较男性和女性AIS患者脊柱及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差异,探讨AIS患者自然史性别差异的可能原因。[方法]研究收集48例男性和104例女性AIS患者的站立位、侧位X线片。所有患者均未经治疗且需要手术矫形。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胸腰段后凸(thoracolumbar kyphosis,TL)、腰椎前凸(lumbar lodorsis,LL)、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及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用Peason相关分析骨盆参数和脊柱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年龄、骨龄、侧凸类型及严重性无明显差异。女性AIS患者TL及PI分别为(3.0±10.4)°和(45.2±11.0)°,男性患者则分别为(-0.9±10.5)°和(41.4±11.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K、LL、PT和SS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PI均与PT、SS、TL和LL显著相关,TK与LL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AIS患者的PI值明显低于女性,表明两者可能存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模式;男性患者的TL较女性患者低,提示女性AIS胸腰段的稳定性可能较男性患者差。这些差异均可能与AIS侧凸进展的性别差异有关。
- 王渭君王智伟刘臻朱泽章朱锋王斌邱勇
-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性别
- 男性大角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影像学特征研究
- 2013年
- 目的研究Cobb角≥40°的男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弯型和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至2009年问在我院初诊并行手术治疗的AIS患儿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前站立位及Bending位X线片分析侧凸的弯型及范围,测量计算侧凸Cobb角、柔韧性、胸椎后凸等。将AIs患儿根据弯型的典型/不典型以及特征进一步分组,比较男女患儿弯型分布、各亚组问男女患儿的影像学特征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1例男性和260例女性AIS患儿,两者骨龄一致。男性不典型侧凸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患JL(20.9%比10.0%,P〈0.01)。在具有典型侧凸的患儿中,不典型特征的分布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与女性AIS相比,男性AIS具有较高比例的单胸弯(46.2%比33.8%,P〈O.01)及胸椎过度后凸(11.1%比2.O%,P〈0.01)。在具有结构性胸弯的典型侧凸中,男性患儿的胸弯Cobb角及胸椎后凸均较女性患儿大,胸弯柔韧性较女性小。结论Cobb角≥40。的AIS患儿的弯型、侧凸Cobb角及柔韧性、胸椎后凸均存在性别差异。男性AIS患儿中不典型侧凸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患儿。典型侧凸患儿中,男性AIS单胸弯进展的概率可能较女性患儿高。男性AIS结构性侧凸较女性患儿僵硬可能与其支具治疗和手术矫形的效果较差有关;在具有结构性胸弯的男性AIS患儿中,胸椎过度后凸并不表明神经系统一定存在异常。
- 王渭君王智伟杨宗孙旭朱泽章朱锋邱勇
- 关键词:脊柱侧凸性别胸椎神经系统
- 正常汉族青少年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像学研究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建立适合正常汉族青少年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参考值范围,分析影响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因素,探讨骨盆矢状面平衡及代偿的机制。方法:2007年9月~2011年7月收集171例正常汉族青少年,男87例,女84例;年龄10~17岁,平均13.1±2.0岁。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和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并计算PT/PI和SS/PI。根据年龄分为2组,低龄组10~13岁(平均11.7±1.1岁),高龄组14~17岁(平均15.0±1.1岁)。各骨盆参数组内、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并将其与年龄行相关分析。本研究PI值与既往文献比较采用单样本t检验。结果:两组的PI、PT和SS在男性和女性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龄组PI和PT显著小于高龄组(P〈0.05);低龄组SS与高龄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PT/PI均〈0.5,SS/PI均〉0.5。在所有青少年中(10~17岁)及低龄组中PI和PT与年龄均存在显著相关性(10~17岁者:r=0.243,r=0.371;低龄组:r=0.229,r=0.231)(P〈0.05),但在高龄组中不存在相关性(r=0.072,r=0.190,P〉0.05);低龄组、高龄组及10~17岁者SS与年龄军无显著相关性(P〉0.05)。正常汉族青少年PI显著低于同龄白种人(P〈0.05)。结论:正常汉族青少年骨盆参数PI、PT和SS在两性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I在青少年时期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其中在10~13岁相对显著,而在14岁以后增长则基本趋于停止,推测骨盆在青少年时期的不同年龄段生长速率不同。
- 王智伟刘臻王渭君毛赛虎邱旭升朱泽章朱锋邱勇
- 关键词:骨盆矢状面汉族
- 顶椎置钉与否对Lenke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顶椎置钉与否对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矫形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9年6月~2010年1月采用全椎弓根螺钉后路矫形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69例Lenke 1型AIS患者,年龄12~20岁,平均15.0岁,主弯Cobb角50°~70°,平均53.7°。根据顶椎置钉与否分为:顶椎凸凹侧均未置入螺钉组(A组,35例)和至少一侧置入螺钉固定组(B组,34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主弯Cobb角、柔韧度、顶椎旋转度和固定节段数、置入物密度、术后Cobb角、主弯Cobb角矫正率、顶椎去旋转率等指标并进行两组间的比较分析。B组病例在CT图像上统计顶椎不良置钉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术前主弯Cobb角、柔韧度和顶椎旋转度等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病例矫形术后均未发生冠状面与矢状面的失代偿。随访24~30个月,平均27.7个月,两组患者无内固定松动及断钉断棒,植骨融合牢固,均未出现明显的矫正丢失。A、B两组置入物密度分别为63.4%、65.3%,平均固定节段数分别为11.3和11.6,主弯Cobb角矫正率分别为73.9%和72.6%。两组在置入物密度、内固定节段数和主弯Cobb角矫正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顶椎去旋转率A组为18.4%,显著低于B组的34.8%(P<0.05)。B组顶椎置入的41枚螺钉中,有5枚为不良置钉(12.2%)。结论:对于Cobb角在50°~70°非严重的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顶椎置钉尽管并不能显著提高侧凸矫正率,但可以明显矫正顶椎旋转,因此,在注意置钉安全性的前提下,应尽量在顶椎置入椎弓根螺钉。
- 郑欣王渭君钱邦平江华王斌朱泽章俞扬邱勇
-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顶椎椎弓根螺钉
- 不同Risser征定义对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生长潜能评估的比较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通过评价髂软骨的增殖活性,比较Risser征的美国方法和法国方法评估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生长潜能的价值。方法选择需要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并取髂骨植骨的女性AIS患者,在前后位骨盆X线片上按照美国方法和法国方法读取Risser征,在患者髂软骨组织切片上对其增殖活性进行组织学分级(histologic grades,HGs)。分析两种Risser征的一致性,并比较两者与HGs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方法寻找判断患者生长成熟的最佳参数。结果共收集有效标本53份,患者平均年龄14.0岁。两种Risser征的一致性较低,Risser征美国方法与HGs的相关性较好。Risser征美国方法5级或法国方法4级的患者髂软骨无明显增殖活性,提示生长停止;此外年龄〉16岁或月经年龄≥3岁亦提示生长停止。根据ROC曲线分析,将上述参数结合发现Risser征美国方法4-5级且月经年龄≥2岁亦可用于判断生长停止,该方法特异性为100%,准确度亦较其他单个参数高;该方法确定患者生长停止时平均年龄为15.2岁,较其他方法提前0.9-1.4岁。结论Risser征美国方法更适用于评估女性AIS患者的发育成熟情况;其与月经年龄结合应用可提高判断患者生长停止的准确度,且有助于提早支具治疗停止的年龄。
- 邱勇王渭君郑欣王斌朱泽章朱锋
- 关键词:脊柱侧凸青少年组织学
- 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胸腔镜下矫形内固定手术的远期疗效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胸腔镜下矫形内固定手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T-AIS)的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6年12月采用胸腔镜下矫形内固定手术治疗T-AIS、随访5年以上的9例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2年和末次随访的X线片,测量冠状面上胸主弯和腰弯、矢状面上T5-T12、T10-L2和T12-S1的Cobb角。患者均为女性,手术时年龄11-16岁,平均14.3岁。记录其术后和随访时的并发症。在末次随访时采用中文版SRS-22问卷进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重复测量比较和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术后和随访时的影像学指标。结果随访时间5.0-7.5年,平均6.2年。患者术前胸椎侧凸Cobb角平均51°±8°,术后3个月、2年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0°±-8°、21°±12°和25°±13°。与术后3个月相比,术后2年和末次随访时侧凸均有矫正丢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腰弯Cobb角、矢状面参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1例患者发生断棒、1例患者发生近端AddingOn现象,由于侧凸无明显加重,2例患者均未行翻修手术。末次随访时患者SRS-22总体平均分为4.3±0.3。结论接受胸腔镜下矫形内固定手术治疗的T-AIS患者手术2年后仍可出现矫正丢失和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所以尽管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对该手术的满意度均较高,但在选择胸腔镜下矫形内固定手术时应严格把握适应证。
- 王渭君邱勇王斌朱泽章朱峰俞杨钱邦平马薇薇
- 关键词:脊柱侧凸胸腔镜检查矫形外科手术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心脏异常的发生率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心脏异常的发生率,探讨可能影响AIS患者心脏异常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AIS患者719例,其中男113例,女606例,年龄10-18岁,平均15.1±2.2岁。术前均行心脏超声多普勒检查,统计AIS患者心脏异常的发生率。将心脏异常患者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脏异常2组,分别按性别(男组与女组)、弯型(胸弯组与腰弯/胸腰弯组)分组比较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分别按弯型(胸弯组与腰弯/胸腰弯组)、Cobb角(≤70°组与〉70°组)及胸椎后凸角(〈10°、10°-40°与〉40°组)分组比较其他心脏异常的发生率。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IS患者弯型(胸弯组与腰弯/胸腰弯组)、Cobb角(连续变量)及胸椎后凸角(连续变量)是否为其他心脏异常发生的显著相关因素。结果:AIS患者心脏异常发生率为6.68%(48/719),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4.59%(33/719),包括房间隔缺损2.50%(21,719)、室间隔缺损0.56%(4,719)、动脉导管未闭0.28%(2/719)、永存左上腔静脉0.28%(2/719)、法洛四联症O.14%(1/719)、二尖瓣狭窄0.14%(1/719)、单心房单心室0.14%(1,719)及房间隔膨出瘤0.14%(1/719);其他心脏异常的发生率为2.09%(15,719),其中二尖瓣脱垂1.11%(8/719)、肺动脉高压O.97%(7/719)。48例存在心脏异常的AIS患者中,36例在人院前未获知存在心脏异常,其中3例(8.33%)人院后需先行心脏干预手术(2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二期行脊柱侧凸矫正手术;12例人院前已获知有心脏异常,其中10例为先天性心脏病.均在脊柱侧凸发现前已行心脏干预手术。AIS患者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 王杨朱泽章邱勇刘臻吴涛周松钱邦平朱锋
-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超声多普勒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