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61B03)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刘立新王宝朝陈萌刘中琦王晓宁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应力
  • 3篇预应力
  • 2篇钢棒
  • 2篇HR
  • 1篇电力
  • 1篇电力系统
  • 1篇特性分析
  • 1篇自锚
  • 1篇先张
  • 1篇先张法
  • 1篇先张法预应力
  • 1篇螺旋肋钢丝
  • 1篇锚固
  • 1篇模糊聚类
  • 1篇聚类
  • 1篇可靠度
  • 1篇可靠度分析
  • 1篇混凝土
  • 1篇负荷特性
  • 1篇负荷特性分析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
  • 1篇建研科技股份...

作者

  • 3篇刘立新
  • 2篇陈萌
  • 2篇王宝朝
  • 1篇吴春阳
  • 1篇毕苏萍
  • 1篇黎灿兵
  • 1篇曲芳
  • 1篇刘中琦
  • 1篇付瑞佳
  • 1篇王晓宁

传媒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铁道建筑
  • 1篇工业建筑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模糊聚类的电力系统负荷特性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以变电站负荷构成比例作为基本特征向量,提出采用自适应矢量量化(AVQ)神经网络模糊聚类方法对电力负荷特性进行分类与综合.将AVQ神经网络模糊聚类方法和模糊C均值(FCM)聚类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福建电网44个变电站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两种聚类方法不仅具有良好的聚类综合能力,同时能够通过优化理论获得聚类中心矩阵,与其他聚类方法相比有明显优势;两者相比,AVQ神经网络模糊聚类算法本身机时小,处理速度更快,而且结果更为合理.
黎灿兵曲芳王晓宁吴春阳
关键词:电力系统负荷特性模糊聚类
先张法预应力螺旋肋钢棒自锚预应力传递长度的试验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20个先张法构件预应力螺旋肋(HR)钢棒的预应力传递长度试验,详细分析钢棒有效预应力、混凝土抗拉强度、钢棒直径和配箍率等因素对预应力传递长度的影响,得出预应力HR钢棒相对预应力传递长度与钢棒有效预应力近似呈正比关系,与放张时混凝土抗拉强度近似呈反比关系;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依据HR钢棒黏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的结果,提出预应力HR钢棒的预应力传递长度计算公式。
陈萌付瑞佳王宝朝刘立新
关键词:先张法自锚
中强度预应力HR钢棒在混凝土中的锚固试验及可靠度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针对中强度预应力HR钢棒在混凝土中的黏结锚固性能,通过68个锚固构件的拉拔试验,系统研究了混凝土强度、锚固长度、相对保护层厚度、劈裂面配箍率等因素对黏结锚固性能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中强度预应力HR钢棒在混凝土中的极限黏结强度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基于黏结锚固试验,采用一次二阶矩理论的中心点法进行了锚固极限状态的可靠度分析,提出满足可靠度要求的中强度预应力HR钢棒锚固长度的计算公式。
陈萌毕苏萍王宝朝刘立新
关键词:锚固可靠度分析
螺旋肋钢丝(PC棒)预应力传递长度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螺旋肋钢丝(简称PC棒)是我国新研制开发的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新型钢丝.通过对28个先张法构件端部区域混凝土应变的量测,分析了PC棒预应力传递长度范围内混凝土应变和应力的变化规律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PC棒预应力传递长度计算公式的建议,为PC棒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
刘立新刘中琦
关键词:预应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