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2007)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陈辉代双贺郑涛陈丽丽秦盼盼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余热
  • 2篇余热回收
  • 2篇涂层
  • 2篇喷涂
  • 2篇热泵
  • 2篇热泵技术
  • 2篇冷喷
  • 2篇冷喷涂
  • 1篇电热
  • 1篇电热元件
  • 1篇电阻
  • 1篇电阻炉
  • 1篇盐浴
  • 1篇盐浴炉
  • 1篇应力
  • 1篇余热回收技术
  • 1篇余热回收系统
  • 1篇浴炉
  • 1篇三元系
  • 1篇三元系合金

机构

  • 6篇沈阳建筑大学

作者

  • 6篇陈辉
  • 3篇郑涛
  • 3篇代双贺
  • 2篇秦盼盼
  • 2篇陈丽丽
  • 1篇于陆宁
  • 1篇刘士魁
  • 1篇李世男
  • 1篇高章育
  • 1篇张彦杰
  • 1篇屈震

传媒

  • 4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金属材料与冶...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外热式坩埚盐浴炉的设计与改进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与改进外热式坩埚电阻盐浴炉,提高热效率.方法根据要求完成了炉膛结构的设计,电热元件的选用及其分布,高温电阻炉耐火材料和坩埚材料的选用.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完成对电阻炉的设计的改进.结果改进后的外热式坩埚盐浴炉,控温精度高,在±7℃以内;从室温升温到预定温度950℃需要148 min,且升温过程平稳;炉壳温度仅为50℃,保温效果好.结论通过优化改进后的外热式坩埚盐浴炉与传统电阻炉相比,在加热效率上有所提高,坩埚受热也更均匀,保温蓄热也得到明显改善,更能够满足TD渗钒工艺要求,对尺寸较小的工件进行TD盐浴处理效果较好;改进后的外热式坩埚盐浴炉在性能、操作方便性、热效率及使用寿命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改善.
陈辉屈震李世男高章育张彦杰于凤梅许伟于陆宁
关键词:炉膛结构电热元件
基于热泵余热回收技术的58SiMn钢件生产中热工参数的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用热泵技术对东基集团在加工筒型结构件(58SiMn钢材)的过程中的余热进行回收的可行性以及将回收的热量用于加热职工洗浴用水和蒸汽锅炉的补偿水的可行性.方法对基于热泵技术基础之上的余热回收系统进行了分析,包括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热工参数等,根据热泵的技术特点运用热力学机理着重对生产过程中中频加热机组、中频电源的热能散失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通过分析与计算生产过程中每小时可回收余热4.16×106kJ,回收的热量可以每小时产生约17.33t 55℃的热水.结论每小时产生的热水完全可以满足该厂蒸汽锅炉的补偿水和生产车间职工洗浴用水的需要,证明了所设计的筒型体结构件在生产过程中的热泵式余热回收系统是合理的.在实现废热利用的同时,即可减少冷凝热对环境产生的热污染,又可减少冷却塔的运行费用和噪声,还可以减少蒸汽锅炉的用煤量.
陈辉秦盼盼陈丽丽于陆宁刘士魁
关键词:热泵技术余热热工参数节能
冷喷涂技术及涂层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9年
相比于热喷涂工艺,近年发展起来的冷喷涂具有明显的优势,冷喷涂工艺可以实现低温状态下的金属涂层沉积,这种工艺过程对粉末粒子结构几乎无热影响,而对粒子的加速效果很好,金属材料沉积过程中的氧化可以忽略。本文介绍了冷喷涂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总结了冷喷涂技术在涂层沉积机制、工艺参数和涂层后期热处理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以及涂层之间的粒子结合都是以机械结合为主,由此导致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不高。如何对冷喷涂涂层进行热处理,使其结合强度有所提高,已成为冷喷涂技术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郑涛陈辉代双贺
关键词:冷喷涂
余热回收系统中筒形件58SiMn组织性能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东基集团余热回收系统中筒型结构件(58SiMn钢材)余热回收时组织性能变化,为基于热泵系统的回收工艺做必要的准备以及以沈阳的东基集团余热回收系统回收的热量用于加热职工洗浴用水和蒸汽锅炉补偿水的可行性.方法基于热泵技术基础之上的余热回收系统进行了分析(包括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热工参数等).建立余热回收系统,测定了生产现场随季节变化的筒型件冷却过程,确定了以组织分析方法为主的研究手段,对筒型件进行了不同温度(750~850℃)加热透热时间2 min,转变为稳定组织的保温时间为10 min,然后进行空冷的处理,最后对样品进行金相观察.比较处理前后的组织变化.结果在筒型件970℃开始余热回收将不会降低其力学性能,反而力学性能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结论结果说明所设计的筒型体结构件在生产过程中的热泵式余热回收系统是合理的.
陈辉陈丽丽秦盼盼于陆宁刘士魁
关键词:热泵技术温度测试金相观察
钢基冷喷铜涂层与轧制覆铜板性能对比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用冷喷涂技术在钢基板上制备了铜涂层,研究冷喷涂覆铜板与轧制覆铜板的性能差异,探讨用冷喷涂技术替代现有轧制技术制造覆铜钢板的可能性.方法采用OlympusGX71金相显微镜对涂层界面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并拍照;采用光切法测定了涂层的表面粗糙度;采用贴滤纸法测定了涂层的孔隙率.结果涂层界面形貌的不同反映出两种涂层的结合机理不尽相同,冷喷涂层界面出现明显的机械咬合现象,而轧制涂层以冶金结合为主;冷喷涂层组织致密,孔隙率随着喷涂厚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冷喷涂层的表面粗糙度高于轧制覆铜板,有必要对其进行一道轧制处理,改善涂层表面平整度.结论冷喷覆铜板涂层组织细密,气孔率低,提高了涂层的性能,可以有效代替现有的覆铜钢板.
陈辉郑涛代双贺
关键词:冷喷涂覆铜板组织形貌
应力对Al-Zn-Cu系平衡相的影响
2009年
采用99.999%分析纯的Al、Zn、Cu作原料,在外热式坩埚炉中熔制了5Cu40Zn55Al、15Cu20Zn65Al和3Cu17Zn80Al共3种合金,将其经过成分均匀化处理后,对包含亚稳相的3种合金分别进行球磨和手工锤击实验,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合金平衡相组合。结果表明:合金通过球磨能得到室温平衡相,而通过手工捶击则得不到室温平衡相;能否通过应力诱发相变快速获得室温合金平衡相组织与合金应力作用产生的变形机制有关;球磨能使合金内部发生大量变形,为合金向平衡相转变提供驱动力和原子扩散通道;而手工锤击主要是使合金发生以解理为主的脆性断裂,这种变形不能为亚稳相的转变提供必要的驱动力和原子扩散通道,从而得不到合金室温下的平衡相组成。
代双贺陈辉郑涛
关键词:球磨平衡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