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3SB0015)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2
- 相关作者:熊梅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华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嘉陵江中游传统聚落旅游资源与文化失忆探析
- 本文以嘉陵江中游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嘉陵江南充段传统聚落的旅游资源和总体开发现状,认为旅游开发的瓶颈在于城市主题文化的长期缺位,发掘其独特性,有重点、有先后、有层次地打造主体文化是南充发展旅游业,提高城市知名度的重...
- 熊梅
- 关键词:传统聚落旅游资源
- 文献传递
- 诸葛亮民间形象的神化被引量:1
- 2013年
- 诸葛亮被历代上流社会推崇为"圣贤宗师",在民间却经历了一场独特的形象神化过程。在各种离奇故事的流传中,诸葛亮逐渐脱离了原始形象,被改造成法力无边的半人半仙,演绎出一条神道色彩浓郁的亲民路线。诸葛亮民间形象的神化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宗教亦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实质是历史社会心态的归结过程。
- 熊梅
- 关键词:神化
- 地理学区域研究与区域历史地理学的取向被引量:8
- 2013年
- 地理学的区域研究传统由来已久,后形成了独立的分支学科——区域地理学,经历了古代地志的分区书写、区域差异的描述解释、空间关系的定量分析和社会过程的深度建构4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区域地理学演进中遭遇的计量革命与理论创新,实质上是对传统区域学派过分强调区域所导致的静止、孤立的研究僵局的打破与修正,是区域地理学不断总结和完善自身的发展之路。区域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范式与研究内容和方法深受区域地理学的影响和启发,并形成了连续的地理剖面复原研究、区域的景观文化生态研究、区位与结构—功能体系研究和分区分类分级的综合研究等多个分支。与西方相比,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研究内容和方法方面显得比较滞后,今后应加强对特定地方的社会、文化及经济空间的深度剖析,进一步深化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不断拓展研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争取有更多、更有影响力的区域历史地理研究成果问世。
- 熊梅
- 关键词:地理学
- 四川省传统村落的景观特征与保护思路被引量:13
- 2014年
- 以四川省入选首批《传统村落名录》的20个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结构研究方法和地域特征分析方法,探讨了四川省传统村落的地理格局与景观特色,认为应充分考虑四川省传统村落的地理分布,认真组织后续的传统村落申报工作,争取将不同景观特征、具有地方代表性的传统村落纳入国家的保护范围。同时,结合已评选出村落的景观特征和文化特性,针对其地域差异和民族特色进行有效的规划和保护,促使村落资源在利用和开发中具备更强的异质形象,为其他优秀村落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参考和示范作用。
- 熊梅
- 关键词:传统村落景观特征
- 嘉陵江中游传统聚落旅游资源与文化失忆探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嘉陵江中游旅游开发的瓶颈在于城市主题文化的长期缺位,发掘其独特性,有重点、有先后、有层次的打造主体文化是南充发展旅游业,提高城市知名度的重要途径。旅游开发对区域文化保护达成正效应的良性循环必须建立文化失忆的预警机制,通过专业团队的调查评估,政府部门的立法监管以及市民参与的建言献策和监督检举,做好文化失忆的防范和应对工作。
- 熊梅
- 关键词:传统聚落旅游资源
- 国外房屋(住宅)研究对巴蜀传统民居研究的启示被引量:2
- 2014年
- 在回顾、梳理巴蜀传统民居研究历程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房屋(住宅)研究成果,探讨了巴蜀传统民居研究所得到的启示。认为今后的研究应该汲取跨学科的多元研究方法、"民居—聚落—文化圈"的研究思路和"人群—建筑—文脉"的研究层级,深入开展巴蜀传统民居的基础性、普适性与应用性研究,不断拓展研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争取更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问世。
- 熊梅
- 关键词:传统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