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9506-007)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明蓉罗莉李坤王保成何勇智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包涵体
  • 1篇单链
  • 1篇单链抗体
  • 1篇单链抗体库
  • 1篇蛋白
  • 1篇新药
  • 1篇新药研发
  • 1篇原核表达
  • 1篇原核表达系统
  • 1篇生物活性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受体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重组蛋白
  • 1篇重组蛋白表达
  • 1篇组蛋白
  • 1篇现代生物
  • 1篇现代生物技术
  • 1篇聚乙二醇

机构

  • 3篇成都生物制品...
  • 2篇中国医药集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医药集团...

作者

  • 3篇王明蓉
  • 2篇王保成
  • 2篇李坤
  • 2篇罗莉
  • 1篇余馨
  • 1篇李春阳
  • 1篇张珂
  • 1篇张勇侠
  • 1篇蔡峰
  • 1篇何勇智
  • 1篇刘启刚

传媒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包涵体变复性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2年
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大规模表达异源重组蛋白成为现实,这极大地促进了蛋白类产品的开发,尤其是重组蛋白药物的研发。日前非糖基化的重组蛋白表达多采用火肠杆菌的原核表达系统,该系统的突出特点是表达产物多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与蛋白可溶性表达相比,包涵体具有产量高、蛋白稳定、容易纯化等优点,对毒性蛋白制备尤其适宜。因此,采用包涵体形式己成为规模制备重组蛋白产品的主要途径之一。
罗莉李坤王保成王明蓉
关键词:包涵体变复性原核表达系统现代生物技术重组蛋白表达可溶性表达
采用DoE设计方法优化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I型受体蛋白的聚乙二醇修饰工艺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采用DoE设计方法对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I型受体(soluble tumour necrosis factorαreceptors I,sTNFα-R玉)的聚乙二醇(PEG)修饰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期获得稳定、可控的工艺参数。方法 采用UNICORN(DoE)软件中Central Composite Face Centered(CCF)模型对sTNFα-R玉的3个PEG修饰工艺参数,即溶液pH值(pH)、反应时间(Time)和PEG与蛋白质量比(PEGrate)进行优化,设置4个响应值(多PEG修饰蛋白峰面积、单PEG修饰蛋白峰面积、未修饰蛋白峰面积及单PEG修饰蛋白峰面积与多PEG修饰蛋白峰面积比值)揭示其化学反应过程,确定参数操作空间;应用蒙特-卡罗模拟法(Monte-Carlo Simulation)对优化参数进行风险评估。结果3因子17组试验结果的重复性较好,中心点重复组响应值介于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且随机分布,符合DoE试验设计的要求;4个响应值所对应的回归系数(R2)均〉0.75,预测准确性(Q2)〉0.5,模型有效性(Model Validity)〉0.25,重复性(Reproducibility)〉0.5,模型预测与实验值之间偏差较小,具有可靠的预测准确性;17组试验结果标准残差在允许范围(-4~4)之间,线性较好,预测值与观测值之间相关性较好,建立的模型拟合度高,可较为准确地预测试验结果。溶液pH值对多PEG修饰产量影响较小,随着Time和PEGrate的升高,多PEG修饰产物增加,单PEG修饰产物经二次或多次修饰形成多PEG修饰产物,减少Time和PEG用量可减少多PEG修饰产物;单PEG修饰产物随着pH上升,产量有所增加,与Time呈二次项关系,在Time.PEGrate交互作用中,减少PEG用量可增加单PEG修饰产物量;减少Time和降低PEG用量可提高单PEG修饰产物与多PEG修饰产物的比值,有利于下游纯化。确定了工艺参数的操作空间,当pH为5.5时,反应时间控制在30 h以上,PEG与蛋白质量比控制在3.7以下,符合预设值;pH在6.5时,反应时间控制在22~35 h之间,PEG与蛋白质量
王保成蔡峰李坤李春阳张珂秦娇荣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PEG修饰DOE
高通量DNA测序技术在抗体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自2005年首次报道了一种基于微乳液PCR技术的高通量DNA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 DNA se-quencing technology)以来,高通量DNA测序平台已经发展为基因组和各种基因文库序列检测的强大工具。大容量的抗体基因库是目前获得抗体新药的基础,高通量DNA测序技术为从海量的抗体基因库中快速发现功能抗体分子提供了可能。本文就近几年高通量DNA测序技术在抗体基因库的多样性分析,抗体CDR3区的高通量测序、频率分析、功能基因发现及各种展示技术与高通量DNA测序技术的对接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抗体新药的研发提供一条新的技术路线。
余馨刘启刚王明蓉
关键词:单链抗体库
功能性包涵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原核系统表达外源重组蛋白的一个特点是表达蛋白多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在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包涵体是错误折叠、无生物活性的蛋白,需要经过变复性的过程重新获得有生物活性、可溶的蛋白,因而变复性条件的摸索迄今仍然是该领域的难点。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包涵体并非都是无生物活性的,功能性包涵体(或者称为非传统意义包涵体)概念的提出是该领域的一个重大研究进展。由于功能性包涵体本身具有生物活性,可在非变性条件下提取,目前已经在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生物制药、生物材料、生物催化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重点从功能性包涵体的定义、形成机理、提取条件等近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原核细胞表达和工业生产重组蛋白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罗莉何勇智张勇侠王明蓉
关键词:生物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