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KS030)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庆五陈蔚布成良更多>>
- 相关机构: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中共扬州市委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解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间和空间视阈
- 2009年
-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的主题、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演进、当代世界发展格局中的挑战和抉择、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四个视阈,论述了解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当代、世界和未来四个维度的关系。解放思想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是统一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解放思想就是要对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持续发展进步繁荣的道路;对外走出一条中国作为一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大国走向现代化并能够被世界所接受、与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
- 王庆五布成良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制度保障力面临的挑战剖析被引量:1
- 2011年
-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政治领域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制度保障力。但对照人们当家作主及政治参与的要求和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要求,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还存在着民众的知情权和政治参与权缺乏制度保证、民众政治表达权制度不健全、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未能根本扭转、民众监督权缺乏制度保障、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问题。这不仅直接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说服力,而且使得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政治意识形态价值缺乏有力的制度支撑。因此,迫切需要正视这些问题,建立和完善保障民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畅通行使的制度渠道,从根本上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制度保障力。
- 陈蔚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形态
- 社会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两种方式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从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产生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被引量:1
- 2007年
- 社会意识形态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中,往往都经历社会发展的“常态”与“非常态”的发展过程。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无论是从外部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是中国内部社会主义的发展来分析,已进入了一个“常态”发展阶段。与19世纪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20世纪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世界环境不同,当代社会主义不仅面对着资本主义的常态化发展,而且面对着自身的常态化发展。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必须正视这些方面的“常态”内容,充分吸收这些常态化的制度建设、社会建设的成果,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和根基。当代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取得的成果———科学发展观正是以此为基点的建设性收获。
- 王庆五
- 关键词: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建设
- 试论马克思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和途径
- 2010年
- 马克思主义在诞生之时,只是徘徊在欧洲的"幽灵",后来成为世界各国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这归功于马克思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而使这一科学理论得以广泛传播并不断发展。马克思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依靠工人组织特别是工人阶级政党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实践中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中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中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培育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特别是工人领袖的过程中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些方法和途径对于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蒋伏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制度创新:来自意识形态的深刻挑战及应对被引量:2
- 2006年
-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依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指导了20多年的制度创新进程,在全球化浪潮冲击面前保持着当代中国改革向前推进的活力。但是,今天支撑中国制度创新的意识形态,面对深刻的全球化态势给我们带来的日益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仍然更加需要自觉地进一步加强建设,才能继续支撑起今后长期的制度建设和创新。
- 王庆五
- 建构支撑制度创新的强有力的意识形态被引量:1
- 2006年
-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依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指导了20多年的制度创新进程,在全球化浪潮冲击面前保持着当代中国改革向前推进的活力。但是在今天,面对深刻的全球化态势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支撑中国制度创新的意识形态呈现出一种复杂局面。鉴于意识形态与制度和体制共存亡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全球化的世界大潮中,为维护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发展与创新而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创新。在当代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处于变动世界的创新进程之中,才能推进适应这一世界的国度进行制度和体制创新。
- 王庆五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