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11MA040)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5
相关作者:刘军权陈复兴张颂吕小婷杨宛莹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97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杀伤
  • 2篇手损伤
  • 2篇年资
  • 2篇护理
  • 2篇护理人员
  • 2篇活性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ΓΔT
  • 2篇ΓΔT细胞
  • 2篇安瓿
  • 2篇不同年资
  • 1篇动脉灌注
  • 1篇牙槽
  • 1篇牙槽骨
  • 1篇牙槽骨改建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胰腺癌细胞

机构

  • 4篇解放军第97...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解放军第98...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徐州市第三人...
  • 1篇邹城市中医院

作者

  • 7篇刘军权
  • 4篇陈复兴
  • 3篇吕小婷
  • 3篇张颂
  • 2篇刘敏
  • 2篇陶征中
  • 2篇周燏
  • 2篇刘英
  • 2篇朱云
  • 2篇李昳
  • 2篇杨宛莹
  • 2篇朱月华
  • 1篇刘向辉
  • 1篇李莹
  • 1篇费素娟
  • 1篇陈玲
  • 1篇张磊
  • 1篇姬会春
  • 1篇史跃
  • 1篇庾君毅

传媒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临床护理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TACE联合自身免疫细胞局部动脉灌注治疗宫颈癌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术前经皮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联合自身免疫细胞局部动脉灌注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Ⅰb2期~Ⅱb期的宫颈癌患者65例。治疗组32例,术前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置管,将导管超选择至子宫动脉,行双侧子宫动脉TACE术,TACE术后1~2周采用同样方法经双侧子宫动脉灌注自身免疫细胞[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即自身免疫细胞];对照组33例,术前接受静脉化疗。两组分别于上述治疗结束后第10~14天评价疗效(近期疗效),并行宫颈癌根治术,术后进行组织学评价。分别于治疗前1天及治疗结束后第7天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治疗组近期显效率为53.13%(17/32)、有效率为84.38%(27/32),对照组分别为45.45%(13/33)、73.73%(24/33),两组相比,P〉0.05。治疗组组织学完全缓解率为78.13%(25/32),对照组为39.39%(13/33),两组相比,P〈0.01。对照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相比,P均〈0.01。结论术前TACE联合自身免疫细胞局部动脉灌注治疗宫颈癌近期疗效明显,提高肿瘤的组织学完全缓解率,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沈国鑫庾君毅朱月华刘军权史跃
关键词:宫颈癌
金丝桃苷增强人γδT细胞增殖及杀伤功能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金丝桃苷对人γδT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异戊烯焦磷酸法体外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不同浓度的金丝桃苷处理,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LDH法检测金丝桃苷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处理前后γδT细胞上穿孔素、颗粒酶、CD107a、IFN-γ的表达情况。结果:异戊烯焦磷法能在体外成功培养出高纯度的γδT细胞。金丝桃苷在μg/ml范围内可显著促进γδT细胞增殖。金丝桃苷作用于γδT细胞后杀伤DU-145的能力明显增强,且在3.13~12.5μg/ml浓度时γδT细胞上颗粒酶、穿孔素、IFN-γ的表达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金丝桃苷对γδT细胞上CD107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金丝桃苷通过增强γδT细胞上颗粒酶、穿孔素、IFN-γ的表达来增强其杀伤DU-145的作用。
李莹周燏孙蕾清周忠海吕小婷徐明李昳刘军权
关键词:金丝桃苷ΓΔT细胞DU-145杀伤功能
不同年资护理人员掰启安瓿引起手损伤原因分析及管理措施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资护理人员掰启安瓿造成手损害的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查江苏省徐州市3所医院于2009年1月~2012年12月因掰启安瓿而造成手损害的护理人员,从心理紧张、急救急用、方法错误、操作不熟练、用力不均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调查的1176人中有1011人发生手损伤,发生率为85.92%。实习护士组(护龄≤1年)经常发生率(37.84%)明显高于其他组(护龄>1~5年、>5~10年和>10年组分别为30.75%、22.03%和19.59%)(P<0.01)。心理紧张是造成手割伤的主要原因,实习护士组为75.29%,护龄>1~5年组次之为56.19%,明显高于护龄>10年组(2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操作不熟练和操作方法错误致手损伤与护理人员的护龄直接相关,实习护士组和护龄>1~5年组因操作不熟悉致手损伤率分别为49.40%和32.30%,而护龄>5~10年和护龄>10年组仅为11.86%和7.77%(P<0.01)。掰启安瓿用力不均和急救急用时致手损伤在各类人员中均有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掰安瓿致手损伤可造成护理人员的生理伤害和心理恐惧,是医疗工作中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应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的防范意识,规避高危险行为,减少手损伤的发生。
刘英刘敏刘萍高艳荣董幼龄刘军权
关键词:护士手损伤
放疗联合自身免疫细胞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比较自身免疫细胞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后宫颈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和生存期差异。方法:68例宫颈癌患者,放疗组38例,联合治疗组30例;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分别诱导培养CD3 AK细胞、CIK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γδT细胞和NK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19+、CD16+CD56+和γδT细胞的比例和数量及PBMC中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阳性表达率。对患者进行5年随访。结果:联合治疗组大多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改善,联合组卡氏评分高于放疗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患者的免疫细胞绝对值显著高于放疗组(P<0.05);PBMC的穿孔素、颗粒酶及CD107 a均高于治疗前(P<0.05),并显著高于放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中,患者(Ⅰb-Ⅳ期)1、2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3%(28/30)、83.3%(25/30)和76.6%(23/30),明显高于放疗组的86.82%(33/38)、68.4%(26/38)和57.9%(22/38)(P<0.05);以Ⅱb和Ⅲ期患者疗效最显著。结论:放疗联合自身免疫细胞治疗宫颈癌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并延长生存期。
朱月华刘军权曹卉陈惠萍陈复兴陈玲张颂吕小婷
关键词:宫颈癌过继免疫治疗免疫细胞
不同刺激因子对人CIK细胞功能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本研究观察不同的细胞刺激因子共刺激对人CIK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按常规方法从PBMNC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然后根据加入CD28 mAb、IL-15和IL-21将实验分为5组:对照组(CIK),CB28+IL-15+IL-21组,IL-15+IL-21组,CD28+IL-15组和CD28+IL-21组。用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计数CIK细胞的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刺激因子诱导的CIK细胞的粒酶B(granzyme B),穿孔蛋白(perforin)和CD107α等分子的变化;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0、IL-12、INF-γ和TNF-α的含量;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细胞刺激因子共刺激的细胞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A549)、乳腺癌细胞株MFC-7(MFC-7)和人黑素瘤细胞株HME1(HME1)的杀伤活性。结果表明,在CIK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的刺激因子,细胞增殖能力有明显的差异,以含CD28、IL-15和IL-21组细胞增殖倍数最高,在培养第10日时该组的增殖倍数为255.3±6.3,明显高于对照组,IL-21+IL-15组和CD28+IL-21组细胞增殖倍数分别为166.6±13.5、199.4±15.0和228.8±16.6(P<0.05),添加CD28和IL-15组则穿孔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所有共刺激组的穿孔蛋白、粒酶B和CD107a表达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A549、MFC-7和HME1细胞杀伤活性以含CD28+IL-15组最高(82.2%、59.3%和70.6%),明显高于对照组(60.9%、49.6%和48.4%)(P<0.05)。在CIK细胞培养体系中增加CD28+IL-15+IL-21组中细胞分泌IFN-γ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不同刺激因子活化的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分泌细胞因子和杀伤活性有明显差异,在培养体系中增加相应的细胞刺激因子对细胞功能定向培养有一定意义。
刘军权朱云陈复兴周燏姬会春杨宛莹吕小婷张颂陶征中李昳
关键词:共刺激CIK细胞细胞因子杀伤活性
抗CD28单抗和IL-15对CIK增殖和杀肿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CIK是肿瘤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中的免疫效应细胞。为使CIK在实验室里能被更有效地诱导增殖并赋予其更强的杀肿瘤效应,我们在CIK常规培养环境中加入抗CD28单抗和IL-15,探讨抗CD28单抗和IL-15对CIK增殖和杀肿瘤效应。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预先以常规方法诱导CIK,然后加入抗CD28单抗和IL-15与CIK共培养。用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计数CIK增殖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IK中粒酶B、穿孔素和CD107a等分子的表达率;用ELISA方法检测CIK分泌IL-10、IL-12、INF-γ和TNF-α水平;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CIK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乳腺腺癌细胞株(MFC-7)和人黑素瘤细胞株(HME1)的杀伤活性。PBMC经常规CIK诱导培养以后再加入抗CD28单抗和IL-15与对照组比较,前者细胞增殖率明显增强(P<0.05);在CIK培养体系中加入抗CD28单抗和IL-15可促进颗粒酶B、穿孔素和CD107a等分子的表达率进一步增强(P<0.05);加入抗CD28单抗和IL-15,培养8d后CIK对A549、MFC-7和HME1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82.2%、59.3%和70.6%,与对照组(分别为60.9%、49.6%和48.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培养体系中加入抗CD28单抗和IL-15,培养8d后其细胞因子IFN-γ、TNF-α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IL-10和IL-12的分泌量未见显著差异(P>0.05)。实验说明在CIK培养体系中加入抗CD28单抗和IL-15可增加CIK增殖率并提高其抗肿瘤效应。
刘军权朱云陈复兴周燏杨宛莹吕小婷张颂陶征中李昳唐莉
关键词:IL-15CIK增殖抗肿瘤活性
不同年资护理人员掰启安瓿引起手损伤原因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探讨不同年资护理人员掰启安瓿造成手损害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随机抽查护理人员因掰启安瓿而造成手损害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1176人中有1011人发生手损伤,发生率为85.92%.实习护生手损伤发生率高于其他组(工作时间〈5年、5~10年和〉10年组).实习护生组和〈5年组因心理紧张导致手割伤的比率均高于护龄〉10年组.实习护生和护龄<5年组因操作不熟练和操作方法错误致手损伤的比率分别为49.35%和32.33%,而5~10年和〉10年组仅为11.64%和7.66%.结论 心理紧张、操作不熟练和操作方法错误是实习护生和低年资护理人员掰安瓿致手割伤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规避高风险行为,减少手损伤的发生.
刘英刘敏刘萍高艳荣董幼龄刘军权
关键词:护理人员手损伤
白桦脂酸对γδT细胞杀伤胰腺癌细胞功能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白桦酯酸作用前后对人γδT细胞增殖及对胰腺癌SW-1990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发生的机制。方法:分离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为γδT细胞,收集培养第7天的γδT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白桦酯酸诱导48h,CCK8法检测白桦酯酸对γδT细胞增殖的影响,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率;γδ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检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白桦酯酸作用前后γδT细胞穿孔素(PFP)、颗粒酶B(GrB)、NKG2D、CD107a的表达变化;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白桦酯酸对γδT细胞杀伤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的活性影响。结果:白桦酯酸浓度在0.013~1.6μg/mL时能促进γδT细胞生长;经白桦酯酸诱导后的γδT细胞PFP、GrB、CD107a、NKG2DIFN-γ和TNF-а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胰腺癌SW-1990细胞的杀伤活性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桦酯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够促进γδT细胞增殖,并增强其对胰腺癌SW-1990细胞的杀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上调γδT细胞表面PFP、GrB、CD107a、NKG2D的表达和增加γδT细胞IFN-γ和TNF-а分泌有关。
徐卫东刘军权陈复兴李莹李凤英周忠海费素娟
关键词:胰腺癌细胞ΓΔT细胞
上颌即刻种植后牙槽骨改建的CBCT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即刻种植术后可能影响上颌牙槽嵴改建的因素。方法:共80例接受上颌即刻种植的患者,在上颌前牙及前磨牙区拔牙后即刻植入80枚种植体。检查并记录如下数据:1种植体表面距颊侧牙槽嵴外侧骨板的距离;2种植体颊侧水平骨缺损距离;3种植体颊侧垂直缺损距离。并于术后4个月行二期手术时复查上述数据。依据以下3个原则进行分析:颊侧牙槽骨厚度;缺牙位置;是否因牙周病拔牙。结果:当颊侧骨板较厚时,牙槽嵴吸收量较少。前磨牙区域牙槽嵴吸收量较少。结论:颊侧骨板的厚度及缺牙位置均有可能影响术后牙槽嵴的改建。在行即刻种植术时,临床医师必须密切关注种植体颊侧骨板的厚度,水平缺损的宽度等条件。
刘向辉张磊黄辉张静东张林沈彬
关键词: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