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沧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1213014ZD)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4
相关作者:韩风梅冀向宁李坤王文英张习更多>>
相关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沧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视网膜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网膜
  • 4篇光学相干
  • 3篇神经纤维
  • 3篇神经纤维层
  • 3篇视网膜病
  • 3篇视网膜病变
  • 3篇视网膜神经
  • 3篇视网膜神经纤...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光学相干断层
  • 3篇病变
  • 2篇断层扫描
  • 2篇眼底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机构

  • 4篇沧州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冀向宁
  • 4篇韩风梅
  • 3篇李坤
  • 2篇王文英
  • 2篇张习
  • 1篇刘玉青
  • 1篇王志学

传媒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糖耐量异常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视网膜损伤的观察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观察糖耐量异常(IGT)人群和已确诊2型糖尿病(DM)尚未进展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人群的视觉功能的异常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变化,探讨糖代谢异常造成的视网膜损伤.方法 横断面研究.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于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有2型DM病史10~15年但尚未进展至DR的患者76例为2型DM组,同期、同院就诊的IGT病史3年以上尚未进展至DM的患者79例为IGT组,随机选取同龄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进行OCT、视觉对比敏感度(CS)、视力、眼底镜等检测,2型DM患者进行FFA检查.以上受检者均取左眼的OCT和CS测量值计入统计结果.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2型DM组和IGT组的视盘周围RNFL厚度与对照组的差异,分不同的年龄段比较2型DM组、IGT组与对照组CS检测值的差异,并采用相关分析分析RNFL厚度和CS检测值的相关性.结果 2型DM组RNFL的厚度值全周为(98.3±10.3) μm、视盘上方象限(114.8±14.7) μm、下方象限(128.5±15.4)μm和鼻侧(71.4±8.6) μ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GT组的RNFL的厚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2型DM组的CS检测值与对照组比较,40岁~年龄段在6、12、18 c/d频段有明显差异(P<0.01),50岁~年龄段和60~70岁年龄段在3、6、12、18 c/d频段有明显差异(P<0.05),IGT组40岁~年龄段在12、18 c/d频段有明显差异(P<0.05),50岁~年龄段在6、12、18 c/d频段有明显差异(P<0.05),60~70岁年龄段在6、12 c/d频段有明显差异(P<0.05).CS在6 c/d频段的检测值与RNFL平均厚度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呈正相关(r=0.596,P<0.01).结论 2型DM患者在视网膜尚未出现可视的微血管病变以前,已经存在RNFL变薄和CS代表的部分视功能的减低;CS等视功能的减低的出现可能早于RNFL变薄.
冀向宁张习韩风梅李坤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耐量异常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前期观察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尚处于临床前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眼底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变化,试图发现更早期DR.方法 以沧州市中心医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有糖尿病病史10~15年,尚未出现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76例(152只眼)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体检健康者40例(80只眼)为对照组,进行OCT检查,分析视盘周围RNFL厚度变化情况.RNFL厚度明显变薄者,9个月后复查OCT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360°平均值[(101.26±10.23)μm与(105.45±8.82)μm]、上1/4象限[(118.83±14.90)μm与(129.65±13.12)μm]和下1/4象限[(132.46±15.37)μm与(136.63±13.78)μm]的RNFL厚度均变薄(P<0.05).21例OCT检查RNFL厚度明显变薄者,9个月后复查,RNFL厚度继续变薄[(94.03±11.35)μm与(95.35±11.23)μm,P<0.05],其中14例FFA出现异常荧光.结论 处于临床前期的DR患者已经有眼底视盘周围RNFL厚度变薄,此可能是由DR临床前期至DR1期的"窗口期",OCT为检测RNFL厚度变薄的有效手段.
冀向宁王志学王文英韩风梅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
青年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觉对比敏感度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1
2015年
背景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DM)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但对青年患者早期糖代谢异常造成的视网膜损伤研究较少,患者和医师对此的重视程度不够.目的 对青年2型DM患者的视觉对比敏感度(CS)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进行连续4年的观察,探讨早期青年2型DM患者糖代谢异常对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影响.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0年1-3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体检时确诊的青年2型DM患者136例作为DM组,纳入同期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91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纳入的受检者每年检测1次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采用直接检眼镜行眼底观察,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法检测视盘周围RNFL厚度,并对受检者行CS检测,连续观察4年,共实施5次检查,评估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结构、微血管形态和视网膜功能的动态变化,并分析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变化与HbAlc含量的关系.结果 2010-2014年DM组患者连续5次测得的HbAlc水平依次为(7.5±1.6)%、(7.2±1.6)%、(7.4±1.6)%、(7.6±1.6)%和(7.7±1.6)%,其中HbAlc≥7.0%者74例,占54.4%.2010年和2011年DM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受检者视盘全周、视盘上1/4象限RNFL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012年、2013年和2014年DM组受检者视盘全周、视盘上1/4象限RNFL厚度值均明显低于同期的正常对照组,2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视盘全周:t=2.216、5.003、7.303,均P<0.05;视盘上1/4象限:t=2.382、5.657、7.194,均P<0.05).随着病程的延长,DM组视盘全周、视盘上1/4象限RNFL厚度值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3.359,P=0.000;F时间=36.011,P=0.000).2013年和2014年DM组视盘全周RNFL厚度分别为(99.94±10.01)μm和(96.32±10.32) μm,明显低于2010年的(104.55±9.23) 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19、13.959,均P<0.05);2013年和2014年DM组视
王文英冀向宁韩风梅张习李坤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觉对比敏感度青年
OCT与FF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前期的应用比较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前期的应用比较。方法 以2型糖尿病病史10~15a尚处于DR临床前期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OCT和FFA检查,以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s A1c,HbAl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等检测,记录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的厚度变化和视网膜微血管的异常情况,结合HbAlc、FBG等检测结果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 OCT或FFA检查异常者共31例(占40.8%),其中19例兼有OCT检查异常(RNFL变薄)和FFA检查异常(出现异常荧光),10例仅表现为OCT检查异常,2例仅表现为FFA检查异常。OCT的阳性检出率(29例,38.2%)高于FFA(21例,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检查阳性者29例HbAlc的检测值(6.98±1.01)%高于检查阴性者47例(6.52±0.86)%,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检查阳性者FBG检测值(7.51±0.81)mmol·L^-1与阴性者(7.38±0.72)mmol·L^-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CT和FFA是发现早期DR的有效检查手段,两者相比较OCT更为敏感,而且为无创性检查,更适用于DR筛查和随访复检。
冀向宁刘玉青韩风梅李坤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