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60501)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5
相关作者:周涛江维克肖承鸿艾强杨昌贵更多>>
相关机构:贵阳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续断
  • 5篇川续断
  • 4篇种质
  • 4篇种质资源
  • 2篇地理分布
  • 2篇性状
  • 2篇栽培
  • 2篇居群
  • 1篇蛋白
  • 1篇动蛋白
  • 1篇多样性
  • 1篇学成
  • 1篇药材
  • 1篇药材品质
  • 1篇药用
  • 1篇药用植物
  • 1篇皂苷
  • 1篇植物
  • 1篇植株
  • 1篇植株生长

机构

  • 9篇贵阳中医学院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9篇周涛
  • 8篇江维克
  • 7篇肖承鸿
  • 5篇艾强
  • 3篇杨昌贵
  • 2篇熊厚溪
  • 1篇郑伟
  • 1篇陈美兰
  • 1篇金艳蕾
  • 1篇郭兰萍
  • 1篇朱寿东
  • 1篇马卫峰
  • 1篇李军
  • 1篇袁媛
  • 1篇丁铃
  • 1篇潘毅
  • 1篇宋健

传媒

  • 3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川续断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开展川续断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为合理利用川续断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SRAP分子标记方法对川黔境内川续断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 10对引物共检测到124个位点,其中102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82.26%。川续断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80 0,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435 3;居群水平上川续断的PPL为53.92%,H为0.121 2~0.244 0、I为0.179 6~0.361 1,其中5个高海拔、小生境特征的居群遗传多样性指标较高。居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293 0,基因流(Nm)为1.206 4。基于遗传相似度,14个居群可聚为3类。结论川续断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丰富,遗传变异主要存在居群内,地理位置(海拔)和气候是川续断居群遗传多样性较高的影响因素,而地理隔离(小生境)是造成居群内遗传变异高于居群间的另一因素。
艾强周涛江维克袁媛肖承鸿熊厚溪贺勇
关键词:川续断种质资源居群SRAP
丛枝菌根真菌对菊花植株生长及化学成分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为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对菊花植株生长及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大田对比试验,在收获期测定株高、地上部分鲜重和地下部分鲜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菊花药材中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分别比较浸染4种AM真菌后菊花植株生长和指标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绿原酸含量聚丛球囊霉(GA)组和根内球囊霉(GI)组均显著高于CK组(P<0.05),木樨草苷含量CK组和GI组高于其他浸染组,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仅GI组显著高于CK组(P<0.05);浸染GA组地上鲜重显著低于对照组(CK)(P<0.05),其他浸染组的株高、地上部分鲜重和地下部分鲜重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说明,菊花浸染AM真菌,GI真菌能显著提高菊花次生代谢产物绿原酸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但对菊花植株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
潘毅肖承鸿陈美兰周涛艾强宋健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菊花植株生长
太子参肌动蛋白基因PhACT2的全长cDNA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根据太子参肌动蛋白基因PhACT2的已知片段设计特异引物,采用RACE技术扩增全长cDNA,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基因进行结构分析。通过测序及序列拼接获得PhACT2全长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为1 134 bp,编码377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41.79 k D,理论等电点为5.30。与其他植物同源序列进行分析表明,其核苷酸序列与甜菜的同源性较高为88%,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5%以上。进化分析表明,PhACT2与拟南芥At ACT7的氨基酸序列仅存在4个特异位点的氨基酸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PhACT2在太子参的不同器官、组织中具有稳定的表达,可作为内参基因。PhACT2全长cDNA序列的成功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其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丁铃江维克周涛龙登凯郑伟李军肖承鸿
关键词:太子参肌动蛋白RACE
续断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种质资源是药用植物生产的源头,种质的优劣对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阐述了续断药材基原的历史沿革及资源分布、种质亲缘关系、化学品质评价及繁育等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续断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当前中国续断种质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思路:加强对续断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引入遗传学、生态学、农艺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策略,以筛选出优质续断种源,为实现人工产业化栽培和品种选育打下基础。
艾强周涛江维克肖承鸿熊厚溪
关键词:续断种质资源
基于化学指纹图谱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评价——以黔产川续断种质资源评价为例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以指纹图谱的指纹峰面积为参数,探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评价方法。方法:以黔产川续断为例,对其HPLC指纹图谱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相关软件计算指纹峰面积多样性、指纹峰之间相关性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并进行不同种质之间的聚类分析。结果:各指纹图谱峰的峰面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大多数指纹峰面积之间呈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反应了川续断的品质特征;聚类分析显示欧式遗传距离与种质资源的空间距离无关。结论:以指纹图谱为指标对药用植物进行多样性评价,可以揭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规律和结构,同时还能反映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内在质量,与其他研究药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的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特色。
江维克周涛肖承鸿杨昌贵艾强
关键词:指纹图谱种质资源药用植物川续断
贵州栽培川续断农艺性状与药材品质的相关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通过地上部分性状推测和判断药材产量和质量,为川续断优良种质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测量58份样本的28个指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及通径分析。结果:各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8.95%~57.58%;地下生物量干重除与茎生叶长无显著相关性外,与其余性状均存在极显著(P<0.01)正相关,川续断皂苷Ⅵ含量与主根粗呈显著(P<0.05)负相关;基生冠幅长、主茎粗、一级分枝数、花序数是影响川续断地下生物量干重的主要因子,主根粗是影响川续断皂苷Ⅵ含量的主要负向因子,主茎粗和一级分枝数对地下生物量干重有直接正向作用。结论:川续断药材产量及质量与农艺性状存在显著相关性;选择主茎粗壮、一级分枝数较多的植株有利于药材产量的增加,但栽培中不宜过度追求粗根。
梁晴肖承鸿周涛江维克杨昌贵
关键词:川续断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续断居群主要活性成分的空间结构及地理分布规律被引量:7
2013年
为研究贵州省续断居群主要活性成分的空间结构及地理分布规律,作者在贵州省的38个续断居群内采集获取了每个居群的川续断皂苷Ⅵ含量,应用空间统计和传统统计方法发掘续断居群的空间变异规律,并结合环境变量来分析续断居群主要活性成分的群组与环境因子群组的地理分布规律。结果显示:贵州省续断居群主要活性成分的空间结构在全局空间上是完全随机的分布,而在局域空间上有2个聚集点,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续断居群川续断皂苷Ⅵ组群的组间环境因子得分差别较大,组内环境因子得分差别较小。
马卫峰周涛江维克贺勇朱寿东郭兰萍
关键词:续断空间自相关空间结构地理分布
贵州栽培川续断表型多样性及其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分析贵州栽培川续断的表型多样性及类群表型特征,为川续断育种合理选配亲本及优异种质资源保存提供参考,本研究对58份川续断种质资源的25个农艺性状、浸出物和川续断皂苷Ⅵ进行测量,对其种质及表型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栽培川续断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在1.091 6~2.068 6之间,其中川续断皂苷Ⅵ含量、地下生物量、主根粗等22个性状多样性指数大于1.9;变异系数在6.03%~57.58%之间,其中浸出物含量、株高、主茎节数变异系数较小;基于各种质表型差异,可将58份种质聚类划分为3个类群,第Ⅱ类群为优质选育目标的最优亲本材料,第Ⅲ类群为高产育种目标的亲本材料。由此可见,贵州栽培川续断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变异较大,多样性较丰富;根条数、主根粗、地下生物量、川续断皂苷Ⅵ含量等7个指标是构成种质差异的主要因素;第Ⅱ类群和第Ⅲ类群为贵州川续断育种及种质筛选提供了良好的亲本材料。
肖承鸿周涛江维克杨昌贵梁晴龚安慧张晨
关键词:川续断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
贵州续断药材川续断皂苷Ⅵ含量的地理分布趋势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解引起贵州续断中川续断皂苷Ⅵ含量变化的内外因素,采用HPLC法测定样品中川续断皂苷Ⅵ含量,对居群内、居群间的含量与分布地海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川续断皂苷Ⅵ含量与产地或种源地的海拔呈正相关,居群内和居群间川续断皂苷Ⅵ含量差异均较大,且该差异不随海拔的改变而改变。结论:海拔是影响川续断皂苷Ⅵ含量变化的主导生态因子,续断居群内和居群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造成川续断皂苷Ⅵ含量差异大的根本原因,在任一居群或产地,都可能有含量较高的植株和含量较低的植株。
江维克艾强周涛金艳蕾
关键词:续断川续断皂苷VI地理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