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普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21PPTGG476)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3
- 相关作者:杨斌常丽沙保峰赵亮赵东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河南省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郑州市普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吡啶基-羧基纤维的合成及其对Cu(Ⅱ)的吸附性能被引量:3
- 2014年
- 以腈纶纤维(1)为基础骨架,经多胺交联、水解引入羧基和酰胺化反应接枝吡啶基合成了吡啶基-羧基两性纤维(3),其结构经IR和元素分析表征。对Cu(Ⅱ)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3对铜溶液不经pH调节即可达到良好的吸附效果,最大饱和吸附容量为133.7 mg·g-1,高于羧基纤维素。
- 沙保峰赵亮赵东杨斌常丽
- 关键词:腈纶羧基吡啶基
- 功能化纤维处理含胺类有机废水的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采用功能化纤维(RPFC-Ⅰ纤维)处理有机废水中的己二胺(HMD)和环己亚胺(HMI),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动态穿透实验、再生及重吸附实验以及吸附前后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分析考察了材料对有机胺废水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经过功能化改性的RPFC-Ⅰ纤维,对有机废水中的HMD和HMI具有高效的吸附性能;同时纤维还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及p H适用广泛性,废水可不经过p H调节直接处理,纤维经0.1 mol/L的盐酸再生后可直接循环使用。红外光谱结果显示纤维吸附前后发生了明显变化,吸附后的纤维结构中羧基峰减弱,出现了新胺基官能团特征峰。扫描电镜表明经过50次循环吸附再生后,纤维的外观形貌发生了变化,但仍保留一定强度可以继续使用。
- 沙保峰杨斌赵亮常丽赵东
- 关键词:纤维有机废水己二胺
- 煤改性聚乙烯塑料的降解性能及其机理探讨被引量:5
- 2012年
- 通过对力学性能、红外光谱、粘均分子量及扫描电镜的分析,研究了煤/聚乙烯塑料在室内加速老化实验中的降解性能,并运用降解机理对实验过程进行解析及验证。结果表明,煤降解剂引发的交联和降解反应控制了薄膜的强度,使其柔韧性一直降低,且在整个120h光照过程中,断裂伸长率一直呈下降趋势;72h前是聚合物的氧化诱导期及衰变期,之后进入完全降解期。煤在改性塑料光照过程中引发自由基反应,引入羰基,导致聚乙烯大分子断链降解;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整体呈降低趋势,说明光照促进聚合物的降解,降解和交联交替控制着反应。煤/聚乙烯的光降解过程遵循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反应机理,在煤大分子光催化作用下,改变了聚乙烯常规光降解过程,加速了聚乙烯大分子断链和分子量降低。运用煤/聚乙烯塑料降解机理,能够解释样品力学性能变化、化学结构中羰基指数变化、分子量降低及降解过程中的现象和规律。
- 沙保峰赵亮张小转赵东
- 关键词:煤聚乙烯塑料光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