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1401110003)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广科桑楠魏美娟陈俊艳宁夏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垃圾
  • 4篇渗滤
  • 4篇渗滤液
  • 4篇垃圾渗滤
  • 4篇垃圾渗滤液
  • 2篇毒性
  • 2篇植物毒性
  • 2篇微核
  • 2篇大麦
  • 1篇毒效
  • 1篇毒效应
  • 1篇玉米
  • 1篇正交
  • 1篇正交实验
  • 1篇生物质炭
  • 1篇鼠骨
  • 1篇胎毒
  • 1篇拟南芥
  • 1篇胚胎毒性
  • 1篇综合毒性

机构

  • 7篇山西大学

作者

  • 7篇李广科
  • 4篇桑楠
  • 3篇魏美娟
  • 3篇陈俊艳
  • 1篇付小娟
  • 1篇宁夏
  • 1篇闫微
  • 1篇张英英
  • 1篇韩明

传媒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环境化学
  • 1篇Journa...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粒径矿化垃圾对大麦生长发育和斑马鱼胚胎毒性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将太原东山新沟垃圾填埋场矿化垃圾筛分为900~300μm、300~150μm、150~105μm、105~90μm和90~0μm共5个不同粒径范围,制备浸出液。在分析不同粒径矿化垃圾浸出液的理化指标基础上,研究了矿化垃圾浸出液对大麦和斑马鱼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矿化垃圾浸出液p H值随粒径的减小而减小,电导率、CODCr、全盐量和总氮则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矿化垃圾浸出液对大麦的萌发、根长和芽长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粒径的减小而显著增加,90~0μm抑制作用最强,具体表现为染毒1 d、2 d和3 d后,大麦种子处理组萌发率为对照组的39.74%、56.38%和59.81%;染毒3 d、5 d和7 d后,根长分别为对照组的57.08%、48.33%和41.66%;芽长分别为对照组的66.60%、64.79%和61.65%。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不同粒径的矿化垃圾浸出液中,胚胎生长发育的毒害作用与粒径大小呈现明显负相关关系,即在最小粒径90~0μm处理后,卵凝结、血循环异常、孵化率、心包水肿及脊柱畸形影响作用达到最大,这5个指标值分别为40.28%、50.00%、51.39%、31.94%和29.17%。以上研究表明,矿化垃圾浸出液对大麦和斑马鱼胚胎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与矿化垃圾粒径分布显著相关,小粒径矿化垃圾(90~0μm)的生态毒性效应最大。
李广科贾午耀库婷婷闫微张英英姬晓彤桑楠
关键词:矿化垃圾大麦斑马鱼胚胎
铁铝共聚物对北方酒厂底锅水去浊效果的研究
2017年
研究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铁铝共聚物(CPAFC)(0.1 mol/L)对中国北方酒厂底锅水的絮凝去浊效果。结果表明:在pH为3左右(原水pH)时,CPAFC(ρ(Fe)/ρ(Al)=3∶7)对酒厂底锅水的最佳絮凝去浊条件是:CPAFC投加量为26.7 mL/L,搅拌后静置25 min,此时去浊率可达到90%以上,COD去除率可达70%以上。
高宇宸魏美娟李广科董轶茹
生物质炭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以COD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探讨了生物质炭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优化条件,并在该条件下比较了渗滤液色度、BOD_5、氮、全盐的去除效果以及大麦毒性效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吸附COD的优化条件为投加量50 g/L、温度30℃、p H 5.5、时间48 h,该条件下渗滤液的色度明显下降,COD、BOD_5、NH_3-N、全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3.00%、82.55%、26.42%、12.28%;经生物质炭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对大麦种子萌发率、幼苗根长、芽长、鲜干质量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对叶绿素的生成作用明显促进,且能够有效抑制大麦的脂质过氧化作用。综合表明,生物质炭在垃圾渗滤液处理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李广科宋胶胶陈俊艳魏美娟高宇宸桑楠
关键词:生物质炭垃圾渗滤液正交实验植物毒性
垃圾渗滤液暴露对拟南芥的毒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研究垃圾渗滤液的综合毒性,通过盆栽实验探讨了渗滤液对拟南芥早期、成熟期和后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会影响拟南芥整个生命期的生长情况,低浓度(0.1%)、短时间(24 h)的渗滤液暴露会促进拟南芥早期的萌发及根系生长,分别为对照的256%和324%,而高浓度(10%)、长时间(≥48 h)暴露则产生抑制作用,48 h的抑制效应分别为对照的67%和36%;在相同暴露时间下,芽长随暴露浓度变化不明显,仅在48 h呈现出差异,说明拟南芥幼苗的根系比芽更为敏感。不同浓度的渗滤液还会影响成熟期拟南芥的生长发育,诱导叶片氧化损伤并呈现浓度和时间双重依赖性,进而损伤其抗氧化防御系统。此外,高浓度(20%)渗滤液对晚期阶段拟南芥抽薹率和角果数的抑制效应较为明显(P<0.01),在暴露15 d后分别为对照的45%和43%。研究结果说明拟南芥可有效、简单、重复性地监测渗滤液的毒性,为渗滤液的植物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李广科陈俊艳付小娟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拟南芥综合毒性
垃圾渗滤液浸种对玉米代际遗传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实验室早期栽培实验,主要探讨了垃圾渗滤液浸种对玉米代际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会影响玉米代际早期的生长发育,低浓度垃圾渗滤液(10%)促进代际玉米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而高浓度渗滤液(50%)则对其产生抑制效应。再者,相比于经垃圾渗滤液浸种处理过的F1代玉米种子而言,对F2代产生的毒性效应相对减弱,仅高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出现差异,50%处理组的萌发率、根长、芽长及叶绿素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81%,83%,79%和89%。此外,渗滤液浸种对代际玉米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作用,对根尖微核损伤也均呈现剂量-效应关系。这说明低浓度垃圾渗滤液对玉米F1代及F2代的生态毒性风险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研究选用玉米为模式植物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其结果可为垃圾渗滤液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李广科陈俊艳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玉米浸种
慢性吸入二氧化氮诱发大鼠DNA-蛋白质交联和微核效应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探讨二氧化氮(NO2)慢性、低浓度暴露对机体的遗传损伤作用,通过建立整体动物动式染毒模型,以不同浓度NO2(0.25、5 mg m-3)对大鼠进行慢性熏气染毒处理,考察了大鼠不同脏器(脑、肺、肝、肾、脾、心)DNA-蛋白质交联系数及骨髓微核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NO2慢性暴露可导致大鼠不同脏器DNA-蛋白质交联度升高,诱导骨髓微核发生率增加,存在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高浓度时表现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可能是其慢性、低浓度暴露引发健康危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韩明李广科桑楠
关键词:DNA-蛋白质交联微核
垃圾渗滤液离子交换出水对大麦的毒性被引量:3
2016年
本研究主要探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垃圾渗滤液理化指标和生物毒性的变化.选用10、60、80、120、200 g·L^(-1)的树脂处理渗滤液,检测其CODCr、全盐量的变化,探究出水对大麦种子萌发,幼苗根长、芽长、鲜重、干重,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及微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处理可显著降低垃圾渗滤液CODCr和全盐量,投加量为200 g·L^(-1)时去除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8%和55%;渗滤液可以延迟但不会抑制大麦种子萌发;渗滤液对大麦幼苗根长、芽长的抑制作用与树脂投加量及暴露时间呈双重依赖关系,表现为树脂投加量越少,暴露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显著;相比于大麦的鲜重和干重,其根长、芽长对污染物暴露表现得更为敏感.此外,渗滤液离子交换出水对大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表现出"低促高抑"的作用,对根尖微核损伤呈现剂量-效应关系.研究选用大麦为模式植物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其结果可为渗滤液的无害化处理及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宁夏魏美娟桑楠李广科董轶茹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离子交换树脂大麦植物毒性
Coking wastewater increases micronucleus frequency in mouse in vivo via oxidative stress被引量:8
2013年
Coking wastewater has caused serious health risk in coal-producing areas of China, however its toxic efects have not been well understood. The genotoxicity induced by coking wastewater on mice in vivo and its possible oxidative mechanisms were investigated via observing the induction of micronuclei in polychromatic erythrocytes of mouse bone marrow, and subsequently determining the antioxidative enzyme activities(superoxide dismutase Cu, Zn-SOD, Se-dependent glutathione peroxidase, and catalase), 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 contents and protein carbonyl levels in brains and livers of mic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sted coking wastewater caus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micronucleus frequencies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Also, the sample increased lipid peroxidation and protein oxidation levels, which was accompanied by changes in antioxidative status. Interestingly, pre-treatment with an antioxidant(vitamin C) led to a statistical reduction in the micronucleus frequency caused by coking wastewater. This implies that coking wastewater induces evident genetic damage in mammalian cells, and exposure to polluted areas might pose a potential genotoxic risk to human beings; in the process, oxidative stress played a crucial role.
Na ZhuHongyan LiGuangke LiNan Sang
关键词:小鼠骨髓微核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