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课题(JD12ZD03)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胡洪斌李炎王倩赵芳媛邹沁园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文化
  • 2篇文化产业
  • 1篇文化发展
  • 1篇文化业
  • 1篇现代语境
  • 1篇民族
  • 1篇民族节庆
  • 1篇民族文化
  • 1篇民族文化发展
  • 1篇节庆
  • 1篇集成创新
  • 1篇产业转型

机构

  • 5篇云南大学

作者

  • 2篇胡洪斌
  • 1篇王佳
  • 1篇李炎
  • 1篇邹沁园
  • 1篇王莹
  • 1篇赵芳媛
  • 1篇王倩

传媒

  • 4篇曲靖师范学院...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西部地区节庆科技创新与民族文化发展
2015年
科技创新是社会文化演进的催化剂,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强力支撑。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在应对现代化和全球化冲击、提升自我发展创新力的过程中,积极寻求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以巩固和提升其文化权利和生存权益。民族节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节庆的科技创新,实现了民族文化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为民族文化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活力提供了有力借鉴。
王莹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节庆
集成创新: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本质被引量:16
2015年
文化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相辅相成。以"数字化"与"网络化"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解构了复制技术与文化生产简单对应方式,实现了内容载体、传播、接受与再创新的全方位融合,打破了创造、内容复制、接受与消费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分离状态,实现了文化生产、传播与接受、消费的时空统一,产生了新型的依托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新型文化服务平台。当下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实质是人类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现代科技与文化、经济集成的创新方式。理解现代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创新,不能局限于现代科技的具体表征和新型文化业态的特点,需要从内容生产、内容载体、内容传播与内容消费的角度进行系统性动态审视。
李炎胡洪斌
关键词:集成创新文化产业
新型文化业态与文化产业转型态势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在网络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与文化及其相关产业融合的基础上,产业形式与知识经济相适应,新型文化业态形式不断丰富。新型文化业态具有特殊的内涵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向,促使文化产业从产业技术、产业功能、产业主体三大态势转型。
胡洪斌王倩
现代语境中科技与传统民族工艺的融合发展被引量:2
2014年
科技与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的融合发展,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传统民族社会文化外显符号之一的民族工艺,在现代化、城镇化进程迅速推进的环境中,也突出了其适应现代市场、满足大众需求、成为文化消费品的转变趋势。与科技`融合发展,是传统民族工艺进入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当下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平台构建和模式创新。
王佳何继想
关键词:现代语境
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路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驱动力,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已成为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美国电影产业、英国创意产业、日韩动漫游戏产业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代表,可以从技术集成与模式创新两个方面入手,探析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路径选择。
赵芳媛邹沁园
关键词:文化产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