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708049)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1
相关作者:单新建张国宏刘云华屈春燕张桂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河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震
  • 1篇地震复发
  • 1篇地震复发周期
  • 1篇地震数据
  • 1篇地震危险
  • 1篇地震危险性
  • 1篇地震危险性分...
  • 1篇形变
  • 1篇形变场
  • 1篇震后
  • 1篇数据库
  • 1篇危险性分析
  • 1篇基于WEB
  • 1篇复发周期
  • 1篇POWERD...
  • 1篇GIS
  • 1篇INSAR
  • 1篇WEBGIS

机构

  • 3篇中国地震局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单新建
  • 2篇屈春燕
  • 2篇刘云华
  • 2篇张国宏
  • 1篇宋小刚
  • 1篇张桂芳
  • 1篇马照松
  • 1篇闫丽莉
  • 1篇刘治
  • 1篇李卫东
  • 1篇杜军辉

传媒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震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地震数据模型优化过程方法及初步应用
2011年
由于地震数据种类繁多且数量不断增大,使得地震数据共享和数据服务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PowerDesigner建模工具对已有的地震数据模型进行优化的过程方法。并将此方法初步应用于现有的1/400万活动断层GIS数据库中,针对该库目前存在的问题,实现了对断层数据模型的优化,结合具体的实例,应用了优化后的断层数据库。同时,将优化前后的断层数据物理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优化后的模型使用起来更加灵活、方便,数据描述更加准确,数据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数据约束更加规范、完善,能够满足地震工作者不同的需求,为今后的地震数据共享和数据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杜军辉闫丽莉屈春燕刘治单新建
关键词:POWERDESIGNER数据库
基于WebGIS的地震复发周期与危险性分析
2010年
根据地震复发周期模型,利用现有的地质构造等资料把南北地震带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活动构造区,对能量积累阶段及地震危险性的预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构建基于WebGIS的网络计算平台,由客户端任意在研究区选择构造分区,并输入所选构造分区相应的计算参数,提交到集群服务器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对所选构造分区的地震危险性阶段及潜在震级进行预测并把结果以WebGIS方式返回给客户端。实现了利用远程计算技术与并行算法对活动断裂能量积累与释放过程的模拟计算,其结果可以为判定地震中短期预测的地点和震级提供依据。
刘云华单新建李卫东马照松张国宏
关键词:WEBGIS地震危险性分析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同震-震后形变场特征及演化过程被引量:10
2013年
基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和4期ENVISAT/ASAR雷达数据,获得了不同时间基线的三个同震干涉形变场和两个震后干涉形变场,并对这五个在时段上互有重叠的形变场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玉树地震同震形变场为围绕发震断层NW展布的椭圆形干涉条纹,覆盖范围约89km×59km.断层运动性质为左旋走滑.两盘最大视线向相对形变量至少达45cm,最大形变出现在结古镇附近.时间基线不同的同震形变场总体上基本一致,但两盘最大相对形变量和局部形变存在差异.震后时间较长的干涉对反映的最大形变量反而减小;在震后时间较短的干涉对上于结古镇西南侧观测到的局部形变,在震后时间较长的干涉对上却没有出现.分析认为在形变量最大的结古镇附近可能出现了震后快速弹性回弹,导致随震后时间延续,形变量反而减小的现象.玉树地震震后形变主要出现在断层附近、震后不久的时段内,形变量在8cm以下,具有与同震方向一致和相反的两种震后形变方式.在结古镇西南观测到一个与同震形变相反的局部沉降,应为震后弹性回弹.在微观震中处的断层附近观测到与同震方向一致的震后形变,可能是震后余滑.通过对地震前后不同时间基线的多个干涉对的联合对比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同震形变与震后形变,更好地研究地震引起的变形过程,特别是地震断层附近短期震后形变场的演化过程,为进一步研究断层带的岩性特征、物理力学及运动特性提供约束.
屈春燕张桂芳单新建张国宏刘云华宋小刚
关键词:震后INSA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