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nycytx-02)
- 作品数:170 被引量:2,187H指数:22
- 相关作者:岳海旺彭海成卜俊周谢俊良陈淑萍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漯河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 玉米秸秆抗根倒伏强度检测方法被引量:8
- 2012年
- 研究了玉米秸秆抗根倒伏强度检测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检测仪。将玉米秸秆简化为悬臂梁力学模型,以植株的最大垂直拔根阻力作为衡量玉米秸秆抗根倒伏强度的参数。设计了由螺旋机构、活动三角架平台、夹具和数字显示仪等组成的玉米秸秆抗根倒伏强度检测仪。采用手轮对螺旋机构施力的方式,使操作者施加的力仅为被测量值的1/97;夹具采用双重夹紧装置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玉米秸秆。试验表明,玉米秸秆的最大垂直拔根阻力与根倒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性。
- 李伟吴科斌陈艳军张俊雄李建生
- 关键词:玉米秸秆
- S_1家系密植鉴定选择对群体产量的改良效果
- 2013年
- 利用S1家系密植鉴定选择方法对中综6群体、瑞德群体、黄改群体、335群体进行1~2轮改良,获得改良群体5份,2011年进行改良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综6群体C1、C2与C0比较单株平均产量提高5.44%、9.62%;瑞德群体、黄改群体、335群体C1与C0比较,单株平均产量分别提高4.42%、4.68%、0.04%。同时,改良后的群体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变异,有进一步改良提高的潜力。
- 白石孙成韬张书萍张丽颖姜敏肖万欣王延波
- 关键词:玉米
- 豫中南地区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4
- 2011年
- 根据漯河市近10 a的温度、降雨量及日照时数的变化及其对玉米生产的影响,阐述了豫中南地区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立足豫中南气候,充分利用地方种质、外来资源及野生资源,通过物理、化学、分子生物技术、异地选择等多种方法,进行玉米种质的改良与创新;加强玉米抗逆性研究;加强管理,规范育种秩序;改进栽培措施,良种良法配套等一系列措施。
- 袁刘正柳家友
- 关键词:玉米育种
- 马铃薯与鲜食玉米一年四收高效栽培技术
- 2022年
- 在播种早春和秋季马铃薯的基础上,间作套种春夏两季鲜食玉米,进行一年四收的高效栽培技术,在山东济宁地区推广应用。对这项技术做了详细介绍,以供参考。
- 蒋飞杨小华李国春薛法新吴静
- 关键词:马铃薯鲜食玉米间作套种
- 晚收对不同熟期夏玉米产量的调控效应被引量:7
- 2016年
- 以熟期不同的4个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登海605和登海618)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收获时期,比较研究晚收对夏玉米产量的调控效应。两年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收获时期相比,延迟5天收获,登海605和郑单958年均产量的平均日增量为83.8、83.6 kg/hm2,登海618和先玉335为109.7、158.1kg/hm2;延迟10天收获,登海605和郑单958平均日增量分别为67.6、125.6 kg/hm2,登海618和先玉335为13.2、20.9 kg/hm2。中早熟品种(先玉335和登海618)在10月5日收获,粒重达最大值,基本完成灌浆过程;中晚熟品种(郑单958和登海605)在10月10日收获时,粒重还处于增加阶段,延迟收获能显著增加粒重和降低籽粒含水量。所以,适时晚收对中晚熟品种增产效果更为显著,在不耽误小麦播种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延迟玉米收获时间。
- 刘少坤贾春兰唐世伟孙志强杨今胜董树亭柳京国
- 关键词:夏玉米增产效应
- 聊城市新引玉米品种机收综合性状评价被引量:2
- 2016年
- 2014-2015年选取聊城市4个示范县为试验基地,对3个新引进玉米品种进行机械播种、机械收获,对生育期、植株特性、灌浆特性、产量等进行系统分析。试验表明,迪卡517子粒含水量低,产量高,最易于机收;登海618抗倒性强,灌浆期长,机损率较高;聊玉23号后期持绿性较好,子粒含水量高,机损较低,易于机收。
- 李娜张桂阁李学杰吴明泉邱牧刘秀菊
-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机械化收获性状
- 关税配额管理对国内玉米产业的影响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本文采用农业部门均衡模型——中国农业政策分析及预测模型(CAPSi M)深入分析了玉米关税配额(TRQ)对玉米及其他农业产业的影响。研究表明,玉米TRQ政策可以有效控制玉米进口并促进国内玉米生产,但是对其他作物和畜产品的产出和贸易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在未来玉米TRQ政策实施上,国家需要平衡口粮安全/饲料粮安全、进口饲料/进口畜产品、扩大玉米生产/农业生态安全等多重关系。
- 杨军钱福凤董婉璐李明王晓兵
- 关键词:配额玉米粮食安全
- 可降解地膜覆盖对土壤水热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8年
- 旨在探讨可降解地膜在晋东南地区玉米生产中的实际意义。本试验在覆膜后不同时间,对3种地膜的降解速度和强度、蓄水保温进行田间调查,玉米收获后测产。结果显示:与裸地相比,2种降解地膜能显著提高土壤温度和水分,效果逊于普通地膜,两种降解地膜之间差异不显著;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使生育期分别缩短了4天和9天,分别增产9.06%、9.72%、14.54%,普通地膜与降解地膜产量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在地膜降解方面,2种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时期较为一致,发生于覆膜后约40~50天;覆膜90~100天后可降解地膜从土壤表面基本消失。以上结果显示,供试的2种可降解地膜不仅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效应和经济学效果,既满足了玉米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普通地膜既省工省时,又可降低环境污染,所以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晋东南玉米生产具有可行性。
- 阎晓光李洪董红芬李爱军王国梁杜艳伟
- 关键词:降解地膜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玉米
- 新常态下我国玉米产业安全问题与发展策略被引量:13
- 2017年
- 近年我国玉米产业"三高一低"现象引发业界对产业发展前景的忧虑和对相关政策的争论。深入讨论并分析了新常态下我国玉米产业安全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认为生产过剩是阶段性现象,中长期供需维持紧平衡;玉米产业安全程度持续提升,核心问题正从数量不足转向提高质量;产业发展关键问题已非产能不足,而是提升市场竞争力;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优化调整应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应过强干预。鉴于此,为促进我国玉米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 徐志刚张世煌
- 关键词:竞争力
- 玉米新品种浚单509生态适应性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利用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浚单509在湖北省区域试验及大面积示范的数据,对浚单509在湖北省主要玉米种植区的生育期、抗逆性、丰产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浚单509的生育期能较好地适应湖北省的光热条件,具有较好的抗逆性、丰产性和稳产性,特别是丰产性较为突出,适宜在湖北省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
- 张同香张志方李彦昌
- 关键词:生态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