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10ZC238)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片
  • 1篇叶片水势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叶
  • 1篇植物叶片
  • 1篇生理
  • 1篇石灰
  • 1篇水势
  • 1篇雾水
  • 1篇相对含水量
  • 1篇光合作用
  • 1篇光适应
  • 1篇光抑制
  • 1篇含水量
  • 1篇附生
  • 1篇附生植物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西双版纳地区不同类型植物叶片对雾水的吸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雾对西双版纳地区植物的水分效应。[方法]于雾凉季选取西双版纳地区2种附生植物大叶南苏和狮子尾以及分别生长在雨林和石灰山的大叶藤黄、黄花胡椒和红雾水葛为材料,测定其叶片水势的日变化。[结果]一般早上8:00左右植物叶片水势最高,午后14:00水势最低。植物可通过叶片吸收雾水,当水势值较低的叶片被蒸馏水喷雾后,其水势值升高趋势先快后慢,且叶片对水分的吸收速率较高。附生植物叶片比非附生植物叶片吸水快且多;同种植物生长在石灰山的植株叶片吸水后水势恢复比生长在雨林中的植株快。[结论]生长在石灰山的植物更能有效利用雾水。
王博轶周远马洪军
关键词:附生植物叶片水势相对含水量
两种热带雨林树苗对环境光强变化的生理响应和适应机制被引量:17
2012年
干季末雨季初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木奶果和玉蕊2种树苗为材料,研究了将生长于12.5%自然光(相当于小林窗的光强)和36%自然光(相当于大林窗的光强)下的这2种树苗分别移至36%自然光和12.5%自然光下之后各自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含量、比叶重(LMA)以及叶片悬挂角(MA)的变化过程,探讨了2种植物幼苗在生长环境光强改变后其形态和生理生态特性做出的相应调整以适应新的光环境的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这2种树苗均不适宜生长在大林窗的强光环境下,但木奶果对光环境的增强表现出一定的耐受力,光合适应潜力强于玉蕊,2种树苗对低光环境都能较好地适应;新叶的生成在整株植物对生长光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博轶马洪军苏腾伟刘涛王齐
关键词:光抑制光适应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