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811046)
-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海庆陈玲李宝亮聂洪峰荆青青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基于GIS和RS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方法比选被引量:25
- 2010年
- 选择辽宁省葫芦岛矿区为研究区,分别应用网格法、矢量多边形法及缓冲区法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工作,并对各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认为采用矢量多边形法开展本地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工作可以取得较好的评价效果。
- 王海庆
- 关键词:网格法
- 基于GIS的大同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选取自然地理、基础地质、矿业活动、地质灾害等作为环境影响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值,根据矿山环境综合指数评价模型的原理,运用GIS的栅格运算功能对各指标因子进行栅格计算、空间分析,最终将大同矿区矿山地质环境划归为好、较好、较差与差4个空间等级,为大同市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以及恢复整治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并为矿山地质环境定量评价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李宝亮
-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GIS空间分析AHP法
- 矿山遥感监测技术体系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矿山遥感监测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国情调查工作。通过5年的研究,先后研发了地形图自动校正、矿权数据处理、辐射校正、去霾(雾)处理、快速纠正、变化监测、图斑自动编码、半自动成图软件等模块或技术;以SuperM&p和AgCGIS为基础,开发了矿山遥感监测外业核查系统(MineM&pper),开发了全国矿山遥感监测信息系统V1.0,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矿山遥感监测技术体系,为全国重点矿区遥感监测工作的开展奠定技术基础。指出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 杨金中王晓红聂洪峰周英杰荆青青
- 关键词:技术标准
- 内蒙古包头地区铁矿资源远景预测被引量:4
- 2011年
- 在当今矿产资源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在已知矿区及其周边开展矿产资源远景预测工作将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包头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铁矿产区,可在该地区开展铁矿资源的远景预测工作。本文就着重探讨了内蒙古包头地区铁矿资源远景预测的方法。研究过程中,通过收集整理内蒙古包头地区地质资料、矿产资源分布与利用现状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地层、岩浆活动、构造三个方面研究总结了包头地区铁矿的成矿规律。并利用遥感手段,采用ETM数据,提取了该地区的蚀变异常信息。从以上四个方面出发,对该地区进行了铁矿资源的远景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包头地区还有一定的找矿潜力,希望能进一步开展调查工作。
- 王海庆陈玲
- 关键词:铁矿矿产资源预测找矿远景区遥感异常
- 脊柱损伤的MRI诊断及临床价值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评价脊柱损伤的MRI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43例脊柱外伤患者,受伤部位为颈、胸、腰。全部行MRI常规扫描。结果:43例脊柱外伤中,椎体骨折25例,其中单纯性椎体压缩骨折6例,复合性椎骨骨折19例,椎体骨折伴脱位9例。椎体骨折在MRI上的表现分急、慢性期,急性期表现呈长T1、长T2信号,椎体中央可见一水平的带状异常信号,为骨折线;慢性期表现为骨折椎体变形明显,但其内信号恢复正常。脊髓损伤(水肿与出血)18例,其中脊髓断裂4例。脊髓水肿表现为脊髓肿胀、增粗,呈等或长T1、长T2信号。脊髓损伤出血,在不同时期MRI的表现不同。椎间盘损伤6例,可见损伤间盘信号变低或消失。韧带断裂5例,断裂后韧带黑色条纹影失去正常的连续性或呈皱缩的黑色条点。结论:MRI最大的优势是从不同的断面、不同的加权像清楚地显示脊椎的损伤,并可根据信号的不同判断脊髓损伤的程度和时期。
- 王传贺
- 关键词:脊柱损伤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