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279)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宗波张媛杨大荣陈欢欢杨培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榕小蜂
  • 6篇小蜂
  • 4篇传粉
  • 3篇感器
  • 3篇触角感器
  • 3篇传粉榕小蜂
  • 2篇适生
  • 2篇榕树
  • 2篇雌雄
  • 1篇地理
  • 1篇钝叶榕
  • 1篇性二型
  • 1篇生态适应
  • 1篇适应性
  • 1篇群落
  • 1篇微形态
  • 1篇进化
  • 1篇聚果榕
  • 1篇互利
  • 1篇互利共生

机构

  • 6篇西南林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云南中医药大...
  • 1篇云南省森林灾...

作者

  • 7篇李宗波
  • 3篇杨大荣
  • 3篇张媛
  • 2篇杨培
  • 2篇陈欢欢
  • 1篇徐磊
  • 1篇彭艳琼

传媒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四川动物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钝叶榕三种榕小蜂的关键形态和行为差异研究
2013年
比较钝叶榕三种同步进果的榕小蜂——钝叶榕传粉榕小蜂、杨氏金小蜂和Lipothymussp.的关键形态,结合它们的进果行为,分析非传粉榕小蜂的形态适应性和依赖传粉榕小蜂进果的原因。结果表明,杨氏金小蜂和Li-pothymussp.的胸部、前后足均趋同于钝叶榕传粉榕小蜂,但两者体表较为光滑,有鳞片状刻纹,少毛,且触角第三部分未衍生出刺突形结构,下颚也无骨板。钝叶榕传粉榕小蜂利用刺突和下颚来撬动苞片,形成微小开口,这一过程约耗费总进果时间的2/3。无论钝叶榕传粉榕小蜂是否进入果腔,一旦苞片处形成开口,杨氏金小蜂和Lipothymussp.即可顺利进入,进入果腔的时间无显著的差异。因此,缺少刺突形结构和骨板是杨氏金小蜂和Lipothymussp.不能独自进果的关键,也意味两者进果必须依赖钝叶榕传粉榕小蜂。
李宗波杨培杨大荣
关键词:钝叶榕传粉榕小蜂骨板
榕果及其传粉榕小蜂形态特征相关性研究
2015年
榕树和传粉榕小蜂是研究物种协同进化的经典模型,对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3种榕树的进蜂量、榕果直径、榕果雌花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每种榕树的专一性传粉小蜂的体大小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3种榕树的榕果直径与单果进蜂量并无种间相关性。3种榕树的进蜂量、榕果直径、单果雌花数呈现相同的种间规律,均为垂叶榕>高榕>钝叶榕,但3种榕树的传粉小蜂的体大小的对比却不同于其他3个特征,为高榕>钝叶榕>垂叶榕。研究结果说明,在大部分特征上,榕果与小蜂之间已经产生了种间严格的对应特征,这一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榕-蜂系统的稳定机制提供了依据。
张媛陈欢欢李宗波
关键词:榕树榕小蜂互利共生寄主选择
季节变化对聚果榕一榕小蜂互利共生系统生长与繁殖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榕属植物及其传粉昆虫榕小蜂是自然界协同进化的经典模型,榕果内雌花资源如何分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为验证季节变化对榕树榕小蜂互利共生系统生长与繁殖的影响,该研究以西双版纳地区的聚果榕(Ficus racemosa)为材料,分析了季节变化对榕果大小、自然进蜂量以及榕树榕小蜂繁殖的影响,并利用人工控制性放蜂实验和模型拟合,探讨榕果最适进蜂量及不同季节进蜂量对雌花资源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季节对榕果直径有显著影响,雨季的榕果直径显著小于干热季和雾凉季;不同季节的自然进蜂量也有显著差别,苞片口对调节进蜂数量有重要作用;季节对榕树榕小蜂繁殖分配也有影响,雾凉季产生的种子数量和榕小蜂数量均最多;同时人工控制实验和二次抛物线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母代雌蜂数量与种子及榕小蜂后代数量均呈抛物线关系,雌蜂数量过多或过少都对榕树榕小蜂的繁殖不利,自然进蜂量与拟合的最优进蜂量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说明榕果进化出了适应西双版纳地区季节变化的繁殖策略。
张媛杨大荣陈欢欢徐磊李宗波
关键词:雌雄同株传粉榕小蜂繁殖对策
同种榕小蜂在木瓜榕两种地理型上的繁殖及传粉特征被引量:1
2012年
榕树与其传粉榕小蜂的共生关系常被认为是专一性的,但该系统中有些榕小蜂可在不同种榕树或者同种榕树的不同亚种、变种和地理型上产卵和传粉。探讨榕小蜂在不同寄主中的繁殖和传粉特征,有利于理解非专性榕蜂系统形成的过程及稳定机制。本研究中,作者分别对比分析了传粉榕小蜂Ceratosolen emarginatus在木瓜榕(Ficus auriculata)的两种地理型auriculata-form和oligodon-form上的产卵和传粉特征。结果显示,进蜂量为1,2,3只时,相同寄主上的榕小蜂后代和种子数量均随进蜂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平均单只繁殖雌蜂的后代及种子数量均无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进蜂量较低时,两寄主可被利用的繁殖资源较充足,榕小蜂间不存在干扰竞争,可最大化地利用雌花资源。另一方面,进蜂量相同时,同一寄主上产生的种子数量明显多于榕小蜂后代数量,说明榕树的繁殖利益更占优势。榕小蜂在auriculata-form上产生的后代总量和平均单只雌蜂后代数量与oligodon-form均无差异,但后者产生的种子数量明显多于前者,说明当繁殖资源充足时寄主不影响榕小蜂的繁殖,然而寄主差异影响种子产生,即auriculata-form和oligodon-form的繁殖能力已发生分化。
杨培李宗波彭艳琼杨大荣
关键词:榕树榕小蜂繁殖传粉
鸡嗉子榕蜂群落中雌蜂触角感器及适生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感知化学信息是榕小蜂群落组成和功能分化的基础,以触角为代表的感觉器官,恰能反映其寄主识别和繁殖中所承受的进化压力和适应形态。本文旨在对当前唯一以“专有信息通道”为基础形成的鸡嗉子榕Ficus semicordata榕蜂群落中雌蜂触角感器进行系统研究,探讨感器的形态分化及生态适应性。【方法】采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5种鸡嗉子榕小蜂雌蜂的触角及其感器,确定了5种雌蜂触角感器的类型、形态、数量和分布,分析了多孔板形感器的比表面积与挥发物释放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种雌蜂触角均呈膝状,由柄节、梗节和数量不等的鞭亚节形成的鞭节组成,传粉榕小蜂和非传粉榕小蜂触角的主要差别在于第1鞭亚节处着生的脊骨突和梗节背面的角锥形感器。触角上共发现7类10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类型1、类型2和类型3)、锥形感器(类型1和类型2)、栓锥型乳突状感器、腔锥形感器、多孔板形感器和角锥形感器,其中腔锥形感器和角锥形感器仅见于传粉榕小蜂触角上,毛形感器和刺形感器1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锥形感器和栓锥型乳突状感器常见于鞭节中上部;多孔板形感器分布于触角的索节和棒节处,交替环状排列,且随榕小蜂产卵时序后延,多孔板形感器感知指数呈递减趋势,并与不同发育期榕果的挥发物释放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不同功能物种的榕小蜂触角及其感器有明显的生态适应性,特别是增加多孔板形感器数量和长度来提高对气味物质的感知,利于解释榕蜂群落内的信息调控与稳定共存。
刘志祥杨培李宗波
关键词:雌蜂触角感器
伪鞘榕小蜂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超微形态、分布及适生意义
2020年
伪鞘榕小蜂Sycoscapter trifemmensis是一种寄生于鸡嗉子榕间花期榕果的专性寄生蜂,雌雄两性繁殖策略分化明显,为更好理解和诠释雌蜂寄主定位和雄蜂配偶识别机制,有必要对两性的触角感器进行观察。运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对比和探讨了伪鞘榕小蜂雌雄成虫的触角和触角感器类型、分布、数量及其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雌蜂触角鞭节由11鞭小节组成,总长817.82±33.23μm,分布有毛形感器、刺形感器(类型1)、锥形感器(类型1)、多孔板形感器(类型1)、栓锥形乳突状感器5类5种;雄蜂触角鞭节仅由6鞭小节组成,全长为雌蜂的1/3,且各节有明显的缩短和增粗特征,着生感器包括毛形感器、刺形感器(类型2和类型3)、锥形感器(类型1和类型2)、多孔板形感器(类型2)、腔锥形感器5类7种。雌蜂触角感器的数量与分布显著高于雄蜂,且同类型感器在雌蜂上具有明显的延伸、增粗、分支的特征,以板形感器和锥形感器最为突出。伪鞘榕小蜂雌雄成虫的触角及其感器有明显的性二型,特别是与化学信息识别相关的感器,反映了雌雄蜂在不同生态环境和繁殖压力下的形态分化、行为策略和生态适应。
李成星刘志祥杨培李宗波
关键词:繁殖策略触角感器
鸡嗉子榕缩腹榕小蜂触角形态及其感器的性二型被引量:1
2020年
使用环境扫描电镜对缩腹榕小蜂雌雄蜂触角及其感器类型、数量、分布等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分析了感器的形态性状和生态适应性.缩腹榕小蜂触角具有明显的雌雄二型性,雌蜂触角长862.75±20.65μm,由转节、柄节、梗节和10个鞭小节组成的鞭节构成,分布着毛形感器、刺形感器(Ⅰ型和Ⅱ型)、锥形感器(Ⅰ型)、多孔板形感器(无沟型)、栓锥型乳突状感器、蒲姆氏鬃毛6类7种感器;雄蜂触角大幅度退化,长度仅为345.18±9.44μm,仅有柄节、梗节和1个触角小节构成的鞭节,着生有毛形感器、锥形感器(Ⅱ型)、多孔板形感器(具沟型)、腔锥形感器、蒲姆氏鬃毛5类5种感器.雌蜂触角感器数量明显大于雄蜂,同类感器的长度、分布或其孔密度与雄蜂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种适应性进化可能与雌蜂的果外寄主定位和产卵行为有关,雄蜂与果内配偶识别相联系.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诠释雌雄蜂不同进化压力下的形态分化、繁殖行为和信息利用与分配策略.
谢华李成星张媛李宗波
关键词:触角感器生态适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