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环保局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818)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相关作者:郭祥王涛钟成华苏翔周晓琴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工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环保局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水体
  • 3篇污染
  • 2篇原位修复
  • 2篇污染水
  • 2篇污染水体
  • 1篇营养化
  • 1篇生态修复
  • 1篇生物量
  • 1篇湿地
  • 1篇水质
  • 1篇水质净化
  • 1篇水质净化效果
  • 1篇人工浮岛
  • 1篇微藻
  • 1篇污染治理
  • 1篇物量
  • 1篇溪河
  • 1篇苦草
  • 1篇湖泊
  • 1篇环境生物

机构

  • 6篇重庆工商大学
  • 5篇西南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5篇郭祥
  • 4篇钟成华
  • 4篇王涛
  • 3篇周晓琴
  • 3篇苏翔
  • 1篇左轻扬
  • 1篇钱珍余
  • 1篇陈龙
  • 1篇王晓雪
  • 1篇安雅敏
  • 1篇陈梅

传媒

  • 2篇重庆工商大学...
  • 2篇三峡环境与生...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人工浮岛在水体原位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2年
人工浮岛技术是水上湿地,是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对人工浮岛的现状、原理及浮岛设计进行了概述;指出人工浮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净化效率低,浮岛技术没有形成规范,浮岛植物及载体选择无相关标准,抗风浪能力差,这些阻碍了人工浮岛技术的推广,这也是今后研究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王涛周晓琴苏翔郭祥
关键词:人工浮岛原位修复湿地
不同基质对苦草净化水质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3种不同基质对苦草净化水质效果的影响程度。[方法]通过静态模拟试验,对苦草在不同基质材料(磨石、碎石和鹅卵石)下净化水体中的NH3-N、TP、CODMn和改善水体DO的效果及其生物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采用磨石时,苦草对水体中NH3-N、TP、CODMn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4.45%、94.31%和68.97%。在试验第18天和第35天时,基质组的水体中DO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第18天时苦草+磨石的水体中DO浓度较高,最高达到了14.04 mg/L;第35 d天时苦草+鹅卵石的水体中DO浓度较高,可达到13.52 mg/L,明显高于苦草对照组的12.72 mg/L。各基质组的生物量也均高于对照组,其中鹅卵石组生物量增量最大,达到了4.841 g,其次是磨石,最后是碎石。[结论]该研究表明基质是影响沉水植物的环境因素之一,能一定程度地提高沉水植物的净水效果。
钱珍余王晓雪钟成华陈梅彭图恒安雅敏
关键词:基质苦草水质净化效果生物量
苦溪河长生桥镇河段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工程实践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苦溪河长生桥镇河段治理前水体污染状况及原因,提出了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措施,如控制污染源、改造旧管网、生态拦截、人工复氧、沿河生态带的恢复重建、一体化浮岛技术、放养水生动物、构建生态水草等,并讨论了生态修复工程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组合生态修复技术是治理苦溪河污染水体的有效措施,能够为国内外城市富营养化河流治理提供方法和技术借鉴。
钟成华王涛曾雪梅郭祥左轻扬
关键词:城市河流
城市湖泊污染水体原位修复工程实践——以重庆渝北双龙湖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阐述了双龙湖治理前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状况及原因,介绍了双龙湖原位修复综合治理措施(如环湖截污、湖底生态清淤、复氧措施、边坡护理、湖滨带生态重建与景观恢复、后期监管等措施)。对原位修复综合治理措施实施后湖水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位修复综合治理措施是治理双龙湖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措施,能够为国内外城市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提供方法和技术借鉴。
郭祥钟成华王晓雪陈龙
关键词:富营养化
环境生物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2年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领域中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介绍了现代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任务,综述了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对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
郭祥钟成华王涛周晓琴苏翔
关键词:环境生物技术污染治理
利用微藻生产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介绍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关概念,进而对微藻生产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微藻细胞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主要途径,EPA和DHA组成及含量,菌种的筛选,微藻的培养方式以及EPA和DHA的提取等;最后提出了优化微藻生产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技术的建议。
苏翔周晓琴王涛郭祥
关键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藻EPADH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