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8119)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蒲巧生张媛吴晶蔡秋莲杜刚锋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吸附
  • 1篇生物大分子
  • 1篇塑料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热塑性
  • 1篇热塑性塑料
  • 1篇微通道
  • 1篇烯烃
  • 1篇烯烃共聚物
  • 1篇环烯烃
  • 1篇环烯烃共聚物
  • 1篇共聚
  • 1篇共聚物
  • 1篇非特异性
  • 1篇白质

机构

  • 2篇兰州大学

作者

  • 2篇蒲巧生
  • 1篇杜刚锋
  • 1篇蔡秋莲
  • 1篇吴晶
  • 1篇张媛

传媒

  • 2篇分析化学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微通道蛋白质吸附的流动电势表征
2009年
蛋白质在固体表面的吸附与许多生命现象和生物应用相关,比如血液凝结、细胞粘附及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等,也是化学、生物、医学、材料等多种学科都密切关注的问题,相应研究有很大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采用一种流动电势快速测量方法研究了不同蛋白质浓度、离子强度、酸度等条件下牛血清白蛋白(BSA)、牛纤维蛋白原(BFG)及球γ-蛋白(BGG)在石英毛细管内壁的吸附过程,
吴晶张媛蒲巧生
关键词:蛋白质
环烯烃共聚物表面的光化学改性及应用
2009年
环烯烃共聚物(COC)作为一种新型的热塑性塑料,具有紫外透光性好、尺寸稳定性高、易加工、耐丙酮等有机溶剂等优点,是一类理想的聚合物芯片材料。但COC表面疏水,会非特异性吸附生物大分子和非极性小分子,限制了COC芯片在分析领域中的应用。通过光化学改性可提高COC表面的亲水性,有助于消除生物大分子的非特异性吸附。
杜刚锋蔡秋莲蒲巧生
关键词:环烯烃共聚物生物大分子非特异性热塑性塑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