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E200915)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丽凤王佳刘学杨文宣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更多>>
- 不同加载速率对SAC/Cu焊点剪切强度的影响
- 2012年
- 通过对Sn0.3Ag0.7Cu/Cu和Sn3.0Ag0.5Cu/Cu焊点进行剪切测试结果表明:两种钎料焊点的剪切强度与加载速率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即焊点的剪切强度都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当加载速率为0.01 mm/s时,断裂模式为韧脆混合断裂,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两种钎料焊点断口的韧窝数量不断增加,呈现韧性断裂特征,断口以韧窝为主。另外在相同加载速率下,Sn3.0Ag0.5Cu/Cu焊点断口的韧窝数量和分布情况都优于Sn0.3Ag0.7Cu/Cu焊点,即其韧性断裂的趋势更加明显,剪切强度更大。
- 杨文宣王丽凤
- 关键词:加载速率剪切强度
- La对SnAgCu/Cu及Ni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对Sn0.3Ag0.7Cu-xLa/Cu(x=0~0.25)和Ni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形成及长大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量La的添加使钎焊与时效后焊点/Cu界面生成的Cu6Sn5晶粒明显细化,当x超过0.10时,Cu6Sn5晶粒的上方出现大量的粒状Ag3Sn,晶粒表面粗化并出现孔洞。x为0.07的焊点/Ni的IMC厚度变化在时效过程中比较稳定,且超过300 h时效后,其IMC厚度最小,因此,La的最佳质量分数应为0.07%。
- 王佳王丽凤刘学
- 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钎焊